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案例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案例

ID:1203383

大小:36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8-0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卖火柴的小女孩》学案张庄联校新城小学路素芳教材分析:《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象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这篇童话的特点,也是这个故事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安徒生通过这个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学情分析: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不陌生的,因为安徒生及其作品近百年来在中国有广泛的影响。有的学生从幼儿时代就对安徒生的童话有所了解,但是,卖火柴的小女孩生活的时代离孩子们很遥远,她的生活对孩子们来说也是陌生的,因此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找准教学的切入点,给学生一个新的视角,激发他们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是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同时,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在阅读中能通过自己感悟品味出作品所蕴含的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3.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1.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关注小女孩的命运。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的效果。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策略: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资料,使其对安徒生及其作品有初步的了解。课堂开始用安徒生创作《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背景引入,激发学生好奇心,奠定情感基调。然后主要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和师生的交流,并借助课件来感悟文本,让学生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激发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板书“安徒生”。说说你了解的安徒生。2、安徒生的很多童话故事都有他自己生活的影子。1848年,他到国外去旅行,在途中收到了一封信,要他根据信中的三张图片写一则故事。其中一张图片上画的是一个穷苦的小女孩,黄黄的头发打成卷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她手里拿着许多火柴,瞪大了一双可怜的眼睛,好像在想些什么。安徒生看着看着,双眼湿润了。他想起了自己要饭的妈妈,相依为命的奶奶,还有千千万万穷苦的儿童。想着想着,就提笔创作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童话世界里去。二、初读课文,铺垫情感。师::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后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课件展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文师:你能用“课文先写……接着写……最后写……”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吗?生:课文先写大年夜,天下着雪,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接着写小女孩一次次擦燃火柴,看到种种幻想;最后讲小女孩冻死了。师:根据“先写……接着写……最后写……”把课文分成三部分吗?师:你能用一个词来说说你读了课文的感受吗?生:不幸。 生:悲惨。生:可怜。四:解读不幸。1、师:那么,课文主要描写小女孩不幸的是哪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2、你能结合有关句子来谈谈你的感受吗?学生自读勾画,随机反馈,教师引导感情朗读。(1)“在这又冷有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2)“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3)“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4)“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照在她小小的身体上。”3、小女孩冻死街头很悲惨,对于最后一个部分,你有什么问题吗?出示图片和文句,师读:“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生:为什么她冻死了脸上还带着微笑?生:为什么说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师:是啊,是谁给了她幸福呢?生:奶奶师:是奶奶吗?谁有不同意见?生:是火柴,小女孩的奶奶已经死了,小女孩是在火柴的亮光里才幻想到奶奶的。五、感悟火柴带来的幸福。1、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二部分,想想火柴给小女孩带来怎样的幸福?2、填空作业。火柴给小女孩带来了火炉,因为小女孩渴望得到温暖。火柴给小女孩带来了,因为小女孩渴望得到。火柴给小女孩带来了,因为小女孩渴望得到。火柴给小女孩带来了,因为小女孩渴望得到。3、体会小女孩第一次擦火柴。师:小女孩是在什么情况下抽出第一根火柴的?生: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才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擦燃了。师:为什么说“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这个“敢”字你体会到了什么?生:我感受到小女孩犹豫了一会儿,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才抽出了一根火柴擦燃了。师:小女孩为什么犹豫?生:因为火柴是小女孩家的经济来源,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没有挣到一个钱,再把火柴自己用了,回家爸爸会打她的。师:从“终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生:小女孩实在冷得受不了了。师:擦一根火柴竟然要鼓足勇气,那么,火柴给小女孩带来了怎样的幸福呢?生:“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多么舒服啊!”师:我们知道这种幸福实际上是小女孩的幻想,现实是怎样的呢?生“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师:我们来有感情的读一读这一段吧。注意要读出小女孩一开始想擦火柴的犹豫和擦火柴时的惊喜。(指导有感情朗读) 4、自己有感情朗读第二和第三次擦燃火柴,简略交流感受。师过渡:因为擦火柴时带来的幻想,带给她片刻的幸福和欢愉,所以她不假思索地一次又一次擦燃火柴,下面自己读一读第二和第三次擦燃火柴,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5、体会小女孩第四、第五次擦火柴。师:当小女孩第四次擦燃火柴时,她看到了什么?生:奶奶。师:奶奶是世界上唯一疼爱她的人,如果你是这个可怜的小女孩,你会怎样兴奋地叫起来?怎样乞求奶奶把自己带走?(指名学生感情朗读,读出小女孩兴奋的心情和乞求的样子。师:这时火柴又灭了,小女孩为了把奶奶留住,她赶紧擦燃了一大把火柴。这时发生了什么?生:“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他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生:是说小女孩死了。师:是啊,小女孩只有死了,才会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她这样悲惨的命运是什么造成的?生:当时丹麦的社会太黑暗了,穷苦的劳动人民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人情淡薄。人与人之间是金钱关系。生:黑暗的资本主义制度真叫人憎恨。6、回归第三部分,体会“幸福”。课件出示最后两自然段师:现在,你理解小女孩的“微笑”和这两个“幸福”了吗?生:因为小女孩是在美妙的幻觉中死去的,所以她的脸上带着微笑。生:第一个幸福是说小女孩曾经看到的美丽的东西,第二个幸福是说小女孩死了。师:这真是含泪的微笑、悲惨的幸福。六、回顾全文,体会写法,拓展阅读。师:你喜欢安徒生的这篇童话吗?生:喜欢。师:作者采用虚实交替的写法,美丽的幻想和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使这个故事凄美而动人。你还想读他的其它作品吗?(出示《安徒生通话全集》)教学反思:《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教学结束了,回顾课堂,我感觉自己本课教学有以下几点做得较好:一、用安徒生创作《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背景引入,一是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迫切地想从卖火柴的小女孩身上去搜寻这位“世界童话大师”点点滴滴的往事;二是创作的背景故事也是非常凄凉,为学生较好地奠定了一个情感基调。二、教学思路清晰严谨。由初读感悟到解读不幸再到体会“幸福”,过渡自然合理,比较清晰地反应了文章的脉络;教学过程有祥有略,较好地体现在第二部分课文内容的理解上,先由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情景;由于几次擦火柴写法的相同,第二和第三次擦火柴的情景就进行略处理,主要引导学生自己感情朗读就可以;第四和第五次擦燃火柴重点放在“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他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个句子中,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造成小女孩这样悲惨的命运其实是社会制度的原因。回归第三部分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目的也在于此。三、教学过程中朗读的指导比较有效。孩子们能用适当的语气和语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明文本的体会还是深入学生内心的。由于时间的关系,我舍弃了课本上的诗歌朗读《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感觉稍有可惜。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