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遂宁市河东实验小学校陆小平2012年12月9日 备注:我与四川师范大学一研究生讨论语文教学应该关注什么时候说,语文阅读教学要“激活学生的思维,触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有真实的表达”,要现激活学生的思维,必须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矛盾”,形成认知的“冲突”;要触动学生的情感,必须进入课文的情景之中,体验作者的情感。她想了解具体怎么做,我决定上一节随堂课课来体现。于是有了这篇实录。《卖火柴的小女孩》体现了安徒生童话的“与众不同”。安徒生的童话的“真实”与其他童话的“美丽”不同,具有震撼人心力量,弥漫着一种令人心酸的“情绪”,——这源于他的童话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他把现实“悲惨”的真实与幻想美好的虚构交织在一起,对比鲜明的画面让人挥之不去。同时,安徒生在娓娓叙述故事之间,夹叙夹议,用一两句点睛之笔把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直接告诉读者,倾述着他的情感——这是激活学生思维触动学生情感的关键点。 板块一:激情谈话引入,整体感知全文设计意图:课前师生谈话,巧妙引入“童话”话题,让孩子们了解童话的基本特征,弄明白《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耐人寻味、与众不同的童话故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卖火柴的小女孩》。不知道你们在等我的时候想过这个小女孩没有?生:想过。师:你们都想了些什么?生1:这个小女孩真可怜,她们家好穷呀,竟然冻死在了等街头。师:你想到的是她的命运,还有没有想到其它的呢?生2:她去找她的奶奶去了,在天堂好会幸福地生活在那里。师:你真善良,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这个小女孩能够幸福。师:我发现这两个同学的发言挺有意思的,一个说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小女孩,一个却说的是童话中、想象中的小女孩。老师已经记住两个词了:一个是“现实”,一个“想象”。还有没有同学想到小女孩的其他方面?师:在学习一篇文章之前,对它产生合理的想象都是不错的学习习惯。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学习这篇课文,这是安徒生写的一篇——生:童话/童话故事。师:能不能说这是安徒生写的一个故事。生:不能。师:童话是最重要,那你们知道什么是童话吗,在你们心中童话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子的?
生:童话是假的,是想象的。师:这是童话的一个特征,那假的都是童话吗?生:不是!生:我觉得童话一般都是美好的,虚构的。师:这也是童话的一个特点,不错,继续。生:凭自己想象,创编出来的。生:童话都是想象的,会告诉读者一些哲理。师:我估计你一定读了很多有哲理的童话,不错。生:我觉得作者是以童话的形式写自己对生活中的憧憬。师:什么叫憧憬呢?生:向往。师:把话说完整更好,憧憬就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生齐说:向往。师:这也是童话一个鲜明的特征,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还有没有?生:我觉得还有些童话是对反映当时人民生活状况的。师:童话虽然是假的,但是它反映了现实生活,这个同学真的很现实,我发现同学们对童话的理解比“百度”里面说得更全面。你还想讲——生:童话与现实有着很大差别。师:有差别,童话不等于现实,对吧?。生:我觉得童话还能表现作者的喜、怒、哀、乐,抒发自己的感情。师:刚才和同学们就关于童话的话题聊了这么多,《卖火柴的小女孩》恰好的就是一篇童话。师:你们都读过课文,读了几遍呢?生:五、六遍师:这恰好是陆老师比较欣赏的一种读书方法叫反复读、不断问,记住没有。师:任何一篇文章你做到了反复读、不断问,你会有更多的收获。我想问一问大家,这是一篇怎样的童话?(教师板书:这是一篇 的童话?)大家先想一想,你想用哪个词来填这个空,待会交流时还要说明你的理由。师:(师板书,生安静的思考)安静思考便于得出个人独特的见解,如果你有答案了就可以举手。师:(刚才两个孩子举手)你们俩刚才发过言了,把更多机会留给别人好吗?来,旁边的男同学你来说。生:这是一篇令人心酸不已的童话。师示意学生继续讲下去。生:因为这个小女孩是在幻想温暖的世界里慢慢地死去。师:这个同学虽然说得很简短,但他先说自己的观点,再说自己的理由,表现不错。这是一个心酸不已的童话,这是你的意见,谁再说说自己的想法。生:这是一篇凄惨的童话,因为那个小女孩在死之前都没有吃到一餐饱饭,很凄惨。中国有句俗话说:怎么也不做饿死鬼!但她还是做了一个饿死鬼。(生笑后,气氛突然严肃郑重。)生:我认为这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因为那个小女孩这么悲惨的身世,让我们想到我们自己,我们现在吃得饱、穿得暖,为什么不好读书,为家庭增光了。
