“倒数的认识”评课李老师这节课的教学之所以能让学生在成功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和谐、愉悦地发展,其成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成功地将倒数的概念揭示,让学生在猜字和计算中学习。“倒数的认识”一课的教学,教师一般都根据教科书上的安排,出示一组算式,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其积的规律,从而归纳出倒数的概念。接着让学生自学或直接教学倒数的求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也能很好地掌握倒数的知识,但不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探究知识能力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被教师牵着学,这是不和谐的教育。在本案例的教学中,不直接揭示倒数的概念,让学生在探究、猜测的过程中,除了达到常规的教学目标外。力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充分展现自我潜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和谐地发展。二、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探索兴趣,让学习放飞学生的思维。教师从预习——提问,自然地学生就产生了好奇和探究的欲望。在老师的诱导下,学生都乐意猜一猜,什么是倒数?在很多学生表达都不够准确或毫无边际的时候,教师及时引导,将研究方向从抽象转为具体。于是,具体的一些一般分数、整数、带分数乃至于小数,它们的倒数究竟是多少,究竟该怎么求?这样一系列循序渐进的问题,在学生的合作交流、积极参与下,一个个得到了解决!无庸讳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是在放手让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以激发的。在浓浓的研讨氛围中,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可以说,学生由疑惑——观察——探究——开窍,每一段落都充满情感的起伏,每一过程学生都享受到了探究的喜悦。尤其可贵的是,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思维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和拓展,学生还创造性地发现了倒数的一些有趣的规律,如:一个数越大,它的倒数就越小;小于1
的数的倒数一定大于1等。还对0为什么没有倒数?从倒数的意义和分数的意义两方面作了解释。所有这些,都可喜地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学习规律,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机会、善于引导,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充分展示自身的学习潜能,从而享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这样,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才能得到和谐的统一!评《分数乘分数》一课 听了马老师的《分数乘分数》一课,我觉得受益匪浅。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学生在马老师的诙谐幽默的教学中亲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本课主要体现以下几点:一、注重动手操作,充分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与联系,使学生亲历新知形成的过程 新课程倡导动手操作和实践,在马老师的《分数乘分数》一课中,从折长方形纸入手,通过折纸使学生直观感受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一次,折出的纸片是原来长方形纸的1/2,再对折,折出的纸片是原来长方形纸的1/4,也就是1/2的1/2.。充分体现了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经历“分数乘分数”计算法形成过程,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数学二、处理练习时,充分挖掘内涵。 马老师在处理练习题时,注重精讲。如4/11×1/8,让学生说一说怎么做的,体现算法多样化,同时老师及时进行优化,使学生明白,在计算时先约分更简便。处理习题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这里学生比较方法的得来,并不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经验,自主探究出来,每一道练习题的处理,教师都充分挖掘内涵,而不是走过场,在练习题的教学中,挖掘出更多的数学思想,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真谛。三、 个人建议:1、教学情境的创设,似乎太直白,如果在折纸前,先复习一个数乘几分之几的相关习题,从而引入新课,可能教学环节更流畅些。2、当学生列出算式1/3×1/2时,教师是否应该小结一下,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同样用乘法计算,这样与前两节课的内容形成整体性,也是前两节课内容的延伸,使知识更系统,联系更紧密。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经历动手操作、画图表示、推导、归纳等探索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还要能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对小学生来讲是很难理解的,教师也是很难用数学的推理来讲清的。所以教师在这节课借助直观图示来总结。在教学时,以折一折、议一议等活动为主线,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的时间和观察、交流、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问题。还重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结合,三者相辅相成,鼓励学生讨论如何折纸表示1/2的1/2及其结果,这样不仅解释了符号语言的意义,也直观形象地展示了1/2的1/2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折纸过程中,充分体会到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初步感知计算分数乘分数时为什么是“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的道理,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进一步弄清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归纳过程,再此环节教学时,教师因计算机使用不熟练导致操作失误,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学生对于1/3的1/2理解不是很好.说的不是特别到位.我认为本节课教学设计很好,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就是教师上课时随意性强需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