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设计

ID:1202870

大小:39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8-0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五常市特殊教育学校樊照彬一、设计理念1、整合学科、综合运用、培养能力本节课通过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手段,来提高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及对知识分析理解的能力,同时更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形象性、直观性与生动性,提高了教学效率,达到了遇教于乐的目的而且发展了学生学习的能力。2、感知与激励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突出了小女孩的现实生活与火光中幻景的极大差别,引领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同时,深刻体会小女孩的悲惨和困苦,激发学生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增强学生发奋图强、振兴中华的自信心。由此达到学习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发展个体的教学目的。3、以口语教学为体,适时辅以手语因为我的教学对象是无听力或听力较弱的聋哑学生,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口语主,手语为辅的原则,积极的为学生创造语境发展语言,发展聋生的看(听)话练习。二、教材分析《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全日制聋校试验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七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在本单元中共计4篇讲读课文,其训练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意图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作文能力增强自信心。本则童话,写于1845年,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不朽的传世之作。课文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这个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及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深刻痛斥与抨击。全文以火柴为主线,重点写了小女孩五次划燃火柴,使小女孩产生了美好的幻景,渴望得到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三、学生分析我的教学对象是聋部九年一班的学生,年龄段在17— 19之间,这些学生因为听力损失的生理缺陷,导致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都不及同龄的正常学生,加之对想象思维的匮乏,客观上对文章的理解有一定的障碍。但这一时期的学生较少年时的知识增多了,分辨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增强了,以及一些间接经验的积累,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诱导和启发,触动和唤起他们潜在的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情景氛围,就能使学生领会文章意图,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四、学习目标《新课程改革》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是以学生的经历、感受和体验为主,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过程,尊重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教学时教师应抓住情感主线,步步深入,让学生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看到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黑暗,继而受到情感的熏陶,激发课堂主体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为此我特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和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语句,并能正确的朗读。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积累和发展学生语言。德育目标: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意图,体会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及当时社会的黑暗,激发学生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热情,树立建设祖国的远大理想,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五、教学重点: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感悟、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而高年级学生的培养应从多角度,拓展性思维着手。根据以上的理念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小女孩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美好的幻景。六、教学难点: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体会作者对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的强烈不满的思想感情。七、教学方法与策略传统的教学结构,局限于实现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掌握和巩固知识的近期目标,而我尝试改变这种教学结构,在有效的实现此种近期目标的同时,追求培养学生探究、创造精神,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实现知识与发展、目的与运用的双重目标。为此我采用了合作学习法即在文中关于重点难点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合作意识;运用交流讨论法即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质疑探讨法即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和感兴趣的话题,培养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辅以情境教学、营造氛围等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加深理解。八、教学环节依据《大纲》的要求,本篇文章可分为三课时来完成,我讲述的是第二课时共计5个环节完成。(一)温故、感知 教学中各个环节都要特别重视创设情境,激情激趣,因此,在开课时,以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你看到风雪中的小女孩,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引入新课时把学生极快的引入到情境中去,然后让学生谈谈“如果你遇到小女孩,会为她做些什么?对她说些什么?”这样引入为学生理解课文重点句子,体会感情,奠定了良好的基调。(课件演示)(二)整体感知在这一环节中,首先让学生在课件中的FLASH电影中感受文章第二段的内容(即从课文第四自然段到“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一环节也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首先在观看影片的同时认真观察小女孩共几次擦燃火柴,每次都看到些什么?小女孩为什么会看到如此美好的幻景?其次,在观看影片中学生分组交流,探究问题。把学生分成两组,以组为单位交流、检验,并在全班进行交流讨论。这样即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课件演示)最后,讨论归纳,教师整合学生的讨论总结:小女孩在冰冷的角落里五次擦燃火柴,看到了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和慈祥的奶奶,最后小女孩在温暖和明亮的火光中幸福的死去了。(三)理解体会突破重、难点这一环节主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完成的。过程如下:(课件演示)1、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教师提出问题:小女孩在什么情况下擦燃第一根火柴的?擦燃火柴后她看到了什么?这又说明了什么呢?(课件演示)引导得出:天太冷了,“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在火光中小女孩看到了温暖的火炉,因为小女孩太冷了。师板书:(寒冷火炉温暖)2、小女孩第二次擦燃火柴教师提出问题:小女孩这时看到了烤鹅说明了什么呢?(课件演示)学生讨论得:说明小女孩非常的饥饿。师板书:(饥饿、烤鹅食物)3、小女孩第三次擦燃了火柴 (课件演示)小女孩看到了美丽的圣诞树,说明她没有欢乐。师板书:痛苦圣诞树快乐)4、小女孩第四、第五次擦燃火柴教师提出问题:小女孩为什么会看到奶奶,见到了奶奶小女孩的心情怎样?(课件演示)让学生展开想象得出:因为小女孩无人疼爱。见到了奶奶,小女孩高兴极了,想要把奶奶留住。师板书:(孤苦奶奶幸福)讨论:总览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小女孩感情有什么变化,火柴一次一次燃起,又一次一次熄灭,小女孩的现实生活与幻景又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呢?(课件演示)得出擦燃火柴前迫切之情,火柴擦燃时高兴之情,火柴熄灭后失望之情。小女孩的现实生活冰冷、饥饿、没有快乐,无人疼爱,而火光中的幻景中却是温暖、美味、快乐和幸福。教师总结:小女孩生活在冰冷残酷的现实生活里,命运是悲惨的,她的幸福只有在火光的幻景中得到,能在幻景中奶奶的怀抱里死去是小女孩的一种解脱。(四)、拓展延伸小女孩的生活是痛苦的,她能在美好的火光里死去是一种幸福,而这种幸福是苦涩的更是悲惨的,此时学生身入其境,感同身受,唤起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这一个环节让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并与小女孩做一比较。提出问题:我们与小女孩相比谁更幸福?我们又要怎么做呢?学生小组讨论,完成问题。从学生的汇报交流中得出: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幸福的。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努力学习,积极向上,回报社会,回报人民。并尽自己的可能去帮助别人,给他人以快乐。在这一环节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面对课堂产生浓厚兴趣,又唤起他们信心,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五)、总结升华根据板书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认识到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之相比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所以大家要努力学习,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板书设计:    可怜:      卖火柴的小女孩(现实)(渴望)(幻景)寒冷温暖火炉擦燃火柴 饥饿食物烤鹅痛苦快乐圣诞树孤苦幸福奶奶 (冷酷)(美好)作业布置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并以“假如小女孩来到我们的生活中”为题展开合理想象,形成一则口头故事。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写作能力,从而更好的发展语言。九、教学效果预测:1、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短短期计划40分钟的课堂教学内容严谨而丰富。2、通过对教学方法的革新及灵活运用,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知识要点既形象又直观,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提高了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了,希望各位老师、领导多提宝贵意见。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