师:他读故事时还联系自己生活经验来说感受,说得好不好?生齐:好。师:确实好,你让陆老师也想到了一种学习方法,那就是读别人的,想自己的。这个同学就是在读别人的故事,想到了自己的生活,这就是一种很好的读书习惯。生:我觉得这是一篇很美好的童话。师:我发现他读书有自己的主见,请接着讲。生:虽然在这个童话故事里小女孩前面的遭遇很悲惨,但最后还是奶奶一起升上了天堂,这个结局是好,所以我认为这是一篇很美好的童话。师:你们同意吗?学生有人说“同意”,有人说“不同意”。师:那让天下所有的小女孩都像这个小女孩这样去过幸福的生活,你们同意吗?学生有人说“同意”,有人说“不同意”。生:我认为这是一篇耐人寻味的童话,这篇童话可以引发我的深思,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和现实生活的残酷以及小女孩悲惨的命运。(掌声)师:(小结)其实,同一篇文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大家的讨论交流,我们更多的了解了小女孩的悲惨遭遇,感受了她生活的现实社会的残酷无情。老师特别赞同最后一个孩子的观点,它确实是一篇耐人寻味的童话故事。 板块二:抓想象与现实,促“情感触动”设计意图:现实悲惨但无比真实,想象美好但竟是虚构,体验鲜明对比带给我们的“情感触动”。 师:让我们打开书,走进课文。安徒生在这篇童话故事里蕴藏着他的一些观点,刚才同学们说到了一些关键词,这里陆老师给大家梳理一下,第一个关键词就是那个男同学说的“现实”(师板书),第二个关键词就是那个女同学说的“想象”(师板书),这篇童话就是现实与想象相互交织着的一篇童话,请同学们静下心来读一下:哪些地方描写的是现实?哪些地方描写的是想象?师:我们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师在现实与想象之间画了一个双向箭头)看一看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关系,现在就开始把这篇课文小声地读一读,边读边想,并在恰当的地方做上批注。生读课文,师巡视。师:很多同学都读完,为了让待会儿的交流更有意义,你可以拿一支笔,拿一个本子,然后画一个框架图,描述出你的想法。生一边听一边准备东西。师:有时候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梳理我们的思路,让我们的观点更加清晰。生画图表梳理,师巡视。师:我发现这个女同学很聪明,她用自己的语言简短概括出了自己的感受。师:这个同学选了“天很冷,还下着雪……”这个自然段,他就写了一个字“冷”,看来在文中找关键词这种方法不错。
师:这个同学还在找到的句子后面加了一个“凄凉”,要表达的意思就更明确了。(师继续巡视、并小声地与个别学生交流。)师:完成了的同学已经不少了。我们可以边交流,边思考。有的同学已经在书上已经标好,还没来得及把内容填写到这个表格里,表格它只是一个工具,帮助我们思考,没有关系,没有做完,我们也可以听一听别人的表述,有的时候倾听更能激发我们的灵感。师:我发现大家神情严肃,这是怎么回事?我想采访一下。生:因为读到小女孩非常惨的时候,怎么能会笑。师:这位同学读到了描写小女孩的现实生活的句子,再请一个同学读,你觉得哪一段最触动你,你就读哪一段,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师:谁能给我推荐了一名班里朗读水平最高的同学来读一读?学生推荐。师:我们很期待你的精彩朗读。你想读几句就读几句。生读“……”。(生读内容略)师:你为什么选这一段?生:从这句话我可以感受到在火柴灭了之后,她看见的火炉没有,小女孩面临着怎样的寒冷和凄凉。师:你说的和你读的一样精彩。是呀!小女孩的幻想已经破灭了,她又回到了——现实,从幻想的美好回到残酷的现实,这更让人触动。师:还有谁愿意来读一下描写小女孩的,请你推荐一个和你朗读水平差不多的同学来读。生读“……”(生读内容略)生:因为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天又非常冷,她回去她爸爸会打她。她真可怜。师:你们想不想去了解一下她爸爸为什么要打她?生:不想。师:干嘛不想呢?生:想!师:干嘛又想呢?生:我想知道小女孩已经很悲惨了,她爸爸却还要打她,那她爸爸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师:安徒生想不想告诉你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下来之后请你再去思考一下。师:还有她家里又是怎样的一个情况,那个同学没有读完,她回到家里就可以很温暖吗?生:不是。师:为什么不是?说话要有根有据。生:因为她们家房顶有最大裂缝……师:我猜想小女孩的爸爸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让他的女儿去卖火柴的。