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数的认识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十一册第27-28页例题及做一做,练习五的第1~6题.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求出倒数。(2)能力目标:采用自学与小组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归纳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质疑的习惯。教学重点:倒数的意义与求法。教学难点:1、0的倒数,小数、倒数的求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竞赛激趣,揭示课题。同学们,上课之前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优美的风景画(多媒体显示山、数等倒影图)这些风景有什么共同特点?在数学中有些数也有这些有趣的现象。先让我们进行小组间比赛。(说明比赛事项)比赛内容:写两个数的乘法算式,要求:乘积等于1;比赛时间:30秒;比赛规则:每人每次写一式,写完后传给小组内其它同学。比赛结果评定:比较数量与正确率(重复计一次)。(写在白纸上)学生开始紧张激烈比赛,教师组织评议,评选出优胜小组。师:短短30秒你们就写出了这么多算式,本领真大,由此也反映出数学课堂里“时间就是效率”的真谛,我们从小要养成珍惜时间习惯。追问:如果老师再给你们一些时间,你们还能写吗?能写多少个?生:可以。能写无数个。(板书:无数)有什么技巧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倒数”,看看他们有什么秘密?出示课题:倒数的认识二、引导质疑,自主探究。1、引导
质疑。师:看着“倒数”这个数学新名词,你的脑子里产生哪些问题?生:什么是倒数?生:倒数是指一个数吗?生:倒数应该怎样表述?生:怎样求倒数?生:倒数是不是一定是分数生:倒数有什么用?生:是不是每个数都有倒数?……2、自主探究。(1)教学倒数的意义(1)学生举一些倒数的例子(2)学生根据自己的举例研究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以选择看书自学,可以自行组成研讨小组进行研究,还可以与教师共同探讨等等方式(3)学生反馈,教师板书学生可能有以下发现:发现一:每组中的两个数相乘的积是1。发现二:每组中的两个数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互相颠倒。发现三:每组中的两个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孤立。……(倘若学生上述规律没有完全发现,教师可以以一名普通参与者的身份发表自己的见解。)(4)学生分组自行运用自己的举例验证上述发现是否正确学生验证期间,教师注重巡视,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和验证过程(5)创设情境设疑:整数的倒数问题课件展示:明明和红红的争论①学生进行辩论,看看谁说的对.②学生汇报时,说一说理由和想法.③课件接着引发争论,数字0和1的倒数问题.学生运用上述方法自行进行辩论,自我评价。教师板书.板书:数字0没有倒数;数字1的倒数是本身.2.教学求倒数的方法.(1)课件出示例题:写出、的倒数.(2)学生根据已学知识自主解决.
(3)学生汇报,课件反馈.求一个数的倒数,只要把分子(数字3闪烁后移至所求分数分母位置处)、分母(数字5闪烁后移至所求分数分子位置处)调换位置.(4)学生自行总结求倒数的方法.(5)看书第19页,完善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3.反馈练习:课本19页“做一做”(1)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2)汇报时有意识地让学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求倒数的方法.三、巩固提高,拓展外延。1.模仿性练习.课本第20页第1、3、4题.(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集体订正.(2)对于学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如第1题可以提“什么样的两个数相乘的积是1?那么该怎样填?”这样一些问题.2.合作活动.课件出示:找一找,下列数中哪两个数互为倒数?3.开放性训练.课件出示:在下面的扩号内填上适当的数.()×()=()×()=()×()=1(1)学生自主进行填数游戏.(2)学生交流填数情况.板书设计倒数的认识发现一:每组中的两个数相乘的积是1.发现二:每组中的两个数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互相颠倒.发现三:每组中的两个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孤立.……0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本身.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即可.
《倒数的认识》教后反思1、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模式。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本设计中的教学过程是围绕学生“质疑-自学-讨论-交流”活动展开:问题由学生提出,答案由学生找出,评价由学生判定。2、“以学定教”重新定位教师与学生角色。新课程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本教学设计的整个学习活动,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未知领域进行质疑基础上,与学生一起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活动,在质疑与释疑中建构着自己的数学知识,发展着自己的数学素。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心理,这种需求更为强烈。在研究“整数”、“整数中的两个特例“1”和“0”、“小数”有没有倒数时,问题不是由教师提出的,而是经过学生深入思考提出来的,这就是学生学习的成果,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提问,然后辩论、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不仅增添了课堂的活力,而且还让学生经历了探索的过程,解决上学生的困惑,更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对张建霞所上的教研课《倒数的认识》进行的评课张飞:听了张建霞执教的“倒数的认识”一课,收获很多。总的认为这一课设计巧妙、思路清晰,流畅,重点突出,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具体评议如下:1、对教材内容理解透彻。教学过程思路清晰、流畅,环节设计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到位,教学设计严谨,语言简练。对教材理解全面、深刻。2、充分体现新理念,让学生充分感知、发现概念。在教学过程中能提供给学生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现的机会,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去。同时教师能做到引导到位,导、放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给自己所列举的数,通过观察去分析特征,引出倒数这个新名词,让学生试着相互说,得出了两种不同的说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推敲,得出倒数的概念,求倒数的方法是由小组讨论,共同探索出整数、小数的倒数,交流汇报,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3、知识的学习以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讨论为主要形式。教师充分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对概念的认识,从意义到求倒数的方法都是由学生来尝试、探索,效果非常好。对0和1有没有倒数的认识更是充分听取了学生的意见,从多角度进行了分析、验证。王丽萍:本节课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充分发挥了学生主动性,让每位学生参与到学习之中,运用已学知识推导出倒数。 2、 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教学设计合理,运用游戏创设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学的主动。课堂气氛活跃,活而不乱,教师及时运用激励性语言,语言亲切。提问具有启发性,师生配合默契,学生学得轻松。小数带分数的倒数,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得出新知。 3、教师吃透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给予的点拨。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
马新之:我觉得本课突出了三个重视:1、重视课的引入情境创设。以往很多展示课的“导入”,不免有“花哨”之嫌,为形式而作!学生也许真的动起来了,但注意观察,不难发现学生“动”只是为情境而动,而非为将要探究的新知识而动。本课以“生活中的数学”引入到“教材中的数学”,感觉自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2、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重视学生学习的效果,更注重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帮助学生能更好地把知识运用于实践、运用于生活,学生不仅学得轻松,而且学得扎实。3、重视合作探究,开放拓展课堂。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提倡“合作、讨论、交流”,提倡“让学生自己探究”。应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在教师帮助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逐步发展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在教学《倒数的认识》时,让学生分小组填写研究报告表,把带分数、小学、整数的倒数求法让学生自己探究,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顾美兰:1、 学生参与面广。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每个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在疑惑中去探索,在探索中去发现。好生积极性高涨,虽说有一些差生不知从何入手想,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过组内一对一的帮助,很快理解别的同学的想法,增加学习的积极性。2、 学生探究能力得到发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大胆提出猜想。教学中的结论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发现,学生的思路有些出乎老师的意外,有些怪异、又有道理,多好的思维方式,可见老师不必包办太多。放手让学生大胆的去探究,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拓展,探究能力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