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三单元:8《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三单元:8《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案

ID:1203196

大小:39.0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2-08-0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六年级下册集体备课《卖火柴的小女孩》备课内容: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本单元主题是“外国名篇名著”,认真选择国外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本单元的设计,与以往所有单元都不同,不仅强化了“阅读整本书”的观念,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小学向初中教材的过渡。这组教材,先安排了两个外国短篇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编排方式与其他精读课文相同。然后安排了两部外国长篇作品《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里采取了一种全新的设计,即“梗概+精彩片段”的编排方式,先让学生了解整本书的内容,然后是精彩段落的品读与赏析,激发了学生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同时教给了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如学会浏览等。这与人教版初中教材“名著导读”的安排是比较切近的。其中《语文园地四》“日积月累”外国作家的名言警句,也紧扣单元主题,收集了关于意志品质及做事方面的内容;口语交际《学会生存》提出遇到灾难或危险该怎样去应对的话题;习作中让学生写自己亲身经历或从报纸杂志等媒体了解的关于“自我保护”的事,可见,整个单元都是紧扣单元主题的。这样的安排,为我们整体了解多元文化,进行更多更广阅读外国名著提供了视野,还可以使学生积累一定的阅读方法和自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欣赏优秀作品的意识和能力。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是这篇童话的特点,也是这个凄美的故事最打动人心的地方。作者开头描写了小女孩的处境:大年夜的街头又冷又黑,天下着雪,小女孩还在街头卖火柴。接着,写了小女孩为了暖和自己,五次擦燃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象──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直至跟奶奶一起飞走。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在街头。《凡卡》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较长,共有21个自然段,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旧俄时代穷苦孩子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腐朽黑暗。《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漂流记》叙述17世纪有个叫鲁滨孙的英国人,在航海中遇险,孤身一人流落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为了战胜死亡,他依靠破船上剩下的一点生产和生活资料,同大自然展开了顽强的斗争。每做一件事,都要遇到很大的困难,但他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凭着艰苦的劳动,成功地在荒岛上建起了房舍,开垦了农田,营造了羊圈,使荒岛面貌有了改变,他的生活也有了改变。经过二十八年的孤苦生活,他终于脱险,返回故乡。《汤姆·索亚历险记》本课由《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名著的梗概和“找到汤姆和贝琪”这个精彩片段组成。梗概围绕“历险”,写了汤姆的五次历险:一是和哈克半夜到墓地检验胆量;二是和哈克、乔奇到杰克逊岛当“海盗” ;三是和哈克到鬼屋寻宝;四是和贝琪在魔克托尔山洞迷路──真正的历险;五是和哈克再次到洞中寻宝,结果找到了强盗藏匿的金币。单元教学目标:1、掌握本组课文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理清文章脉络,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关注人物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借助资料了解作者及作品,并了解更多的外国作家和作品。教学难点:把握人物特点,理解人物内心。《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并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关注课文中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虚实结合写法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口语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中一些翻译深刻的句子,如何让学生体会当年小女孩的生活情境,感受到小女孩的悲惨与心酸。教具:多媒体课件、音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世界文学宝库里,有许多中国的经典作品,还有许多外国名篇名著。这一单元,我们将走进这些名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66页第四单元导读,读一读有什么要求。谁愿意读第一自然段?接着读第二自然段?在第二自然段中,告诉我们要用什么方法学习本组课文?(生答),出示本单元导读课件,齐读。2、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用这种方法,一起来学习一篇外国文学名著,出示题目课件,齐读课题——《卖火柴的小女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二、初步感知,了解学情。同学们已经充分预习了课文,回忆一下,在预习中你都知道了什么?1、简单交流对作者的了解,作品,哪国人等。2、主要内容。    请再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3、这篇课文写小女孩擦了几次火柴?每次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看到这些呢?三、再读理解1、预习课文时,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可怜)文中哪一个句子最能体现小女孩的命运,谁能来读一下?(可怜的小孩!)2、小女孩的命运是悲惨的、可怜的,你从文中那些词句中体会到小女孩是可怜的?请默读课文的1至4自然段,读一读,画一画,并说说理由,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四、汇报交流(一)1——4自然段重点句1、课件出示文中第一句: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读了这句话,你想说点什么?1)师:对一般人来说,大年夜意味着快乐幸福、团圆美满。快乐的气氛更突出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2)谁再来读这句话?老师也来读一读。指读,齐读。2、男孩欺负女孩句:师:男孩欺负她,拿他开心,小女孩真是太可怜了!3、第2自然段“这一整天,谁也没有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她一个钱。”从三个“一”你体会到什么?你想对过路人、小女孩说点什么呢?师:她生活在一个人情冷漠的社会里,那里的人没有一点同情心。 4、交流第4段后,师:大年夜,小女孩有家不能回,爸爸不疼爱他,唯一疼爱她的奶奶又死了,她多么需要有人的疼爱啊!5、小女孩在大年夜里走在大街上卖火柴,课文中多处写了这个字,课件出示“冷”,请你从课文中找一找含有“冷”的词语或句子。课件:天冷极了  又冷又黑的晚上  她又饿又冷   她觉得更冷了 家里和街上一样冷 一堵又厚又冷的墙师:天气寒冷,雪地冰冷,寒风尖冷,但更冷的是这冷漠的世界,是这冷酷的人心。