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丹麦)说课者:积石山县郭干乡郭干小学祁光发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一、说教材二、说教学目标三、说教学重难点四、说教法学法五、说教学具准备六、说教学程序七、说板书设计八、说预设反思
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组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围绕“外国名篇名著”这一主题组织内容,安排了四篇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课文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是这篇童话的特点,也是这个凄美的故事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一、说教材2.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而如何让今天中国的孩子体会到当年丹麦小女孩的悲惨与辛酸,以及她对幸福的渴望与追求,是培养孩子同情心和对幸福感悟的着力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课时分配(2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解决字词知识,理清课文脉络。第二课时精读卖火柴、擦火柴部分,感悟小女孩的悲惨生活和作者寄予的同情。
卖火柴的小女孩今天我要说的是第二课时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在小女孩的五次现实与幻想分角色对比读中,说说文章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明白这样表达的效果。能力目标:默读课文,想象说话,会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说出两个“幸福”的含义。情感目标:默读课文,重点读好擦火柴的部分,感悟小女孩生活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同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效果。通过自读、五次现实与幻想分角色对比读的方式,读悟结合、交流展示、师生评价的方法突破这一重点。教学难点:对两个“幸福”的含义的理解。通过学生朗读、交流展示、教师出示资料点拨、学生想象说话等方式突破。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效果。通过自读、五次幻想分角色对比读的方式,读悟结合、交流展示、师生评价的方法突破这一重点。教学难点:对两个“幸福”的含义的理解。通过学生朗读、交流展示、教师出示资料点拨、学生想象说话等方式突破。四、说教法、说学法教法:以情境教学法、以读代教法为主,辅以点拨引导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倡导学生采用独学、对学、群学等学习方式。调动学习积极性
五、说教学具准备:教具:教师准备本课课件,歌曲《火柴天堂》。学具:学生课前搜集安徒生的作品,并把其中让你感动的句子摘抄在好词佳句积累本上。
活动一、创设情境,重温“可怜”活动二、紧扣“死”,升华“可怜”活动三、聚焦“幸福”,深入对话活动四、延展“幸福”,丰富对话六、说教学程序
六、说教学程序活动一、创设情境,重温“可怜”播放歌曲《火柴天堂》,顺势导语:一首悲情的《火柴天堂》,把我们再一次带到那个冰天雪地、寒风刺骨的大年夜,再次来到那个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身边,她的命运将何去何从?我们今天接着来学习课文。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歌曲导入,创设情境,把同学们引入到文本的境界中来,便于深入语言文字去体会人物情感,理解本文中心。
六、说教学程序活动二、紧扣“死”,升华“可怜”1.学生浏览课文,找句子交流小女孩悲惨的结局。出示句子: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2.引导质疑:面对着这样小小的尸体,有谁不会悲愤,有谁不会同情?但是作者对小女孩的死,却连用了两个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词眼,是哪个?(幸福)
六、说教学程序活动三、聚焦“幸福”,深入对话出示句子: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1、引导学生质疑。如:两个幸福分别指的是什么?2、寻找“幸福”:自学擦火柴部分,完成表格。
烤鹅饥饿,渴望食物圣诞树孤独,渴望欢乐奶奶痛苦,渴望疼爱奶奶抱着她飞走了不愿离开奶奶
大火炉
烤鹅
圣诞树
奶奶
六、说教学程序活动三、聚焦“幸福”,深入对话3.分角色对比读“幻想”与“现实”部分,感悟作者虚实结合表达方法。童话大师是最高明的,他一方面直接写出小女孩的可怜,一方面却用一次次幻想来描写小女孩生前曾经得到的幸福,这种写法我们把它叫做虚实结合。虚的多是作者的大胆想象,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是童话写作最主要的特点。
六、说教学程序活动三、聚焦“幸福”,深入对话设计意图:本课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是学习的重点。因此,在这里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思考,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再分角色对比读“幻想”与“现实”两部分语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感悟到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的好处:即更能从这一虚一实的对比中衬托出人物的悲惨命运。
六、说教学程序活动三、聚焦“幸福”,深入对话4、小女孩一次次擦燃火柴,她究竟擦燃的是什么?(对幸福的渴望与追求)5、看着这张表格,你对幸福又有了什么新的理解?此时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说话训练:(幸福是内心渴望的满足;幸福是追求幸福的过程;幸福是不放弃对梦想的追求……)6、安徒生爷爷他对幸福又是怎样理解的呢?
幸福不是艺术家的名声,王冠的光辉,幸福在于对清贫的满足,对苦难的承受,追求幸福的途中,才是最幸福的!
7、思考: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对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你是怎样理解的?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些什么?
(体会到小女孩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活路,只有死亡才能摆脱痛苦。体会到作者对小女孩的同情和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不满。)
8、比较句子: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谁也不知道她曾经多么痛苦,她是在除夕夜里被活活冻死了。
六、说教学程序活动三、聚焦“幸福”,深入对话设计意图: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理解这两个“幸福”的含义是学生学习本文的难点,因此,本环节安排学生抓住本文重点,从五次幻想中读出小女孩对幸福的渴望与追求,运用想象说话等教学策略,以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六、说教学程序活动四、延展“幸福”,丰富对话1、拓展安徒生童话作品中对幸福的理解和表达。(交流《拇指姑娘》、《海的女儿》、《丑小鸭》等内容简介、好词好句及感悟。)2、布置作业:回家后给家人讲一讲这个凄美的童话。并试着写一下这篇童话的梗概。设计意图:本环节力求使学生走近安徒生,激发学生重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七、说板书设计
14、卖火柴的小女孩卖火柴(穷苦生活)火炉—冷烤鹅—饿擦火柴(渴望幸福)圣诞树—没欢乐奶奶—没幸福人死去(悲惨结局)飞走虚实
八、说预设反思《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善于鼓励学生自由地、有创意地表达。因此,在撰写教学设计时,我设计了“幸福是什么?”这一说话练习,通过让学生自主说说自己心中的幸福,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小女孩在大年夜的悲惨遭遇,让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一适度的说话练习,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深刻性,在学生的侃侃而谈中,他们深入理解了课文,课文的中心也从而得到了升华。这一开放性的说话练习,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同时,更适时有效地对他们渗透了思想品德的教育。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