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语文课堂教学与互联网搜索的整合——“秋天的雨”与互联网搜索整合的教案设单位:调兵山市第十三小学撰写:周娟时间:2011年12月20日
语文课堂教学与互联网搜索的整合——“秋天的雨”与互联网搜索整合的教案设计调兵山市第十三小学周娟参赛教师简介姓名周娟学校调兵山市第十三小学职称小学一级教师政治面目群众邮编112700电话13464485967通讯地址辽宁省调兵山市第十三小学邮箱Zhoujuan3773@163.com一、教案背景1、面对学生:小学三年级2、学科:语文3、课时:2课时二、课前准备【教师课前准备】在编写教案前,先阅读网上大量有关《秋天的雨》的优秀案例,理解不同版本的教学设计,以便更有效地进行教材重组,可参考下列网页。【百度搜索】http://edu.yuhua.gov.cn/hp/l3/200912/t20091215_208845.htm【百度搜索】http://www.fjxxsx.cn/newshow.asp?id=269&mnid=16852【百度搜索】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MyMjQ3ODMy.html【百度搜索】http://www.lspjy.com/thread-138287-1-1.html【百度搜索】http://www.520xy8.com/Article/201010/16221_2.shtml【学生课前准备】利用互联网进行预习,查看“秋天的雨”的图片和视频【百度搜索】http://video.baidu.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C7%EF%CC%EC%B5%C4%D3%EA%CD%BC%C6%AC%BA%CD&fr=ala0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1&word=%C7%EF%CC%EC%B5%C4%D3%EA%CD%BC%C6%AC
(结合生活实际,感受秋天,感受秋天的雨)三、教学课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P41、42页的《秋天的雨》。四、教材分析教材简析:《秋天的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第11课,是一篇想象奇特、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课文以秋雨为线索,抓住秋天的特点,写了秋雨到来后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丰收的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极尽描写秋雨的奇特、秋景的美丽、秋天的快乐。作者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通篇语言艺术化,给人以美感。文章描写具体生动,用词精确。学情分析:学生由二年级刚刚升入三年级,经过前两年的语文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具备了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也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同时,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依赖无意注意,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依然以感性思维为主。因此,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另外,这个阶段的学生阅读方面虽然有了一定的方法和速度,但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还不够,城里孩子对秋天原野的直观感受不如农村孩子。设计理念: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使他们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迁移。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2、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中,学生始终是学习活动的主人,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中快乐的学习,教师则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与欣赏者,力求实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3、正确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关系。立足本课教材实际,科学的确立三维目标。教学中紧紧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以语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语文素养的形成为目标,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指导,力求使相互交融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有效达成。【百度搜索】:http://www.520xy8.com/Article/201107/32429.shtmlhttp://qhpx.cersp.com/article/browse/76192.jspxhttp://lzlian70.blog.163.com/blog/static/44757572008228105645845/
http://www.dcjyw.com/article/view_6393.html通过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进而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钥、匙、趁、柿、菠、喇、衔、裳”8个生字,会写“扇、邮、爽、柿、仙、梨、菠、萝、粮、紧、杨”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炎热、邮票、凉爽、柿子、仙子、菠萝、气味、香甜、粮食、加紧、油亮亮、杨树、丰收”等词语。、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已有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感受语言文字之美。