6、她真是个——师手势大黑板“可怜的小女孩!”,生齐说这句话。让我们用同情的语气来读这句话,再分别用悲伤的语气,无奈的语气读这句话。7,指导跳读:让我们再把这些有关冷的句子和文中1至4自然段中的部分句子连起来,进行跳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小女孩的命运以及作者的感情。配乐评价:同学们读得情深意切,老师被你们感动了。(二)第一次擦燃火柴1,师:在大年夜,她的小手几乎冻僵了,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1)出示课件句子: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这里的“敢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指读,齐读。 (2)她终于鼓起勇气擦燃了第一根火柴。出示课件:她终于抽出了一根。“终于”是什么意思?你能联系前后文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3)一起完整朗读这句话。2、师:她终于擦燃了第一根火柴,请轻声读第5自然段,说说她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看到。并把小女孩看到了什么用方框圈起来。3、小女孩看到了什么?谁来读?出示带有火炉与文字的课件。4、为什么会看到呢?5、这是真的看到了吗?是幻想,与小女孩的实际的可怜的处境形成了对比。这也是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板书:虚、实6、她看到火炉里的火焰燃烧起来心情是怎样的呢?那么就请你用激动的、高兴的心情来读读红色部分的句子,谁来读第一句?谁能读第2句呢?老师范读,指名,齐读,一起再完整读这段。(三)学习6至10自然段1、师:第一次擦火柴,小女孩拥有了温暖、舒服。她接着擦着了第二根、第三根……她还看到了什么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幻觉?你从中又体会到什么?请同学们默读6——10自然段,把她看到的景象用方框圈起来。2、谁先来读读说说?学生分别读这几个自然段看到的,读后回答为什么会看到?3、第四次擦然火柴看到了什么?当她看见了最疼爱的奶奶出现时,她忍不住叫起来,出示课件句子“奶奶,请把我带走吧……不见的。”引导齐读这句。 4、第五次又看到什么?课件句子: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奶奶带着她——齐读这句话。5、师: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看到的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都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吗?看到的幻象,不是实在的事物,而是作者的想象。她甚至赶紧擦燃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这些都是小女孩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的,所以她渴望得到温暖、食物、欢乐和幸福,所有的这些,(指板书)只能在她临死之前的幻觉中才出现。这就是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6、文中结尾有这样的一句:谁也不知道___课件句子: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师:句中的两个“幸福”你是怎样理解的?老师追问:从文章的结尾中,你能体会出作者饱含着什么样的情感?文章的结尾饱含了作者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板书:社会黑暗冷酷四、课堂总结:让我们用同情的语气一起来回读课文10至12自然段,回到那遥远的安徒生的故乡——丹麦,走进曾经给卖火柴的小女孩留下了美好的——大年夜。师领读每段开头,全体齐读大屏幕上的话,其余部分找3名同学来读。配乐五、作业 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可是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却再也看不到了,她生活是这样的痛苦,幻想是这样美好,结局却是这样悲惨。她在万家团圆的大年夜里冻死在街头。你想对小女孩说些什么吗?那就请你课后在日记本上写出来。教学反思《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是“世界童话之王”安徒生的杰作之一。它讲的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作者通过这个童话故事,表达了他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课文的重点是讲这个小女孩在又冷又饿的情况下,为了暖和暖和快要冻僵的身体,擦燃了一根根火柴,并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而这些幻象又恰恰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了能够让这些在幸福中生长的孩子们领悟到作者这种基于现实合理想的表达方法,我实施了这样的教学方案:1、强调精读细说: “读”是语文课的基础。要使学生深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必须注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小女孩生活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同情。 “卖火柴”这部分,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再结合具体语句、段落相互交流感受,重点认识小女孩现实生活的悲惨和痛苦。“擦火柴”这部分,让学生自读,使学生领悟作者的想象描写完全基于现实,十分合理。同时抓住课后习题来 “说”。课后习题的设计意图在于关注阅读理解的个性化,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我给学生创设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读、说的机会。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内或自由选择合作伙伴,自己选择读、说的内容、形式。全班交流时,也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选择,独立体验。2、读议结合:  我让学生精读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这一自然段,了解作者在这一段中的写法以及小女孩的心理变化后,针对“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这一重点句子来讨论,先是提出了:“为什么说‘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然后又提出了:“作者为什么不写小女孩就在暖烘烘的火炉边度过那美好的夜晚,而要那么残酷地写出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孩子们通过交流,不仅理解了:是因为小女孩在火柴光里看到了美好的幻象,所以才说这火光是奇异的;还了解了作者这样对比写是为了突出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同时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接着我再让学生以此方法学习小女孩其他四次擦燃火柴的段落,这样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节课美中不足的是教学内容安排过多,使朗读教学显得有点蜻蜓点水,不够深入,有些学生只能浅显地感悟句子的意思,却不能由内容想开去。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呢?我想,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一种生活的乐趣,能够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能够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发展,能够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学习方法,也算是一种真正的语文课吧。这也正是我所努力追求的。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