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设计

ID:1202904

大小:9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2-08-0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摇篮、围裙、蜷腿、裂缝、填满、橱窗”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重难点分析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效果。理解文中最后三个自然段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者学习特征分析小学六年级学生是小学阶段的最高年级。他们的思维特点与其他年级学生有所不同,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为辅。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途径来营造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对文章的的情感体验,不断激发学生去感受学习中的乐趣。课时安排建议建议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使用一、谈话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大年夜吗?一家人温暖舒适地围坐在圆桌旁,品尝着美味佳肴,享受着亲人团聚的欢乐,是多么美好啊!但是,一个大年夜,有个和你们同样年龄的小女孩,却光着头、赤着脚在冰天雪地里叫卖火柴,最后冻死街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出示课题)。2.简介作者  提问:这篇童话的作者是谁?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齐读课题出示图片 过渡:安徒生写这篇童话的目的是什么呢?同学们学完课文后就明白了。安徒生(1805—1875)世界著名童话作家。他出生于丹麦中部的小城市欧登塞。因家境贫寒,幼年未进过正规学校,后来在一些艺术家帮助下,获得助学金,才正式上学。他刻苦学习,终于从文盲变成了作家。学过他的童话《丑小鸭》出示文字图片二、预习检查1.完成检查题:(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喷香(pēn pèn)火柴梗(gěng gēng) 划火柴(huà huá)挣钱(zhèng zhēng)几乎(jǐ jī) 擦着(zháo zhe )(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A腿脚不灵活,走路缓慢,摇摇摆摆的样子。()B精巧细致,质量很好。()2.认读词语: 烤鹅 裂缝 冻僵 舒服 台布 精致 填满 圣诞树 灵魂 强烈喷香( pèn) 火柴梗(gěng ) 划火柴( huá)挣钱(zhèng )几乎( jī)   擦着(zháo )蹒跚精致指名读词语,其他人跟读出示题目 三、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1.请大家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2.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可以怎样划分层次?(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第一段(1~4)叫卖火柴第二段(5~11)擦燃火柴第三段(12~13)冻死街头3.小女孩先后共擦了几次火柴?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学生汇报。这篇课文讲了在大年夜,一个光头赤脚的小女孩在街头卖火柴,她又冷又饿,为了取暖擦燃了一根根火柴,在火光中,她看到种种幻象,最后冻死在街头。小女孩为了暖和自己,五次擦燃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直至跟奶奶一起飞走。四、布置作业小结:一百多年前的丹麦是贫富悬殊,金钱支配一切,社会非常黑暗。故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发生的。作业:1.熟读全文。2完成生字、词语书写。完成作业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使用 一、复习导入1.回忆课文内容: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课文,理解重点词句,从小女孩看到的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及作者想象的合理。还要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渡:小女孩为什么会接连不断的擦燃火柴呢?我们深入学习课文。课文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认真听,记住学习目标。二、深入理解课文(一)指导学生学习小女孩看到的第一种幻象。1.提问: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原因是什么?她看到了什么?你从小女孩看到的东西中体会到什么?结果怎样?请同学们带着这几个问题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2.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原因是什么?“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小女孩需要用那微弱的火光来取暖。哪句话说明小女孩不敢擦火柴?出示:“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这句话说明小女孩是不敢擦火柴的,连一根也不敢。但是“她终于抽出了一根”,从“终于”这个词可以体会到什么?3.(出示幻灯片)她看到了什么?你从小女孩看到的东西中体会到什么?当小女孩看到大火炉时,她什么心情?后来结果呢?4.指导感情朗读。老师要指导学生用低沉的语调来表现小女孩幻象破灭后的失望和痛苦。5.总结学习方法。认真默读、圈划重点语句。进行汇报因为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因为要靠卖火柴来维持生活,而且爸爸知道了会打她。小女孩抽出这根火柴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她实在是冷得支持不住了,鼓足了勇气,擦燃了一根火柴来取暖。小女孩看到大火炉高兴、感到温暖火炉消失失望的语调朗读第5自然段出示图片文字 提问: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是如何学习第5自然段的?(二)学生自学第6到第11自然段。1.同学们就按刚才的学习方法,分小组自学第6到第11自然段。2.出示思考题:小女孩后几次擦火柴的原因是什么?她看到了什么,你从小女孩看到的东西中体会到了什么?结果怎样?3.分小组自学,老师巡视。(三)汇报自学成果。1.讨论第二次擦火柴。(1)提问:小女孩第二次擦火柴的原因是什么?(2)提问:你从小女孩看到的烤鹅中体会到什么?出示:“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小女孩又冷又饿,饥寒交迫,(3)结果怎样?2.讨论第3次擦燃火柴。(1)重点讨论小女孩为什么看到了美丽的圣诞树?是呀,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大年夜是一年中最令孩子兴奋的时刻,可以围着美丽的圣诞树跳啊唱啊,尽情地欢乐。小结:小女孩家里一贫如洗,生活贫苦。正是在这种环境中,小女孩才渴望得到欢乐。3.讨论第四次擦燃火柴。(1)老师导读完第8自然段后,提问:小女孩为什么第四次擦燃了火柴?先带着问题默读思考,然后回答问题谈体会,最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学、讨论汇报是为了看清屋里的东西。她已经一整天没吃东西了,而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这个饥饿难忍的小女孩是多么渴望得到食物呀!又冷又饿地卖火柴的小女孩也需要欢乐。