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反思城关二小孟天玲《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传世之作,这篇童话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在童话世界里,安徒生对小女孩怜悯的爱最终变成了一种抚慰的爱——小女孩在痛苦的极点,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与向往,因而在幻想中死去,留下了微笑。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紧紧围绕着本节课教学目标,遵循学生的年级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基本达到了教学效果。上课伊始,我和学生进行谈话,让学生回忆过除夕的情景,调动学生快乐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以充满感情的话语导入新课,把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让孩子们除夕的快乐和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凄惨形成显明的对比,激起孩子们迫切想了解这个小女孩的强烈欲望,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新课标强调指出“阅读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这样语言凄美、情感强烈且富于变化的文章来说,“读”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课堂上重点抓住“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对比阅读,体会小女孩的无助,人间的冷漠。再引导想象,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整天呢?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展开想象,再现小女孩辛酸的经历。学生想象很丰富,故事情节叙述合理。汇报交流后,指导学生合作配乐朗读,学生真正走进了小女孩的身边,激发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怜悯。在设计这一环节时,以填充课文空白为目的,紧扣一个“读”字,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引领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真切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激发同情之心。感受小女孩的可怜无助后,激发学生的同情,拓展练习:假如小女孩能穿越时空来到的身边,你会怎么安慰她,怎么招呼她?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走进课后阅读链接——那首小诗。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道德品质。课堂接近尾声,话锋一转,然而,在当时的社会,小女孩家庭贫穷,人情冷漠,得不到关爱,她只有活活被冻死在街头。至于小女孩擦火柴产生的美好幻想,留给下节课学习。整堂课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自我感觉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课件制作的时,对文字输入缺乏细致的审阅,操作还应继续熟练,以免影响课堂的进程。语言不够精练,环节的衔接上,还有待深思熟虑,力求自然完美。对学生的评价缺少正确地引领。今后还需进一步学习、实践,使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