师:此时,如果用一个词来描述小女孩的现实生活,你头脑里会冒出哪个词语?生:凄惨/残酷/可悲/悲惨/惨不忍睹师:这些词语都不错,我们选一个词(师板书)悲惨。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在这么悲惨的生活当中,安徒生却不是这样描绘的,他觉得小女孩在这样悲惨的生活当中,她曾经幸福过,于是小女孩出现了很多的幻想,小女孩会幻想哪些呢?我们就抓关键词来说,请一个同学来说说。生:这个小女孩第一次幻想一个大火炉,这是她在寒冷中幻想的;第二次幻想的是烤鹅,这时她非常饥饿;第三次她幻想的是一棵很大圣诞树,现在她很痛苦;最后她幻想的奶奶,她很想念她的奶奶。师:说得真好,她为什么要这样幻想呢,他不仅说出小女孩的幻想,还说了幻想的原因。因为她寒冷,所以她幻想——生:火炉师:因为饥饿,她幻想——生:烤鹅师:因为她很痛苦,所以她幻想——生:圣诞树师:因为她渴望幸福,所以她幻想——生:奶奶。师:这些都是她所需要的,再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那温暖的火炉、热气腾腾的烤鹅、色彩斑斓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你会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小女孩的幻想?一男生:憧憬师:很憧憬的幻想,这个好像不合适。我们站着听听其他同学的看法,倾听也是一种学习形式。生:幸福。师对着那个站着的:有灵感没有?生点头。师:那你再想一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小女孩的幻想。生:美好。师:真聪明!还有没有?生:五彩缤纷。生:甜美。师:我发现这些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生:美好。师板书。师:我们需要什么,它就出现什么,这就是美好的。师:再在看黑板(师指黑板),现实是很悲惨的,想象是很美好的,安徒生为什么要这样写,想象小女孩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如此美好的幻想呢?他为什么要用如此多的笔墨去写小女孩生活现实的残酷,又用如此多的笔墨写小女孩美好的幻想,安徒生他想干嘛?生:用残酷的现实和美好的想象来作对比……师:作对比是为了突出想象的美好吗?生:写现实残酷是为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师:安徒生有悲天悯人的情怀。生:因为这样写了才能突出现实的残酷和命运的悲惨。师:对!写美好的幻想就是为了突出小女孩现实的悲惨。
生:我觉得表现出了安徒生他自己的悲愤,对着当时的冷酷的社会有着强烈的不满。师:这位同学感受到了安徒生的悲愤,你看小女孩只有在梦中、在想象当中才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我看咱们班的同学很会读书,很会思考,很会提炼自己的观点。 板块三:体验作者情感,关注文章表达设计意图:每篇文章都饱含着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走近作者的生活背景,才会走进作者的心间,明白作者表达的情感,才能做作者和文本的知音。同学们正是学知识,学表达的关键期,所以关注课文“夹叙夹议”的表达,体验“幸福”背后安徒生的情感就非常必要。 师:安徒生在课文里也发表了一番感慨,请大家翻到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当这个小女孩冻死之后,人们都说了一句话:“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生齐读)师:注意,读的时候先把自己当作作家安徒生本人,才能读出对这件事情的感叹。(生小声练读。)师:读书的时候,大家要坐直,让自己的呼吸顺畅,这样发出的声音才更利于情感的表达。生大声有感情地齐读。师:接下来,自己再读一读,思考一下:安徒生认为小女孩曾经是幸福的,将来也会是幸福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讲?你可以联系前面的文字来想一想。师:你如果是作家安徒生,想想你这样写的原因?生:因为这个小女孩去了天堂,所以她不再忍受世间的各种痛苦,在天堂还有她亲爱的奶奶陪伴着她一起生活。师:难怪安徒生说她是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但好像还没有讲完,还有一句是——她曾经多么幸福。生:曾经是多么幸福是她想象到那些东西时,她是很幸福的。生:曾经她的奶奶还没有去世,她和她的奶奶生活在一起,她就很幸福。师:这位同学说如果她的奶奶还活着,小女孩就会很幸福,就不会出来卖火柴了,你们同意吗?学生有人说“同意”,有人说“不同意”。师:又同意,又不同意,到底同不同意?(众笑)那你再去思考一下,为什么有这么多同学不同意,但他们不同意并不代表你是错的,有可能她奶奶还在,她就不会那么痛苦。有时候痛苦稍微减轻一点,相比之下也算是幸福。生:小女孩……(同学说得很小声)师:别紧张,你的意思可能大家还没听明白,如果说清楚了,说不定大家都赞成呢。不着急,慢慢说,这样更利于表达你自己的意思。生:小女孩在死之前幻想过那些美好的东西,所以说她曾经是多么的幸福,她死后或许会减轻很多痛苦。师:她死了之后还会有哪么多痛苦吗,还会忍受寒冷、饥饿、痛苦吗?生齐:不会。
