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卖火柴的小女孩(人教版六下第四组)武义县王宅镇中心小学周苏芬一、教材分析:《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是本篇童话的特点,也是这个凄美的故事最打动人心的地方。作者开头描写了小女孩的处境:大年夜的街头又冷又黑,天下着雪,小女孩还在街头卖火柴。接着,写了小女孩为了暖和自己,五次擦燃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象──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直至跟奶奶一起飞走。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在街头。本课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效果。难点是理解文中最后三个自然段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二、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近六年的学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较浓,有较强的积极性,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平时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对于安徒生的童话,学生是不陌生的,教材选用过安徒生的《丑小鸭》,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安徒生童话他们可能会觉得浅近,因此确定位教学目标,找准教学的切入点,给学生一个新的视角,激发他们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是应该重视的问题。三、目的: 9
本课内容对六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学中,一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切实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是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三是通过课文,使学生走近安徒生,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是最需要我们倾注情感的学科。我把握着这一理念,在自己教学时抓住“微笑”研读,开展感性教学,读中感悟,还语言以画面,复沓感悟,层层推进,突破难点,从而实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读书,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书籍就是望远镜,书籍就是一盏明灯。让我们看的更远、更清晰。我们班很多同学都非常爱看书,谁来说说你最近读了什么书吗?2.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读了很多书,那老师这里有几道知识竞赛题,看谁能抢答到?(1)我国的四大名著指的是()(2)你能说出你读过的四篇童话的题目吗?(3)你知道哪些外国作家3.同学们可真厉害,相信你们这节课的表现肯定很棒!接下去我们就一起进入14《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起去享受读书的美妙滋味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设计意图】本单元课文主题是感受中外名著的风采,享受阅读的兴趣。从读书名言、抢答游戏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已有的认知体验,主动学习的兴趣。9
(二)整体感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1.初读课文:自由读课文,并完成以下要求:(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2)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的怎样的故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女孩?2.反馈(1)介绍作者安徒生:哪位同学愿意来介绍下你了解到的安徒生?字词是我们学习课文的前提,你都掌握了吗?(2)生字词:围裙硬币裂缝橱窗圣诞树火柴梗乖巧喷香哆哆嗦嗦蜷着腿兜着正音:火柴梗喷香需注意笔顺的字:兜(3)谁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课文讲述了大年夜,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设计意图】有针对性地对生字进行音、形、义的训练,分段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重视语文的工具性。4.冻死在街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女孩?(板书:可怜、悲惨、饥饿、寒冷、孤独)这就是我们初读课文的感受,请把这些词批注在课题旁边。)是啊,一个饥饿、寒冷、孤独、没人疼爱、悲惨地死在大年夜的小女孩深深刺痛了我们的心。但文中在写她惨死之后,却有一个极不相称的词语刺得老师锥心的痛。 出示: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的小小的身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9
【设计意图】可怜、悲惨、饥饿、寒冷、孤独与微笑一词的对比,在学生心中留下疑惑,促使他们去文中寻找答案,在寻找中感同身受,体会现实的残酷。(三)对比阅读,体会现实的残酷 引:是啊,微笑原本一个优美的词语,此时,却刺得老师锥心的痛!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明明是那么悲惨不幸,为什么文中却说她含着微笑而死去?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找到答案,用线划出来。并在旁边写上她因什么而微笑?刚才我看到同学们读得特别仔细,写得特别认真。(1)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 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师:是呀,小女孩因暖暖的火炉而微笑,谢谢你让我们分享了小女孩这一刻的温暖让我们再来读读吧!(板书:温暖)瞧,这一段特别有意思,前后有这样一个巧妙的对应,你发现了吗?开头和结尾的句子:“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开头一个温暖对应后面的“暖烘烘的”;明亮对应后面的“旺旺的”“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照应后面的“多么舒服”师:多美的对称语言你看,阅读的时候,不仅注意句子的对立的一面,还要注意句子照应的一面,体会得会更丰富再来读出这温暖的感受吧!(女生读第一句话,老师读中间的部分,男生读最后一句话)(2)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师:9
