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新的教学境界看了张良朋老师的《倒数的认识》的案例再现,我深受感动,整个课的感觉就是舒服,紧扣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知识的迁移,通过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探索,并质疑解答,一层层深入下去而又环环相扣,教师和学生都体验到了课堂生活的快乐,这的确是一节“形散而神不散”的数学课。这样的数学课,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享受。我想:这节课之所以产生这样好的效果,原因在于教师能够深入研究教材,充分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精心地设计。虽然看起来,这节数学课不同于一般的数学课,看似没有一般的数学课那样严谨,但教师却能很好地紧扣教材的重难点,把“明确倒数的意义和探求倒数的求法”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并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学过程及环节的设计都注意到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出,教师主要着眼于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通过自己质疑,引起兴趣,自主学习,领会新知;学生再次质疑,集体解决等等。这样的教学预设保证了学生能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有价值的研究活动中。同时,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也因为有宽阔的空间做舞台而异彩纷呈。如课堂一开始,教师以“倒数”入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出发点,教师提出问题“这个词谁会读?”循序渐进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然叫倒数,大家想想,那肯定和什么有关?”来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二、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本节课中,张老师把原来由教师逐一呈现学习材料的方式,改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学生自己构建学习材料的过程中来学习数学,既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和尝试的欲望,又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如: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自学解决。“有问题继续问”一句话,引起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使学生在争论中获取新知等等。当学生在为“小数也有倒数”而争论不休时,教师很巧妙地顺势将学生的思维拉了回来。“通过刚才的争论,我们知道了小数也有倒数,但有时不太好找。我想问问大家,整数、小数、分数哪种数的倒数最好求?”
经过教师这么一问,学生马上停止了争论,说“分数的倒数最好求”,为探求分数倒数的求法明确了学习方向。三、教师很好地掌握了课堂中质疑的艺术。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富有活力和灵性。本节课,教师的提问很有艺术,最开始的问题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后来的提问是根据学生的动态生成而随即产生的。这说明教师钻研、吃透了教材,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本节课中,教师的提问并不多,但很有指向性,难度适中,为学生起到了点拨、指引的作用,体现出了教师教学的民主、平等,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这节课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好的效果?它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呢?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倒数的认识》这一案例再现,让我知道了一名教师,要把新的教学理念渗透在课堂教学中。不是吗?这节课上,张老师关注到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师生的交流对话,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成功,对学生适时的评价,都能表明教师在努力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第二点,张老师关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节课改变了以往的教学、学习方式。不再是过去的数学课出现的方式:出示例题——分析解答——总结规律——机械学习。课堂上一人讲,大家听,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学生们在被动地听数学、看数学。而这节课是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教师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学生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思维的发展,不仅学到了知识,形成了能力,同时学会了与人合作、交流。有人说,形散而神不散不但是散文的追求境界,对于数学课,不也是这样吗?当然,对语文学科来说,就更应该如此,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的安排。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放手自学、研究,,表面看是形式散了,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始终要发挥出来,就像放飞的风筝,不管风筝飞得多远,它始终由线紧紧拽着。对照这一节“形散而神不散”
的数学课,反思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感觉到自己太需要学习了。由于理解教材不够深入,导致课堂上,学生提问五花八门,整个课堂乱哄哄的,记得在讲《难忘的启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听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再问学生:听了这首歌,你想到了谁?本想让学生回答出“想到了老师”,谁知偏偏事与愿违,学生不熟悉这首歌曲,回答地乱七八糟,结果是拐了好大一个弯,花费了时间,才将学生的思维拉了回来。后来,在教《田忌赛马》一课时,我采用玩纸牌的游戏引入课题,板书课题后,让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然后通过学生读课文,解决一部分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其他难题,感觉效果还不错。通过这个教学案例,反思自己教学实践,我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课堂教学前,没有很好地钻研教材,没有深入地了解学生;在课堂中不能完全放开,总怕学生越出自己画的框框,使自己收不回来,完不成教学任务;害怕学生乱问,浪费时间,还怕有些问题给自己制造尴尬、麻烦。这说明自己的理论水平太低,没有较好的教育机智。以后,我要多学习一些教育理论知识,掌握教学艺术,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每上课前,都要认真钻研教材,领会大纲精神,对学生做深入地了解。课堂教学中,讲究提问艺术,遵循教学规律,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对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问题进行分类、排序,把简单的、无关重要的、或是通过读书就能解决的,让学生自己解决;把有价值的、与教材重、难点有密切关联的,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有着重要作用的等等这一类问题留下来,写在黑板边上,排列出来,逐个解决。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A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使具有探索性,发散性,在质疑中有价值;B课堂教学中,不安排次数过多的合作学习,该合作时就合作,不该合作时就坚决不合作,绝不流于形式,为合作而合作;C平时要多训练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制定合作学习规则,进行明确分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D为课堂营造宽松的合作学习的氛围,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讨论、发言的机会;E抓好学生的互评和自评,还要教育学生学会倾听;教师要对小组做出准确合理的评价。
总之,看了张老师的《倒数的认识》的案例再现,我更加明确了以后课堂教学的方向,“形散而神不散”就是我以后追求的课堂教学境界。我要多学习、多努、多反思,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