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秋雨的奇特、秋景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抓具体的语言文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好课文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受课文中描写的秋天美景,体会作者对秋雨的喜爱之情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准备:1、学生:初步预习课文。2、教具与学具: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方法基于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研读,针对小学低中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选用了“五环三步,一中心”教学模式展开对《秋天的雨》的教学,这种教学法的具体优点和实施步骤如下:【百度搜索】:http://www.dbssxx.cn/wygkcn_ShowArticle.asp?EC_ArticleID=2153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28ecf90101000g.html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教师谈话
常听人们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夏天还没走远,秋天的小雨点就蹦着跳着把秋天给我们送来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秋天的雨,板书课题。(书写雨字的时候)你瞧,小雨点一滴一滴地落下来啦,谁会读。师:雨字读得多响亮啊,让大家一听就明白了课题写的是秋天的雨。2.齐读课题。设计理念:从生活入手,让学生感觉语文亲切亲近,实现教师、学生与教材文本的巧妙对话。二、整体感知,提出问题1.检查预习情况: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秋天的雨》这一课,相信同学们已经把生字找出来了,自然段标出来了。哪位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预习情况?大屏幕出示生字词。(1)指名读。先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读,增强学习生字的信心。看来生字对同学们来说很简单,瞧,一学就会,还有谁愿意来试试?(2)小组检查生字词读音。集体学习。(3)谁愿意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读?巩固学习。设计理念:让学独立识字、合作识字和老师强化识字相结合。2、指名读课文,归纳文章主要内容。(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课文一共有几段?(5段)请一些同学开火车读一读。一个人读一段,其他同学认真听,一边听一边思考:每段都讲了什么?(2)读后交流,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每段的开头一句话就是这段的主要内容。连在一起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3.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你有哪些问题?4.预设问题:生:(1)秋雨有什么颜色?什么气味?(2)小动物在忙什么?(3)……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设计理念:学生自学后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之后老师再整合出一个围绕全篇能展开学习的大问题,实现把课堂学习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课堂中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同时
要求教师精心设计问题链,预计出学生有可能提出的问题。这个问题链的建立,必须以单元整体进入为切入点,形成单元的知识体系和问题链。从数学科来说,要设计出每一新知识的问题情境,也必须以章为单元整体进入,构成知识体系。三、解决问题。细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品析圈一圈画一画注一注读一读不懂得可以同桌交流汇报: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预设: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师适时板书设计理念:整体汇报,有利于学生更加清楚的理清课文脉络。逐一汇报(一)总写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老师:钥匙啊,很常见,也很神奇,那它轻轻一转,一扇扇大门就打开了。秋天的雨也是一把神奇的钥匙,他为我们打开了什么呢?老师来读一读课文,同学们感受一下,秋天的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大屏幕出示画面请学生试读再选读(二)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感悟“五彩缤纷”。1.学生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把描写颜色的词语画下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五彩缤纷)(自制课件)2、这些漂亮的颜色分别给了谁呢?自读第二自然段把什么颜色给了谁读好,好的句子还可以多读几遍。练好了吗?我们来交流一下你最喜欢哪句话?学生读句子,相机出示(1)银杏树(大屏幕)
出示银杏叶,结合图画,反复读这句话,齐读这句话。(2)枫树大屏幕出示枫树,结合图画,反复读这句话,齐读这句话。如果我把句子当中的“扇哪扇哪、飘哇飘哇’去掉,好不好?为什么?(“扇哪扇哪”让我们仿佛看到银杏叶像一把把黄色的小扇子,轻轻地、轻轻地帮我们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而“飘哇飘哇”让我们感受到红红的枫叶多像一枚枚邮票,为我们邮来了秋天的凉爽。感觉到秋风习习,感觉到秋风飒飒。)(3)有感情朗读一边读一边想象,走进情境,美读句子。(4)谁还想读自己喜欢的其它句子?学生:读关于田野的句子大屏幕出示画面想象田野一望无际稻浪翻滚有感情朗读想象画面老师:田野里丰收了,果园里怎样呢?谁来读一读果园的句子?学生:读果园的句子,出示大屏幕,相机教学“你挤我碰”——丰收了。有感情朗读想象画面(5)老师:谁还有自己喜欢的句子?生:读菊花的句子。读得真好,就像美丽的花仙子,秋天的美丽写也写不完,文中用哪个标点表示?让我们一起做花仙子吧,比比哪朵花最漂亮。出示大屏幕有感情朗读想象画面听你的朗读真是美的享受,送给她掌声,我们也美美地读一读,好吗?增加点难度,能不看书读吗?全体背诵。(6)“五彩缤纷”的画面出示大屏幕。“五彩缤纷”是什么意思呢?还可以换成那些词?(五光十色、色彩缤纷、五颜六色)说话训练老师:秋雨给秋天带来的颜色可不止这几种,我们学着课文的样子也来说一说吧,瞧,秋天的雨把紫色给了葡萄,——像——。师:秋天的雨把紫色给了葡萄,一串串葡萄像紫色的玛瑙。摇呀摇呀,要除了丰收的喜悦。谁能用这样的句式说出自己精彩的句子。秋天的雨把——色给了——,——像——。交流练习。
