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设计

ID:1202954

大小:5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2-08-0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摇篮、围裙、蜷腿、裂缝、填满、橱窗”等词语。2.能通过观看人们对安徒生的评价、浏览安徒生亲身经历片段,体会本篇文章的内容正是作者的写照。3.通过默读,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写作的顺序;4.抓“可怜”与“幸福”一对反义词,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谈话法引导学生讨论,启发学生想象,品细节描写,把握本部分的主要内容。2.通过默读,学会抓重点词快速读文,并能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女孩的悲惨命运。3.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并感知“读——想——读”的学法。4.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介绍安徒生其他童话作品。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效果。教学难点:教学的难点是理解文中最后三个自然段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准备: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集和擦燃火柴的课件;乐曲《天鹅》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板块一:激趣导入新课目标:1.观看人们对安徒生的评价,学生进一步了解安徒生,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一)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课题。这是一篇童话,大家知道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么?你们了解安徒生么?出示安徒生简介。你们知道人们是怎样评价安徒生的吗?(二)出示几段话请学生来读:1.我年届七十,有机会又读了一遍安徒生童话,颇有以前没有过的感受。因此我深深领悟到,安徒生童话真是可以从小读到老的书。(任溶溶)2.在安徒生的童话世界里,虽然他并不经常给你一个甜蜜蜜的大团圆──而是让女孩点完所有的火柴冻死,让锡兵为了得不到的爱情甘心熔化,让小人鱼化成美丽的海水泡沫,让刚刚爱上公主的穷人失手烧掉自己的飞箱──但掩卷之后,我们觉得他的童话世界仍然充满了善良和爱,充满了感动和美。3.丹麦大物理学家奥斯忒看到了安徒生的才能。他对安徒生说,如果他的长篇小说能使他出名,那么,他的童话将使他不朽。4.列夫•托尔斯泰曾意味深长地问高尔基:“你读过安徒生吗?我读过,十年前,我没读懂,十年后,我终于读懂了,他很孤独,非常孤独!”5.我相信,用生命写作的作家无论多稀少,安徒生都是其中一个,他的生活、经历、情感、血液、梦想……一切都在文字中,这使得他的童话拥有丰富深刻的内涵,在儿童和成人的世界里都广受欢迎。仅此一点,就可以把世界上绝大部分童话作家和安徒生区别开来。板块二:从故事走近安徒生目标:1.出示安徒生自己亲身经历片段,体会本篇文章的内容正是作者的写照。2.能正确对写本文的生字、词语,并能将句子读通。3.通过默读,了解文章大意;了解写作的顺序。(一)简介《卖火柴的小女孩》。 1848年,他到国外去旅行。在途中收到了一封朋友的来信,要求他按照信中寄来的三张画片写一篇故事。其中一张画片上,画的是一个穷苦的小女孩,金黄的长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她手里拿着许多火柴,瞪大了一双可怜的眼睛,好像在想些什么。安徒生看着这张画片,双眼渐渐湿润了。他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妈妈小时候要过饭,有一次要饭时,实在走不动了,竟然昏倒在路上。有一次,她没有办法从任何人那里讨到一点东西,当她在一座桥底下坐下的时候,感到饿极了。她把手指伸到水里去,沾了几滴水滴到舌头上,因为她相信,这多少可以止住她的饥饿。他想到了自己,每到傍晚,他坐在墙角里,蜷着腿缩成一团,盼望着讨饭的奶奶快些回来。慈祥的奶奶一回家,便把他搂在怀里,给他带来温暖,为他解除饥饿。他还想起了在当时在丹麦,千千万万穷苦的儿童……想着、想着,他情不自禁地摊开稿纸,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对广大穷苦儿童的同情,以及对统治阶级的憎恨,奋笔疾书,写出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优美动人的童话。(二)自由读课文,特别注意这几个字的读音,看是否能将文章读顺。(学生读生词,看兜及另一字的笔顺)完成预学单题一、1、2、3自由完成——交流反馈(三)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课文写作顺序是怎样的。完成预学单题二、1、2.自由完成——交流反馈(本文写的是在大年夜一个小女孩流浪街头卖火柴,冷得几次擦燃火柴,产生一次次幻象,最后冻死了。全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具体顺序:卖火柴──擦火柴──人死去。)(板书:卖火柴擦火柴人死去)板块三:随文探究目标:1.浏览课文,感知小女孩的可怜处境,关注小女孩的命运。2.