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备课研讨会备课主题是:如何在童话教学中落实读写结合,培养学生语感,同时寻找工具和人文的最佳结合点,实现言意兼得。备课内容:人教版第十二册安徒生的经典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备课形式:由六年级老师作为主备即中心发言人,在过程中对主备课人的分析提出补充、修正和不同看法。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最终经过二次备课,形成最终的教学设计,并进行试教。一、备课流程。(一)何锦莲老师进行教材解析和教学设计简介。1、学情分析:《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世界著名童话家安徒生的一篇杰作。记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悲惨故事。全文以火柴为线索,先写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再写小女孩蜷缩在墙角里擦火柴取暖,最后写小女孩捏着烧过了的火柴梗冻死了。文章的开头,为了写小女孩的贫穷,内容比较散,老师要抓住要领,把内容串联起来,使同学有个整体认识。文章的结尾这样的写法对学生来讲也有难点,要让学生懂得这样写法的作用,这里老师也要点拨。2、本组课文围绕“我爱阅读”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得到异域文化精华的滋养。《卖火柴的小女孩》是本组第一篇课文,而安徒生是孩子们并不陌生的人,课外,他们已经读过不少安徒生的作品,学习这组课文将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不同国家多样的文化,并关注主人公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命运。使学生走近安徒生,激发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3、重点难点分析:重点是让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切实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及效果。教学难点是理解文中最后三个自然段中的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课文第二大段是重点亦是难点。这部分是为表达中心服务的。四幅幻景都是重点。但这种写法学生不好理解,对学生来说又是难点。教师应当予以指点,必要时可稍作讲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三、理解课文,交流感受,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第二课时一、抓住关键词句,品读幻想部分,引导学生领会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二、“冻死街头”部分抓住课文后面练习中的两个重点句子体会。(二)各老师发表看法。韦玉:刚才何老师对这篇课文分析得很透彻,我补充说明一下。这篇童话的结构:一共13个自然段,分三个部分,写了小女孩在大年夜上街卖火柴而冻死的过程,即“卖火柴-----擦火柴-----冻死街头”第一部分(1-4自然段)写大年夜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这一部分描绘了一个美丽可爱又可怜的小女孩形象,写其可怜从三方面入手:一、打扮上冷天仍光头赤脚,二是活动上看大年夜,她仍沿街叫卖,三是从家庭上看,卖不出钱,不敢回家,缺少家庭温暖。这部分内容也要花一定的时间理解,不能忽略。教师A:我同意韦老师的看法。这部分在第一课时应该是重点。描写小女孩的可怜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的同情,也是对黑暗社会的揭露,同时是为下文的幻想作铺垫,品读这部分应该抓住环境描写、外貌描写来体会。教师B:第二部分(5-11)写小女孩擦火柴取暖所看到的种种幻想,这部分是重点,五次擦火柴,看到五种幻想:一次是想暖和小手,看到了大火炉;二次是看到了冒着香气的烤鹅;三次是看到了魅力的圣诞树;四次是看到了慈爱的奶奶;五次想留住奶奶,最后和奶奶飞到了一个没有寒冷、饥饿,痛苦的地方去了。教师C:幻想这部分内容的写作方法是本课最值得借鉴的写作文法,应该好好引导学生领会。这部分瑰丽奇异的幻想和残酷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虚和实交替,要体会起来是比较难的。震撼人心的结局第三部分(12-13)小女孩被冻死了教师D
:擦燃火柴这部分我把分解开来,先抛出个问题,如果是你写你先写什么,接着你又会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让学生参与到创作中去,与作者产生共鸣,体验创作的成功。教师E:幻想部分,要品出描写的生动性,体会美的东西被毁灭的悲剧。总结:刚才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对何老师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发挥了集体的智慧,气氛热烈,富有时效性。何老师的教学设计有亮点,有独到之处,但课无完课,人无完人,没有十全十美的教学设计,何老师可以根据大家的建议,适当调整,进行二次备课,设计出更加行之有效,更符合学生的二次教学设计,然后进行试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