(自制课件)设计理念:活学活用,真正使语文来源于生活,最后又回归生活。同时锻炼学生对新知识的应用,提高能力。小朋友们,这么美的景色,想不想记住它,师引背: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二).继续汇报体会“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秋天的雨不但有五彩缤纷的颜色,还藏着许多好闻的气味呢。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有什么好闻的气味?设计理念:过渡自然亲切,让学生情不自禁的走入课堂教学情境。出示大屏幕,读后让学生说说小朋友的脚怎会被香味勾住?假如你当时在果树下,最想做的事是什么?这么多香香的气味把小朋友的脚都给勾住了,多么有意思呀!谁再来读一读这段,读得香香的?真香,真甜。师引背: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三)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体会动植物过冬情景(1)秋天的香味让小朋友们走不动了,秋天也让小动物们忙活起来了,都是谁在忙活呢?在忙活什么呢?(2)大屏幕出示:语言训练:她告诉大家,_________。小喜鹊_________,小松鼠_________,小青蛙_________,松柏_________,杨、柳树叶_________。你还知道其他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生:说一说大屏幕出示)设计理念:体现问题引导教学法的特点,时刻用问题链展开教学。小结:是啊,他们都在过冬了,多么有趣的景象啊!师引: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四)如此美妙的秋,如此美妙的雨,你们喜欢吗?激情朗读: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出示大屏幕设计理念:《秋天的雨》是一篇非常美的抒情小散文,时刻指引学生去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最美的篇章,在让学生感受美的同时使阅读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孩子们,说说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秋天?(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美丽、欢乐……)3.积累背诵。想不想把这么美的景色永远留在脑海里?齐背,配乐。【百度搜索】:http://www.ruiwen.com/xiao/sucai/800.htm四、归纳概括1,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等2在写法上运用了总分总的写法。3通过诵读感受秋天的美,喜爱之情油然而生。积累了许多佳词佳句。五拓展延伸1、搜集一些描写秋天的好词佳句。2、我要写一段描写秋天的景色的话。设计理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积累习惯,真正体会到语文就是字、词、句、篇,听、说、读、写。六、板书设计:
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的雨钥匙好闻的气味美丽、欢乐的秋天冬天快要来了(总)(分)(总) 七、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我总觉得学语文是为了生活,生活中又处处是语文,只有将生活与学习结合起来,注重学生的体验,实现“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学生才会乐意学语文。经过实践,感觉本课比较好的地方有: 1.课创设情境将生活带入课堂,使他们在课堂中感受生活。理解“秋天的雨,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时,学生通过谈生活感受,并用收集到的谚语“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解释了其意,将生活和语文,将书面语言与生活语言结合起来。 2.教学课文时,让学生回想扇子、寄信的经历,田野的景色,以及见到的菊花的色彩,理解本段的几种修辞手法,学生因为有了生活经验,谈起来有话说,自然理解文意也不难。教学课文第三自然段时,我让他们闻着各自带来的水果,学生不仅闻到了橘香,还闻到了菠萝的甜味,葡萄的酸味……孩子们有了感性认识后,对课文中“秋天的雨藏着好闻的气味”的理解不攻自破。接着我请学生谈自己在水果摊前看到喜爱的水果时的表现,这样将生活与文本结合起来,突破了对这段的难点句“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的理解。借助课文,进行语言训练。秋天的雨,吹起_____________。它告诉小喜鹊______,告诉小松鼠_______,告诉小青蛙_______,告诉松柏_______,告诉杨柳树叶_______,大家都要准备过冬了。教学中有这样的一段语言训练。学生在了解了课文后,会这样填写。秋天的雨,吹起_了金色的小喇叭_。它告诉小喜鹊_快造房子_____,告诉小松鼠__快找食物__,告诉小青蛙___快挖地洞____,告诉松柏_快穿衣服______,告诉杨柳树叶_该落叶了_,大家都要准备过冬了。可是这样我觉得还可以再深入地学习一下,于是我问学生,造怎样的房子?找怎样的食物?挖怎样的地洞?穿怎样的衣服?把所有的词语前面都加上形容词,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开阔了起来。他们有的说温暖的房子,可口的食物,结实的地洞,厚厚的衣服……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理解最后一段中“欢乐的歌”时,让学生回忆自己在秋天里有趣的生活来体会快乐,理解文意。孩子们兴奋地谈着:秋天里去秋游;去看菊展;吃螃蟹;吃各种新鲜美味的水果……在交谈中,他们回忆着秋天的生活,感受着秋天的快乐,理解了课文的含义,实现了“三维”的统一。3.借助互联网,引导学生从身边的情景出发,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使学生学得更轻松。能把互联网教学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效地整合。课前指导学生在家利用互联网进行预习,既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又为以后自学新知识
时打下基础;课内恰当地借助网上课件、视频等资源,降低教学难度,扩阔学生的知识层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可以说,这节课,学生将生活带入课堂,在课堂上,他们读着课文,谈着生活,丰富的生活经历帮助他们理解了这么优美的散文,使“晦涩”变成了“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