抓“可怜”与“幸福”一对反义词深入理解文本。3.学习小女孩可怜的内容(一)快速浏览课文,说说通过初读课文你觉得这个小女孩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完成预学单题二、3、4 自由完成——交流反馈但是读读课文的最后一节,在这段中出现了和可怜这个词完全相反的一个词,是什么?(板:幸福)那么小女孩究竟是可怜还是幸福呢?今天我们主要来探究学习写小女孩可怜的内容。(二)请同学们自读这部分内容,勾画出小女孩可怜的词语。(三)汇报:冷寒冷饥饿恐惧孤独痛苦第二课时板块一:学习“卖火柴”部分目标:1.把握本部分的主要内容2.品细节描写的作用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一)默读思考:读了这一段,你都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二)作者在描述小女孩生活情况的时候,着重抓住一些细节描写。读读这部分内容,想想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三)交流,反馈:预设:1.对小女孩的鞋是细节描写。2.课文中对女孩的头发是细节描写,“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3.“每个窗子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是细节描写。4.“天快黑了,又下着雪”是细节描写。 (四)指导朗读:小女孩是多么可怜,值得同情。在朗读的时候要读出这种感情。(五)总结扩展:这一段突出描写了小女孩生活的悲惨,没吃没穿又冷又饿,得不到同情和帮助,我们读了也禁不住万分同情,那么作者是怎么体现出这种感情,让我们受到强烈的震撼呢?板块二:学习“擦火柴”部分目标:1.通过默读,学会抓重点词快速找出的幻想与生产幻想的原因。2.感知“读——想——读”的学法。3.体会小女孩的悲惨命运。默读思考:课文写了小女孩几次擦火柴,各出现了什么幻景?(一)学习第一次幻景1.请一个学生朗读这一部分。这一小节作者是怎样写的?(现实、渴望、幻景、结果四个部分。)2.再度思考:小姑娘眼前的现实是什么?她渴望得到什么?眼前出现什么幻景?结果怎样?3.学生讨论汇报。4.教师小结:她向往温暖,但是小姑娘却生活在寒冷的现实中。这种强烈的对比中,更加凸现了小女孩的不幸。完成预学单题二(一).自由完成——交流反馈5.指出学法:刚才学习这一段用的是“读──想──读”的方法,先读课文,弄清写了什么?再抓重点词,为什么这样写?说明了什么?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几次擦火柴出现的幻景部分完成预学单题二(二).自由完成——交流反馈 (二)小组讨论学习二、三、四次幻景,完成表格,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第几次擦燃火柴现实幻景说明现实第一次寒冷火炉渴望温暖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第二次饥饿烤鹅渴望食物烤鹅不见了第三次痛苦圣诞树渴望快乐圣诞树不见了第四、五次孤独奶奶渴望爱抚跟奶奶飞走了(三)小结自学情况:因为冷才出现火炉,因为饿才出现烤鹅,因为孤独才出现圣诞树和奶奶,这些幻想都随火柴的熄灭而消失,使本来就痛苦的小女孩更加痛苦,这一段主要写小女孩的四次幻想和产生这些幻想的原因,反映了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显示了生活的痛苦和命运的悲惨。(四)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生活的痛苦和命运的悲惨。板块三:学习“小女孩死去”部分目标:1.通过文中句子的对比,体会小女孩悲惨的命运。2.深入文本,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女孩的幸福。(一)读后思考: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用“两腮通红,嘴角带着微笑”,写小女孩死去的神态?为什么要写明是在大年夜冻死的呢?(写小女孩死去的神态,证明她是在幻想、幸福与欢乐中死去,这就使幻想与现实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比,再加上“大年夜”这本应得到的欢乐和幸福,更增强了这种对比效果,加深了人们对女孩的同情,启发人们深思。)2.分析重点句,理解课文结尾的那几句话。句子①: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体会:这只是小女孩的幻想和愿望。只有真正推翻了人剥削人的社会,小女孩和像她一样的穷人,才有可能过上没有寒冷、饥饿、痛苦的生活。小女孩就是怀着这样的一种美好的幻想,被寒冷、饥饿和痛苦折磨死了。句子②: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体会:这句话中,两个“曾经”表明小女孩是怀着多么美好的愿望死去的。而这样美好的愿望又是谁也不知道的。说明谁也不关心她。这些愿望与谁也不知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小女孩悲惨的命运。(二)指导朗读:小女孩冻死了,我们对她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和怜惜。读这一部分,应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入自己的感情,深情地读出来。1.深入品读,感受女孩的悲惨命运2.自由轻声读小女孩擦燃火柴的部分,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画下来,并写一写自己的感觉。