瞧瞧安徒生,把这烤鹅写得就仿佛走到了我们面前,我们仿佛闻到了香气!你可要注意哦,烤鹅可是主动走上来的,那可是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啊,该怎么从盘子里跳下来,怎么摇摇摆摆地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呢?用你的朗读告诉我们吧!(学生朗读,配以形体的动作,体会“摇摇摆摆”的样子)师:是啊,烤鹅明明是不会动的,可它却从盘子里跳下来,摇摇摆摆走来,多么富有童话趣味!它要带给小女孩什么呢?此时的小女孩好满足,好温暖!(3)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样,在向她眨眼。师:谢谢你让我们看到了这么大、这么美的圣诞树那是怎么个大,怎么个美呢?用你的读让我们感受到(指名读)师:圣诞树上那许许多多美丽的画片,不就是圣诞节时候我们送给别人祝福的贺卡吗?瞧!它们正向小女孩眨眼睛眼睛可是心灵的窗户,每张画片都写满了祝福,你们就是那一张张的贺卡,你们在向小女孩眨眼睛,想送给小女孩怎样的祝福呢?(找到一个女同学扮演小女孩,进行口语交际)师:(采访刚才的“小女孩”)小女孩,听了他们的祝福,你的感受如何呢?师:多美妙的童话,让我们赋予小女孩这么美好的祝愿,这不就是我们可以批注在旁边的想象吗?(4)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5)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奶奶出现了,她不仅身体暖了,而且她的心里也觉得暖暖的。她看到了火炉,感觉到了身体的温暖。看到了烤鹅,感到了心灵的安慰。看到了圣诞树,她得到了新年的礼物,心灵上的抚慰。看到了奶奶,9
跟奶奶一起到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她从身体的温暖慢慢变成了心灵的温暖。这一股股暖流,也暖到了我们的心窝!但是,所有所有这些温暖,都是(小女孩的幻想)都是(小女孩点燃火柴出现的幻景)【设计意图】烤炉、烤鹅、圣诞树、奶奶,这些美好事物的出现,给小女孩带来了温暖、满足、快乐与幸福,在学生批注、师生对话中,我尽可能地让学生去体会这些美好,达到幸福的巅峰,进而推出所有的这些温暖,都是幻想,都是小女孩的幻境,把学生带入不幸的悲的情感低谷,形成鲜明的情感落差,从中真切感受小女孩的命运悲惨,唤起深深的同情。(师引导说出)第一次看到了温暖的火炉;第二次看到了喷香的烤鹅;第三次看到了美丽的圣诞树;第四和第五次看到了奶奶师:(屏幕出示文中体现女孩可怜的部分语句,师配乐梳理,)尽管如此,可每一次,火柴都灭了要知道这可是令人们欢乐无比的大年夜啊,可小女孩呢——(齐读)小女孩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师:尽管小女孩穿着那双没有多大用的大拖鞋,然而她穿过马路的时候(齐读)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师: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呢——(齐读)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的时候可以拿它当摇篮师:本来应当赢得人们的同情与帮助,但是—(齐读)这一整天,谁也没有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她一个钱师:本来应当受到父母的那些深深的关爱,但她却——(齐读)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不敢回家,因为爸爸一定会打他的……师:小女孩本来想点燃火柴,获得温暖与快乐,然而——(齐读)火柴又一次熄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高的墙……9
师:这寒冷,这饥饿,这恐惧,这孤独,都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小女孩从身体到心底的寒冷!(板书:寒冷)师:饱受这样寒冷的小女孩,可以想象,当她好不容易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奶奶时,她会怎么呼喊?生:“奶奶!”(学生带着惊喜的语气朗读)师:她那么饥寒交迫,这回终于看见了唯一疼爱她的奶奶,她又会怎样的呼喊?“奶奶!”(学生带着快乐的语气)师:她要驱散内心的恐惧与孤独,该怎么请求奶奶?“奶奶,请把我带走吧!”(学生带着急切的语气)她必须请求奶奶带走她,因为——“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读出了恳求的语气)师:此刻她的脸上一定还留着伤心无助的泪花,声音哽咽,谁再来呼喊?“奶奶!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师:哽咽的她,这个“啊”一定是内心抽泣的声音那声音里就是哀求啊师:这是怎样的童话场景啊,这哪里是恳求,分明是在哀求,此刻她仰望奶奶,把双手伸过头顶,祈求奶奶——(学生把双手伸向天空)“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师:小女孩也许像图中的画面一样,双腿跪地,祈求奶奶!(生再次朗读,体会)师:尽管如此,火柴还是熄灭了随火柴一起熄灭的还有——小女孩的生命【设计意图】复沓式提问与朗读,让孩子们在一读再读中,感受小女孩现实中的悲惨,对奶奶、对幸福的渴望。9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的小小的身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引:可爱的小女孩,可怜的小女孩,可悲的小女孩只能对着美好的幻景微笑,现实的生活是根本不可能让她微笑,那怕是一丝丝。(反复读这一小节。)安徒生用幻想中的温暖与现实中的寒冷进行对比,这样表达有什么作用呢?(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小女孩的寒冷、悲惨命运)(四)关注人物,体会作者感情师:这是课文的最后一段——“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师:读罢此句,你一定也要问个为什么——小女孩是那么的不幸,可文中为什么又说她是幸福的呢第一个幸福指的是小女孩临死前的美好幻景小女孩她渴望的幸福是火炉般的温暖,幸福是能吃到烤鹅的满足,幸福是圣诞树下的欢乐,幸福是奶奶怀抱里疼爱。第二个幸福是指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你们的理解都很有道理。安徒生这位伟大的作家,有着博大的胸怀和善良的心,他是多么希望像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样的穷人,能获得自己真正的幸福。这个童话以它永久的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人们把这个故事排成电影,编成歌,制成动画。下面让我们再次用心灵来感受一下这篇童话的美丽与凄惨。播放《火柴天堂》。(五)拓展阅读优秀的童话足以影响人的一生,它有生动的故事、美丽的形象,它于我们是精神家园、心灵关怀。一篇《人鱼公主》被作家毕淑敏从8岁读到了48岁,儿时读出的是同情与悲愤,情窦初开时读出了甜美的爱情,身为人母时读出了家人的关怀,写作起步时开始探究作者的写作技巧,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又读出这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作家在不同的年龄读出了不同的感受,做到了常读常新。9
《丑小鸭》、《白雪公主》、《海的女儿》等等,这些安徒生的优秀作品,你们都已经读过了,希望课后你们再去读一读,读出不同的感受,常读常新!教后反思: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尊重学生,张扬个性,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感悟”的新理念,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让他们从文中感受深的句、段,谈自己的体会。为了能够让这些在幸福中生长的孩子们领悟到作者这种基于现实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我实施了这样的教学方案:让学生抓住重点,读议结合,落实目标。通过课文朗读、美好幻境和悲惨现实的感悟,从而使学生们体会到小女孩在大年夜的悲惨遭遇。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