师:所以安徒生说她是——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师:任何一个人的评论都会带着自己的观点,都会带着自己的感情色彩,你认为安徒生的这句话我们是不是应该开心地来读呢,因为小女孩从此以后就摆脱了痛苦的、悲惨的现实生活,这不是很让人开心吗?学生有人说“是”,有人说“不是”。师:我们来看看黑板,(师指板书)现实的悲惨它是真真实实存在的吗?生:是。师:(师板书:真实)没有想到悲惨是存在的,而想象中的美好是——生:虚幻的,虚假的、虚构的(师板书:虚幻)师:那你们觉得小女孩是幸福的吗,生:不幸福。师:现实悲惨却是真真实实地存在,想象的美好却是假的,安徒生说这个小女孩曾经多么幸福,将来也会幸福的,因为她死了,她就不再忍受饥饿、贫穷、寒冷、痛苦。安徒生写这段话开心吗?生:不开心!师:那他为什么要说小女孩是幸福的,他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用一些关键词来形容一下安徒生此时的心情,你会用一个什么词生:悲愤交加!师:悲的是什么?生:悲是小女孩那种可怜的命运,师:他为什么又愤?生:愤的是小女孩只能在想象中才可能看到美好的东西,对她来说想象才是美好的,可能她死了之后,在天堂才会幸福。师:有没有真实存在的一个人希望自己在天堂中才能幸福呢?生:没有!师:所有人都希望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能获得幸福,就像我们学校提出的“共享幸福的教育生活”,我们能不能在你毕业之后才来说这个事情?生:不能!师:我们再来读读这段文字吧! 板块四:回顾学习过程,梳理思考历程。设计意图:恰当、美观的板书就是一篇文章的“点睛之笔”,不仅浓缩了文章的精华所在,也展现了设计者的理念和智慧。 师:关于这个话题我们就讨论到这里,请大家看板书,这究竟是一篇怎样的童话呢,刚才我们在开课的时候,就讲到这个问题,现在我们学了课文后,再来看一看这究竟是怎样的童话?师:印证一下,你刚才说的是一个怎样的童话,(指向这个问题的回答者)生:凄惨,师:现在你有变化吗生:除了凄惨,还有一丝丝的幸福。师:这个幸福是源自哪里?生:这个幸福是源自于小女孩的想象。
师:这个幸福是小女孩想象出来的吗,是安徒生在想象小女孩可能会这样幻想来的,表达了安徒生怎样的愿望,他希望小女孩就这样很凄凉的就冻死了吗?生齐:不是。师:这恰好是安徒生童话带给人的一种憧憬,他给我们呈现的都是一种很悲惨的现实生活,但是又给我们描绘了如此美好的幻想,所以有人说安徒生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一段安徒生的简介,(师读屏幕上的文字,并阐述。)师:安徒生在《卖火柴的小女孩》里也表达了他的一种情感,这个男生说的悲愤交加,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把课文浏览一遍,你去发现一下安徒生的童话有什么特点?边读课文边回忆我们这节课交流的情况,想一想安徒生的童话为什么对我们会有这么大的冲击?(生浏览课文,师巡视)师:有一种学习方法叫俯瞰课文,什么叫俯瞰,就是我们要站得更高,整篇文章你不能一句一句地读,要看整个这篇文章它是怎样写的,这就叫俯瞰课文。(手势)他是怎样写的,他有什么样的特点?我们说读书有两种境界,一种是读进去,另一种要求更高,读进去还要走出来。师:首先你要从内容上看,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它有什么样的特点?生:把凄惨和美好结合着写师:谁再说具体一点师:悲惨一般写的是什么。生:现实。师:而美好写的是——生:想象。师:安徒生的童话他都有一个特点。生:他都会把想象和现实作对比师:他会把想象和现实交织起来写,印证了一句话“任何一个童话它都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这就是安徒生的童话魅力所在。而这个同学说得更深了,他往往又把现实的一个特点和想象一个特点又进行一个对比,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也是安徒生童话特别的地方,他是其他的童话不一样,其他的童话几乎都是很美好的“他俩手牵手着向森林深处走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结尾都差不多的。那安徒生童话还有什么特点,聪明的你发现了吗?生:安徒生的童话基本上都饱含有人物的渴望。师: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这种渴望除了文中的人物之外,有没有安徒生自己的影子在里面。生:有。师:是啊!安徒生的童话还把他的情感融入进去了。融入他的情感,这有一个写法——夹叙夹议,这是什么意思呢,猜猜看。生:夹着一些叙述,又夹着一些讨论师:就是这个意思,他在娓娓地给你讲这个故事的同时他又会发表自己的观点,比如说“人们都说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但安徒生马上就说“其实谁也不知道这个小女孩曾经多么幸福的”,前面还有一处,你们能找到吗?也是一句看似漫不经心话,但它也往往能触动我们,他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表达了自己的情感。生读。