3.以汇报的方式,感受女孩的命运的悲惨。(如,在擦燃火柴美好的幻象中,感受到女孩现实生活的残酷:小女孩特别寒冷,渴望温暖,就幻想到了大火炉;特别饥饿,渴望食物,就幻想到了烤鹅;现实中孤独,渴望亲人的疼爱,就幻想到去世的奶奶。)现实与幻想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幻想的越美好,越是衬托出了现实的悲凉,让人越发感觉到女孩命运的悲惨。选择让你感动的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小组同学听。(三)围绕中心,提出疑问。1.在别人幸福地欢度新年的时候,女孩却悄无声息地冻死在街头。让我们读读课文的最后两部分,提出问题。出示: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预设:(生:多么美丽的东西指什么东西?为什么会看到?怎样看到的?)(两个“幸福”是什么含义,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 2.感情朗读,体会“幸福”她曾经看到过哪些美丽的东西,使她感到幸福,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的第二部分,画出来。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大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观看表现美丽幻想的动画片,找生朗读,感受女孩虚幻的幸福。选择你认为女孩看到会感觉最幸福的部分,练习朗读,把它的美丽与美好读出来。(四)感情朗读,体会现实。火柴再温暖,再明亮,带来的幻觉再幸福,总是要消失的。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出示句子: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交流:现实的残酷,女孩命运的悲惨。比较句子:(1)啊,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2)她又擦了一根。(3)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4)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体会:女孩由开始的不敢到敢,从抽出一根到后来的抽出一把,表现出了她对美好生活的迫切渴望。而这种美好,只有在虚假的幻想才能得到满足。所以,“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在死亡中,在另一个世界中,女孩终于摆脱了现实的残酷。配乐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段。 板块四:围绕中心,学习表达目标: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一)回忆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二)前后桌讨论,总结写法:1.想象丰富深化中心。2.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三)学习表述:这篇文章是童话,也是很典型的一篇文章,读了之后不觉热泪盈眶,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感动呢?也就是作者如何表述的,我们讨论学习一下。1.这四次幻想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作者以小女孩心理特点和具体环境为依据,符合小女孩的迫切要求,这样是合理的,脱离了实际,凭空捏造的想象只给人虚假的感觉,这是我们所要学习的一个方面。2.详细的刻画,环境的衬托则是我们所要学习表述的另一个方面,文章细致的描写(例如:小女孩的头发、小女孩的鞋),深刻地写出了女孩的可怜,环境的衬托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例如:每个窗子都透出灯光来……)也反映出女孩的可怜凄凉。3.对比的写法,使女孩美好的幻想与残酷的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对照,让我们对女孩悲惨的命运有了深切的同情。)板块五:拓展延伸目标:1.抒发自己对小女孩的情感2.安徒生童话课外作品推荐(一)读完这个感人的童话,我们一定有许多话想对那个可怜的小女孩说。请同学们先来读一首9岁儿童刘倩倩的诗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再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二)课外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的丹麦童话作家,一生为孩子们撰写了168篇童话,他的作品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100多年过去了,仍在世界各国流行。《坚定的锡兵》《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装》《人鱼公主》等,你读过了吗? 安徒生的童话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被翻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广泛流传。他也被人们誉为“世界童话大王”。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