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继续学习课文,了解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幻象。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与教师的合作学习中,通过对课文的深入了解,领悟并学习作者虚实结合、运用对比的表达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总结全文,体会情感,同情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引发对现在幸福生活的珍惜。【重点和难点】【重点】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产生的幻象;【难点】最后两个自然段中两句含义深刻的话的理解。【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回顾: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丹麦作家谁的作品啊?(安徒生)学习了他的什么作品啊《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课题),请问大家我们喜欢他的作品吗?(喜欢)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那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啊?(可怜)2.师:是啊,苦难的生活,人心的冷漠,给予了小女孩的只有难以忍受的饥饿、寒冷与痛苦。这节课,就让我们再一次的走进童话故事,去关心这个可怜的小女孩的命运。3.师:我亲爱的同学们,请大家带着以下三个目标,学习我们今天的内容。(教师出示教学目标,使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继续后面的学习)二、围绕“幸福”,提出疑问。1.师导:在正式的上课之前,请大家快速的浏览一遍课文。好,阅读完之后,让我们把目光锁定在文章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再一次有感情的一块朗读。(教师引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学生跟读)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里,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2.质疑(想一想):1)“多么美丽的东西”指什么东西?(大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和奶奶飞走)小女孩是怎样看到的?(五次点燃火柴幻想到的)为什么会看到?(渴望)2)两个“幸福”的含义又是什么?我们的主人公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 三、品读感悟,揭秘“幸福”。1.紧扣幻象,感受幸福师: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回到课文,仔细的品读文章的第二部分(5-10自然段),看看第二部分小女孩五次擦着火柴出现了那些幻景,划出相关的语句,体会文章出现这些幻景带给你的感受,并用一个词来概括。(师生一起合作,对文章第5到10自然段,逐段学习;品读方法指导:个别读、小组读、师范读。)表格总结,理清思路:点燃火柴看到的东西说明小女孩她渴望第一次大火炉寒冷温暖第二次烤鹅饥饿满足(食物)第三次圣诞树孤独快乐第四次奶奶痛苦疼爱第五次和奶奶飞走冻死了幸福假如,你就是那个小女孩,在下着雪的大年夜,赤着脚在街上走着,一双小脚冻的通红,哆哆嗦嗦地蜷缩在房子的角落里,看到暖烘烘的大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挂满了卡片的圣诞树、看到了疼爱自己的奶奶、看到慈爱的奶奶抱着自己飞走了,你会是什么感受呢?(幸福)这就是作者写到第一个“幸福”“她曾经多么幸福”的幸福的含义。质疑:我们回过头再想想,为什么小女孩会产生这些幻景呢?(再读课文,组织学生进行发现交流)
1.小女孩需要温暖、食物、快乐和亲人的关爱 2.她太冷太饿了,以至神志不清,出现幻觉…… 小结:是啊!小女孩又冷又饿,可是没有一个人来买她的火柴。她想回家可是又不敢,因为家里只有一个会打骂她的爸爸,她是多么渴望得到温暖、得到食物,渴望像别的孩子那样得到快乐,得到圣诞礼物,多么想念疼爱她的奶奶啊!所以,这种种的渴望,使我们的小女孩眼前出现了这些幻景。(渴望) 然而火柴终究是要灭的呀,火柴一灭,这些幻景还在吗?小女孩的渴望实现了吗?(没有)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请大家从找出具体描写的句子。2.对比现实,品味“幸福”学生读课文找出有关火柴熄灭,小女孩渴望消失时的句子((出示这三句话,学生齐读。)a.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b.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c.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果然,跟同学们的回答一样,火柴灭了,这些幻景就不存在了,存在的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一堵又厚又冷的墙,陪伴小女孩的仍然只有什么?(思考)(火柴熄灭后,陪伴小女孩的仍然只有寒冷、饥饿和孤独)想想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教师点名虚实对比;促使学生明白作者采用虚实结合,将这些虚的、不真实的幻想与小女孩的现实处境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衬托出小女孩悲惨的命运。)板书:命运悲惨、对比描写、虚实结合小结:看看幻想是多么美好,现实却是多么的冷酷的(板书:现实 冷酷)所以,为了留住奶奶,小女孩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引读第十自然段)3.比较五次擦火柴感情的变化 师问:请问,这一次擦火柴和前面四次一样吗?为什么小女孩一次又一次擦燃了火柴?(不一样,“敢从……又擦着了……又擦着了……又擦着了……赶紧擦着了……”,从刚开始的犹豫不决到最后的赶紧擦着,一次比一次果断,感情一次比一次强烈,反映出她太渴望,太渴望这些美好的幻景不要消逝。)四、层层深入,揭秘“幸福”。
1、好,让我们再回到文章,回到问题,出示“谁也不知道……跟着他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1)美丽的东西指什么东西?(五次幻景,即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2)第一个幸福已经知道是指她渴望的温暖、满足、快乐、疼爱,第二个“新年幸福”又指什么呢?(请同学们思考)(答案:指和奶奶一起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2、真的是“和奶奶一起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吗?”理解“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不是的,其实就是死了,冻死了)3、再次理解两个“幸福”师:是啊!小女孩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寒冷、饥饿、孤独伴随着她,没有人愿意和她玩,没有人疼她,就连她的爸爸也打她,把她当做挣钱的工具。与其这样痛苦的活着,还不如死了幸福,至少在死之前她看到了那么多美好的东西,至少死了,她还能和唯一疼爱自己的奶奶在一起。5、师:好,同学们,我们再回到课文,有感情的朗读文章最后一段。(指导朗读最后一节)1)(创设情境)师:想想,在雪花飘着的大年夜,寒风入骨的吹,卖火柴的小女孩赤着脚,哆哆嗦嗦地蜷在角落里,整条街,没有一个人,所有的小朋友都在自己暖和的家里围着旺旺的炉火、吃着香喷喷的烤鹅、收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各色的圣诞礼物,而我们的小女孩,可怜的冻死在街头。想想,当作者写道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时,当他写下这两个“幸福”的时候,他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同情,不满)同情什么?(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对谁不满?(万恶的资本主义制度)五、拓展延伸,分享“幸福”。 师:好,我亲爱的同学们,相比较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的生活幸福多了,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有一天来到你家里,你会对她说些什么,你会为她做一些什么?请大家思考。六、课堂小结:好,非常好,我感谢大家,感谢亲爱的同学们,谢谢同学们的善良,谢谢同学们的祝福。那就让我们一起怀着这份同情、怀着这份祝福再读课题——《卖火柴的小女孩》七、课堂作业新设计1.下面请同学们以我课前发给大家的习题为工具,检测下我们这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吧。2.订正答案,检查和总结学生学习情况。【布置作业】课后请同学们以我前面描述的情景为背景,完成一篇想象作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来我家》。【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14卖火柴的小女孩幻景实虚虚实结合火炉寒冷温暖烤鹅饥饿对比满足(食物)圣诞树孤独快乐渴望奶奶痛苦残酷疼爱和奶奶飞走冻死了幸福悲惨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