师:他在叙述这个小女孩美丽的时候,他突然说了一句话“不过她没有注意这些”,安徒生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是这篇课文当中一些小的密码,课文前面还有、后面也有,需要你们慢慢去找,你就会发现安徒生巧妙的把他的一些观点融入进去了,你们以后写文章也可以这样写,在叙述的时候拿一句话表达一下自己对这个事情的看法。(有生举手)师:你想打断我,好,请说。生读找到的句子。生:这一句反映出她们家很穷,小女孩连一双自己的鞋都没有。师:说得不错。现在我们再看黑板,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对文章的内容我们有了很大了解了,对安徒生童话的特点也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我们把它再梳理一下。我们以前了解的童话和今天学的童话有差别,要去了解这个差别在哪里,第二个我们还要去了解这篇文章在写时一个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把现实和想象交织在一起,用想象去反映——现实,另个一个我们还要特别注意,整个这篇文章我们去读了之后,它会影响我们的心情,这个叫什么呢——情绪,你读着课文的时候有这样的感觉?当读着第一遍的时候好像没怎么样,读第二遍的时候就感觉到好像有一种东西在感染着你,当你读第三遍的时候你就会感觉你的心好像被什么揪着似的,当这节课上完的时候,你再来反看小女孩的幻想的时候会突然有一种心酸的感觉。师:安徒生写的文章里都有一种情绪的弥漫,这种情绪是源于什么呢?为什么字里行间会流露出一种情绪,这是安徒生的一种情感。我希望我们的孩子们在在写文章的时候也要像安徒生这样学习,不管是环境描写、不管是议论都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让字里行间弥漫着这种情绪。师:包括我们今天的课堂上,我感觉也弥漫着这种情绪,感觉和陆老师平时上课不一样,我们应该笑一下,但为什么笑不起来呢?你笑得起来吗?生:笑不起来师:就是被这种情绪弥漫着。师: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行吗?生:不行,因为我们还没有了解到安徒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师:我们刚才说了还要干一件事,为什么他会有这种情感,他为什么会写这样的童话?师:任何一篇文章背后都有作者的影子,在写别人的同时他往往呈现的是自己思考。我曾经说过一句话“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写的别人的命运,但是透过这个文学作品你看到的是作者的命运,想到的是自己的命运。”(师利用网络查资料,一边查,一边讲要领)师:同学们也可以利用电脑来查自己需要的资料。师:这里就有一段安徒生的生平,但文字太长,我们选一段来看,他是鞋匠的儿子,首先他体弱多病,他想当一个演唱家,结果嗓子坏了,而且失业……师:读到饿死的时候,你会想到谁?生:卖火柴的小女孩。师:后面这个安徒生还做个很多工作,经历了很多。师:我们对他的生平作了一个简单的了解,你是否对我们今天学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有了另外的一些想法,安徒生为什么要表达这样的一个情感。课后,我建议同学们再去多读读安徒生的童话,只读一篇他的文章是很难感受到的,安徒生的童话还有哪些——
生:《丑小鸭》、《海的女儿》……师:你们发现没有《丑小鸭》和安徒生有没有关系?生:丑小鸭的变化也可以看到安徒生的生活经历。生:安徒生的命运就像丑小鸭的一样,先受人冷落,最后也像丑小鸭一样成功了师:这个地方呀,我发现了一个读书的另外一个小窍门,就是我们要去读懂一篇文章,单独去读行不行呀?生:不行。师:还得去了解写文章的这个人,他是在一个什么情况下写的,这样你会对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师: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希望同学们下来再去把课文读一下,读后把课后的习题完成了。 附板书: 卖火柴的小女孩 这是 的童话? 现实 想象 悲惨 美好 真实 虚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