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设计

ID:1203412

大小:51.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8-0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人教版十二册语文公开课教案《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执教人:杨彩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摇篮、围裙、蜷腿、裂缝、填满、橱窗”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了解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4.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过程与方法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顺序。2、再读课文,了解小女孩的现实处境,读出自己的感受。3、品读小女孩擦燃火柴部分,从美好的幻想中体会小女孩的悲惨命运。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关注小女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的效果。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最后三个自然段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点拨。学法:读、议、读。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五次擦燃火柴的课件。学生准备:了解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初步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顺序。2、再读课文,了解小女孩的现实处境,感情朗读课文。一、谈话引入激趣。1.同学们,你们知道大年夜是指哪一天的夜晚?大年夜你们过得开心吗?为什么?2.板书课题。从课题知道什么?3、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安徒生的资料)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注意遇到生字多读几遍。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2) .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先叙述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小女孩为了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了。)3.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三、品读课文,领悟小女孩的可怜。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来读1—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触动你的句子并在文中写上旁注。2.通过读书,你体会到什么?3、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小女孩的可怜?小组交流。3、小组汇报。(非常寒冷;非常饥饿--光着头赤着脚;只好赤着脚走路,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人情冷漠,痛苦孤独--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分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4.小组朗读,注意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5、指名感情朗读课文,请同学结合自己的感受来评价,并提建议。6、小女孩是怎样卖火柴?课文没有具体说,请你们想象一下。先小组交流,再指名演示。7.如果你是小女孩,你现在最需要什么?(温暖、食物、疼爱等)可是,她又冷又饿,有家又不敢回,除了旧围裙里的火柴,一无所有。四、布置作业。第二课时教学要点:一、创设情境,激趣学习1、出示课件(小女孩在大年夜卖火柴的情景)2、学生说说感受。二、品读课文,感受女孩的悲惨命运1.自由轻声读小女孩擦燃火柴的部分,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画下来,并写一写自己的感觉。2.以汇报的方式,感受女孩的命运的悲惨。(1)小女孩一共擦燃几次火柴,每次看到什么?她为什么一次又一次擦燃火柴?三、指导学生学习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内容。1.提问: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原因是什么?她看到了什么?你从小女孩看到的事物中体会到什么?结果怎样?请同学们带着这几个问题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2.小组交流。3、小组汇报a.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原因是什么?出示句子:“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这句话说明什么?从“终于”这个词可以体会到什么?b.(出示灯片)她看到了什么?你从小女孩看到的东西中体会到什么?当小女孩看到大火炉时,她心情会怎样?c.后来结果呢?4.指导感情朗读。(指导学生用低沉的语调来表现小女孩幻象破灭后的失望和痛苦。)5、小结学习方法。刚才学习这一段用的是“读——想——读”的方法,先读课文,弄清写了什么?再抓重点词,为什么这样写?说明了什么?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几次擦火柴出现的幻景部分。 四、自学第二、三、四五次擦然火柴的内容。1、让学生仿照第5自然段的学习方法分小组自学第6到第10自然段。出示表格,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擦然火柴小女孩看到幻想渴望现实第一次温暖的大火炉温暖寒冷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2、小组汇报自学情况。3.小结自学情况。因为冷才出现火炉,因为饿才出现烤鹅,因为孤独才出现圣诞树和奶奶,这些幻想都随火柴的熄灭而消失,使本来就痛苦的小女孩更加痛苦,这一段主要写小女孩的四次幻想和产生这些幻想的原因,反映了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显示了生活的痛苦和命运的悲惨。4.选择让你感动的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小组同学听。五、围绕中心,提出疑问1.在别人幸福地欢度新年的时候,女孩却悄无声息地冻死在街头。让我们读读课文的最后两部分,联系上文,提出你们认为值得讨论的问题。(学生读书交流)2.问题的预设;(1)小女孩为什么死了,嘴角还带着微笑?(2)为什么要特别写明她是在“大年夜”冻死的?(3)“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对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你是怎样理解的?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3.观看表现美丽幻想的动画片,找生朗读,感受女孩虚幻的幸福。4.选择你认为女孩看到会感觉最幸福的部分,练习朗读,把它的美丽与美好读出来。六、感情朗读,体会现实1.火柴再温暖,再明亮,带来的幻觉再幸福,总是要消失的。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出示句子: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2.交流:现实的残酷,女孩命运的悲惨。3.比较句子:(1)啊,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2)她又擦了一根。(3)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4)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从上面的句子体会到什么?(体会到:女孩由开始的不敢到敢,从抽出一根到后来的抽出一把,表现出了她对美好生活的迫切渴望。而这种美好,只有在虚假的幻想才能得到满足。所以,“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在死亡中,在另一个世界中,女孩终于摆脱了现实的残酷。4.配乐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段。五、总结写法与读法 1.在同学们深情的朗读中,我们与作者和小女孩的心灵产生了共鸣,回顾一下,我们是如何走进这个童话世界的。(有感情朗读、质疑思考、讨论交流、联想入境,都是品味读书的好方法。)2.这篇童话为什么让我们如此感动?(对比的写法,使女孩美好的幻想与残酷的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对照,让我们对女孩悲惨的命运有了深切的同情;详细的刻画,女孩的外貌、衣着和动作,深刻地写出了女孩的可怜;合理的想象,种种的“美好”,实际是那样平常与普通,对女孩来说却可望而不可及;悲剧的结局。)六、拓展延伸1.这个柴的小女孩,生活是这样痛苦,幻想是这样美好,而结局是这样的悲惨,这个故事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有个叫刘倩倩的中国孩子读了这个童话,深受感动,写下了一首小诗《你别问,这是为什么》,让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再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2.课外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的丹麦童话作家,一生为孩子们撰写了168篇童话,他的作品受到全世界儿童和大人的喜爱。这节课后板书设计:卖火柴的小女孩(丹麦 安徒生)美好的幻觉  残酷的现实温暖的大火炉寒冷喷香的烤鹅饥饿美丽的圣诞树痛苦命运的悲惨慈祥的奶奶孤独美好的地方冻死 语文教学设计课题:《卖火柴的小女孩》学校:三板小学教师姓名:杨彩云任教年级:六年级(1)班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