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三单元:8《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后反思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第三单元:8《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后反思

ID:1203596

大小:37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8-0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后反思陕西省汉中师范附属小学淡洁一、说单元特色《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第四单元的导读告诉学生:本组课文讲的都是外国的人和事,课文中有些人物的悲惨遭遇一定会引起你的同情和关注,使你受到种种启发。学习本组课文,仍然要先读进去,再想开去。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检验学生的独立的阅读思考能力。二、关于文本《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是本篇童话的特点,也是这个凄美的故事最打动人心的地方三、学情分析:学生通过近六年的学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较浓,有较强的积极性,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平时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对于安徒生的童话,学生是不陌生的,教材选用过安徒生的《丑小鸭》,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安徒生童话他们可能会觉得浅近,因此确定位教学目标,找准教学的切入点,给学生一个新的视角,激发他们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是应该重视的问题。本课内容对六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学中,一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切实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是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三是通过课文,使学生走近安徒生,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本课共分二个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认识生字、理解新词,感知课文内容,概括文章大意;有初步的情感体验。(准确说让学生了解课文写了什么)第二课时: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如何以虚实结合的方法写出小女孩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的。(让学生了解课文是怎么写的)分析并综合上述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将《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5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女孩等人物的悲惨命运;感悟童话表达的关注贫困、关注弱小,培植爱心、同情心和善良品质的思想,激发阅读童话的兴趣。2、学习童话的特点,学习本文将现实中的困难与想象(幻象)中解决困难的办法交替着表达的方法。第二课时的教学,我按照以下环节进行教学:一、回顾不幸,情感铺垫。1.学生浏览课文,找句子交流女孩悲惨的结局。出示句子: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2.引导质疑:面对着这样小小的尸体,有谁不会悲愤,有谁不会同情?但是作者对小女孩的死,却连用了两个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词眼,是哪个?(幸福)二、聚焦“幸福”,深入对话。出示句子: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1、学生质疑。如:两个幸福分别指的是什么?2、寻找“幸福”:三、品读过程,感受幸福。接着,通过回顾小女孩的不幸,走进小女孩五次点燃火柴的过程中。1、“读”是语文课的基础。  童话的文本细读,首先是语言。触摸文本,咀嚼语言,悉心体会,发掘内蕴——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有这个耐心,还要有这个能力,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发现文章字词句段、标点修辞上的亮点,并且将自己解读到的亮点变成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着眼点。要使学生深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必须注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小女孩生活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同情。在教学第二部分时,我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擦火柴部分,让学生勾出每次擦火柴所看到的情景,从读中感受到小女孩此时的心情,她多么想拥有食物,拥有温暖,拥有奶奶的爱,可是,这只是幻想,在当时黑暗的社会里是无法得到的。5 感受小女孩幸福的过程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针对这一过程,我采用了整体把握和细细品味两种方法,先让学生浏览整体把握几次点燃都看见了什么,然后再认真、仔细的去品读,在品读过程中,做到边读边思边批画,将自己在文中读到的信息和感受写在旁边,最后再将这一感受融入文字,体现在朗读上,通过朗读来体现学生读书的学习的效果。在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寻找“幸福”,一起体验小女孩无比快乐与幸福的幻境时,让学生明白,童话大师是最高明的,他一方面直接写出小女孩的可怜,一方面却用一次次幻想来描写小女孩生前曾经得到的幸福,这种写法我们把它叫做虚实结合。(板书)虚的多是作者的大胆想象,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是童话写作最主要的特点。本课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是学习的重点。因此,在这里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思考再分角色对比读“幻想”与“现实”两部分语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感悟到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的好处:即更能从这一虚一实的对比中衬托出人物的悲惨命运。四、关注文章结构,总结写法,领会作者意图。   解读童话,要求我们不能像以往一样,自以为是地抓住一句话,几个词,片言只句,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只会造成对文本的曲解和误读。因此,我们在细读文本的时候,“结构”是一个不用忽视的“点”。《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在结构上有两个特点,一是“对比”,二是“反复”。先说“对比”,文章以火柴点燃为分界,前半部分写的是小女孩现实的不幸,后半部分写的是小女孩幻想的美好。现实的不幸与幻想的美好之间的桥梁,表面上看是火柴,深层次讲是小女孩内心对苦难的承受和对幸福的渴望。文中前半部分中小女孩的寒冷、饥饿、孤独这些“不幸”,因为火柴这个意象,使她获得了后半部分里幻想中的温暖、满足、疼爱、快乐……再说“反复”,“反复叙事”这个特点主要体现在第二部分。5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是“世界童话之王”安徒生的杰作之一。作者通过这个童话故事,表达了他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课文的重点是讲这个小女孩在又冷又饿的情况下,为了暖和暖和快要冻僵的身体,擦燃了一根根火柴,并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而这些幻象又恰恰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了能够让这些在幸福中生长的孩子们领悟到作者这种基于现实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接着,引导学生模仿文中擦火柴的段落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进行想象写话,从而引导学生明白:作者虚写的幻象并不是凭空捏造,而是从现实出发,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这正是学生掌握“童话”虚实交替的表达方法时要特别注意的。反复叙事是指对同一事件的反复叙述,而不是重复,这种反复不是颠三倒四、啰啰嗦嗦,重复冗长,而是使用看似简单的,但实际上经过认真推敲选择的词语、句子、段落,反复使用,以加强叙述效果,起到引人入胜的。五、联系文章背景要使童话解读不浮于表面,我们应该把文本放在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中进行“情景还原”。《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西方的童话,读者解读的时候必然要考虑西方的文化背景。安徒生的童话之所以不朽,原因之一就是其童话富有深刻的哲学意义,作品主题中总是洋溢着美好与高尚、梦想追求。我们把文学作品放到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中去解读,就有可能对文本的深厚意蕴作出更为深透的阐释,这些历史背景不一定都要在课堂上讲给学生,但是我们作为教师,有意识地研读一些文学作品的相关背景,对于我们理解作品的主题具有积极的作用,因为这样,有利于我们正确挖掘出文本所蕴涵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在学生对文本进行充分地细读后,延展安徒生童话的一组结尾:1、拓展安徒生童话作品中对幸福的理解和表达。(出示《拇指姑娘》、《海的女儿》、等《丑小鸭》童话结尾)安徒生童话的每一个结尾都是给人以希望的,他笔下的主人公都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他们往往饱尝生命的苦难,却始终怀揣美好的理想。从未失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就是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超越时代的永恒力量。别让课的结尾成为结束,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或者说是一把钥匙,一把引领学生开启更广阔空间的钥匙。所以在课的结尾处,我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安徒生的其它童话。力求使学生走近安徒生,激发学生重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把学生引向更加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课虽然上完了,但留给我们的思考还在继续。5 优点:1、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每一段都让学生既要自主地读,又有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进行朗读。重点句子的阅读,我特别注意要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激活语感。2、聚焦课文重点处课堂教学应避免面面俱到,追求大而全,必将导师“空而虚”的后果,应从重点处着手,进行深入理解,这样才能课课有所得。3、聚焦了语言的表达形式引导学生关注了本课鲜明的表现手法——虚实结合。值得商榷的地方:1、放手不够对学生必须再“放手”!去努力追求灵性得以迸发、生命活力到处洋溢的课堂!2、在关注学生,顺学而导方面仍需在努力。5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