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午好!我是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圆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加以分析说明。首先是说教材《圆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本节知识为以后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下良好基础。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及新课标的要求我确立本节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半径、直径的关系,掌握圆的画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经历探索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以及合作交流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结合本阶段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实为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难点确定为理解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掌握圆的画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多媒体演示法,从学生身边的例子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主要采用的学法有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法。学生通过自主地愉快地探究学习主动参与到课堂当中,合作交流法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基于以上认识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教学过程设计中充分体现教育新理念,为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以及个性化学习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具体教学过程包括以下五个环节:首先是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这一环节我采用情境导入法,先向学生提问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的?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圆,初步感知圆。这样的导入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符合数学应从生活经验出发的新课标理念。接下来进入合作探究、感悟新知环节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共设计了3个活动:活动1:自主画圆,初步感知。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在纸上画圆,学生在画圆的活动中直观地感受圆的曲线特征,知道借助圆形物体画圆的方法,同时为后面探究圆的基本特征及用圆规画圆做好铺垫。活动2:动手实践,探究圆的特征。首先是认识圆心,让学生将圆形纸片
反复对折,引导学生发现折痕相交于一点,引出圆心得概念,然后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圆,通过动手操作,得出直径,从而引出半径,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圆心、半径、直径,加以演示印证,以加深印象,接下来是探究同一圆内半径和直径的数量关系,这是本节的难点我组织学生4人为一小组,合作探究,然后全班交流,这时我出示两张大小完全不同的圆形纸片,问这两个圆的半径相等吗?通过观察使学生明白同一圆内这个前提的必要性,从而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圆的特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以合作者、参与者的身份深入各小组,收集反馈信息,活动3:自主学习,正确画圆。在学生认识了圆的各部分名称后,提问如何画一个r=3cm的圆?从而引入画圆的工具——圆规,学生自学P57圆的画法,自学后画一个r=3cm的圆,一个r=2cm的圆,接着提出问题刚才我们画的圆大小不同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讨论:画圆时,圆规固定不动的脚尖是什么?圆规两脚张开的大小与所画圆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从而归纳:半径决定所画圆的大小,圆心确定圆的位置。本环节我组织学生进行多次自主探究活动、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在活动中实现自主体验,获得快乐发展。接下来进入趣味练习,深化认识环节。本环节我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有针对性、层次分明的练习题,包括基础练习、综合练习、拓展练习,通过判断、填空、解决问题等多种形式的练习,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知识,训练思维同时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接下来是全课总结、反思提升环节。这一环节我首先设计了“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这看似随意的问题,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开放、宽松的交流平台,然后由学生自评、互评,“你感觉自己今天的表现如何?小组其他同学表现如何”这样的安排可以引导学生从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对本节课内容加以梳理概括,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领会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最后是作业设计、课后巩固环节。作业采用必做题和选题题的方式分层次要求,既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又能满足学生的个别差异。板书是一节课的题眼,好的板书能反映教学思路,使学生更容易把握知识脉络,我的主板书设计正如黑板上所展示的。既条理清晰、简单明了,又突出重点,对整节课的学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总之,整节课的设计我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尽量多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快乐的获取知识。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擦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