出示思考题出示图片出示图片文字 (2)提问:她为什么看到了慈爱的奶奶?从哪句话看出来的?出示:“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小女孩说。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她: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了。“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小结:在小女孩面临绝境的情况下,很想念奶奶,自然在幻觉中看到了奶奶。(3)有感情地朗读第9、10自然段:把小女孩怕奶奶消失,要留住奶奶的急切心情读出来。4.讨论第五次擦火柴,理解重点句含义。(1)老师接着学生读的第10自然段导读:“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为的是——学生说出原因(要把奶奶留住)。小女孩第五次擦燃了一大把火柴,结果怎样?(2)出示重点句,理解其含义。出示:“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你体会到了什么?出示:“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是什么意思?因为她想起了奶奶说的话。这段话不光起到了过渡的作用,还暗示了小女孩的死,也预示了在下一次小女孩擦燃火柴时,看到的将是奶奶,作者这样写是颇有用心的。小女孩是多么孤苦可怜啊!家里只有奶奶疼爱她。读书学生说出原因(要把奶奶留住)。思考、回答:见到亲爱的奶奶,她急迫地叫起来,她知道奶奶也会在火柴熄灭时很快不见,所以恳求奶奶把她带走,她向奶奶表达自己此时痛苦的心情。小女孩的话中四次出现了感叹号,表达了小女孩的渴盼。联系前文的内容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小女孩离开了人世,在美妙的幻觉中死去了。出示图片文字出示图片文字 三、感情朗读全文四、布置作业(四)体会作者的虚实结合的写法1.提问: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看到的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都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吗?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吗?小结:在现实生活中,小女孩又冷又饿,没有欢乐,没有人疼爱,她是多么渴望得到温暖,得到食物,渴望像别的孩子那样得到欢乐,得到圣诞礼物,她是多么想念疼爱她的奶奶啊!火炉、烤鹅、节日的欢乐、奶奶的疼爱,都是她平时渴望得到而又根本无法得到的东西,只能在她临死之前的幻觉中才出现。这些只是作者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的合理的想象,是符合当时的情况的。我们写作文,也要学习这种方法,在把事实写清楚的基础上,以事实为依据,展开合理的想象,把想到的也写下来,使文章更具体,更感人。就让我们再次捧起书本,带着自己的体会读一读这部分内容吧!1.熟读课文学过的部分。2.完成训练册。小女孩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寒冷,只有饥饿,只有痛苦,死亡才能摆脱这一切。感情朗读完成作业出示图片、音乐第三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使用一、复习引入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板书课题。 二、学习第三段2.听写词语,梳理内容擦燃、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要求全部听完,再动笔写。3、用上这5个词语和课题连起来说一段话。1.自己读第三段,说说这段写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2.讨论汇报(1)出示:小女孩冻死了,为什么描写她“两腮通红”、“带着微笑”?小结:联系上文,就会理解到小女孩是在幻象的幸福与欢乐中死去。幻象与现实,死亡与微笑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突出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引发人们对她的同情。(2)出示:为什么要特别写明她是在“大年夜”冻死的?“大年夜”本应是欢乐和幸福的时刻,可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却在这特殊的时刻冻死了,(3)出示:“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句子里的两个“曾经”和两个“幸福”分别指的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补充:听写学生校对回答小女孩为了暖和自己,五次擦燃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象──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直至跟奶奶一起飞走。学生讨论思考回答:因为小女孩在临死的时候出现了那么多美好的幻象,她是在美好的幻想中死去的,特别是见到了最疼爱她的奶奶,所以她死了嘴上还带着微笑。这样更增强了对比的效果,启发人们深思。思考回答:出示文字出示文字 三、总结延伸这里的“幸福”实际是反语,真正的意思是受罪和死亡。老师继续追问:从文章的结尾中,你能体会出作者饱含着什么样的情感?小结:我们可以感受到小女孩十分可怜和悲惨,作者压抑心头的满腔悲愤,感受到作者对穷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4.指导朗读:小女孩死了,我们也对她寄予了无限的同情。请同学们用同情怜惜的感情来朗读这一段。1.教师:同学们,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生活是这样痛苦,幻想是这样美好,而结局是这样的悲惨。这个故事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有个叫刘倩倩的中国孩子读了这个童话,深受感动,写下了一首小诗《你别问,这是为什么》,让我们来一起读读这首诗。出示: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妈妈给我两块蛋糕,我悄悄地留下了一个。你别问,这是为什么?爸爸给我穿上棉衣,我一定不把它弄破,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哥哥给我一盒歌片,我选出了最美的一页,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晚上,我把他们放在床头边,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我要把蛋糕送给她吃,把棉衣给她挡风寒,在一块唱那最美丽的歌。你们想知道她是谁吗?曾经,指的是在火柴擦燃中产生的幻象。前一个“幸福”,联系前文可知其含义: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的;后一个“幸福”,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文章的结尾饱含了作者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体会出示图片出示文字 2.总结:《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让每一个读者都深受感动。两百年过去了,安徒生作品中这个充满幻想的孤苦伶仃的小女孩一直活在我们的心中。课后,请同学们写几句话,送给那位“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一生写下了一百多篇童话,受到全世界儿童和大人的喜爱。在这节课的最后,老师向大家推荐《安徒生童话全集》。希望同学们像今天一样用心去阅读,你一定会受益匪浅。认真听完成写话出示图片·学习评价·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3、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