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设计

ID:1204043

大小:30.53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8-0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沾益县盘江镇荣兴小学陈贵华教材分析: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童话寓言之旅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全文以火柴为线索,先写小女孩上街卖火柴,接着写小女孩蜷缩在墙角里擦火柴取暖,最后写小女孩捏着烧过的火柴梗冻死了。文章重点写了小女孩五次划着火柴,使小女孩产生五次美好的幻景,分别为: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美好的地方,这种种幻象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通过这个凄美的故事,充分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2个会认字,12个会写字及新学的词语。3、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同情小女孩儿的遭遇4、了解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重难点:1、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旁批的学习习惯,深入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2、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认识一位小女孩儿,教师板书“小女孩儿”。师:在同学们印象中,“小女孩儿”应是多大年纪,他们应该会做些什么?(指名学生回答。)(通过回忆唤起学生的美好回忆。)师(饱含深情):而我们文中的“小女孩儿”却在做什么?教师再加上“卖火柴的”几个字,把题目补充完整。根据题目质疑:小女孩儿什么时候卖火柴?(大年夜,一个又冷又黑的晚上)小女孩儿为什么要在大年夜,而且是晚上卖火柴?(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5 2、回归现实,与自己作对比。同学们,大年夜你们在做什么?是怎样过的?跟她相比,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3、教师解题。大年夜,本是一个全家人围在火炉旁热乎乎吃年夜饭的日子,但在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笔下,一个披发赤脚的小女孩却有家难归,在风雪弥漫的街头卖火柴。风呼呼地刮着,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小女孩该有多冷、多饿呀!小女孩有着怎样的命运,在这个大年夜发生怎样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那个风雪交加的大年夜。(设计意图:以“小女孩儿”为话题,师生饱含深情的对话,把自己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与小女孩儿的遭遇作对比,唤醒学生善良的幼小心灵,加深对小女孩儿的同情。)二、反馈自学情况1、小组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小组内轮流说说自己预习时所做的旁批。2、小组汇报:各小组中展示本小组中优秀的批注。(尽量积聚每个成员的闪光点。)3、小组听写生字。(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的学习应把时间归还学生,指导学生逐渐学会根据某个词、某个句子或是一段话做旁批,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之间学会相互借鉴、相互欣赏、相互赞赏。)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简单地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先叙述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小女孩为了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最后讲小女孩在这个无情的大年夜被冻死了。)3、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课文分成三部分。(设计意图:阅读时,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教学环节通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愉悦、轻松地达到了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并做到整体感知文本的目的。)四、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自由读2、分组读3、分角色读。(幻想部分与现实部分)(设计意图:朗读有助于真切地感受课文,有助于因声明义,领略课文的精妙之处,有助于增强语感、表情达意、唤起想象,以声传情,有助于对课文的记忆、巩固字词和提高表达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第二课时5 一、深入品读,感受女孩的悲惨命运1、自由轻声读小女孩擦燃火柴的部分,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画下来。2、以汇报的方式,探究小女孩儿幻想的根源。特别寒冷,渴望温暖,幻想到了大火炉;特别饥饿,渴望食物,幻想到了烤鹅;特别孤独,渴望快乐,幻想圣诞树、过圣诞节;无人疼爱,渴望得到亲人的疼爱,幻想到去世的奶奶。(以排比形式的语言引导学生汇报)现实与幻想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幻想的越美好,越是衬托出了现实的悲凉,让人越发感觉到女孩命运的悲惨。3、选择让你感动的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小组同学听。(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小女孩儿幻想根源”这一环节,让学生进一步理清课文条理,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事情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因果关系,为学生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二、围绕中心,提出疑问,体会“幸福”1、在别人幸福地欢度新年的时候,女孩却悄无声息地冻死在街头。让我们读读课文的最后两部分,并提出问题。2、出示: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学生可能质疑:多么美丽的东西指什么东西?为什么会看到?怎样看到的?两个“幸福”是什么含义,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设计意图:在精心阅读课文的同时,学会品味文章的精彩语句,体会文中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感情朗读,体会现实1、火柴再温暖,再明亮,带来的幻觉再幸福,总是要消失的。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出示句子: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2、交流:现实的残酷,女孩命运的悲惨。3、比较句子:(1)啊,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2)她又擦了一根。(3)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4)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5 体会:女孩由开始的不敢到敢,从抽出一根到后来的抽出一把,表现出了她对美好生活的迫切渴望。而这种美好,只有在虚假的幻想才能得到满足。所以,“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在死亡中,在另一个世界中,女孩终于摆脱了现实的残酷。可那种摆脱,该我们留下的是一种深深地思考,但那仅仅只是一种思考吗?(设计意图: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只有通过对词语、句子的细细品味,才能深刻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四、深究主人公的家庭情况,揭露现实的黑暗。1、小女孩儿的家如何?(家里跟街上一样冷。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2、您认为小女孩儿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她的母亲去了哪里?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父亲:无情、无道德,没有父爱可言,他把家的经济来源竟然寄托在孩子身上,这么冷的天,这么特殊的日子,竟然让自己的很小的女儿去卖火柴,更让人气愤的是小女孩儿没有卖掉不敢回家的原因是怕父亲打她。母亲:从“唯一的疼她的奶奶。”这句话可以看出母亲对她也不好,一定是离家出走了,或者已经……(父母这样做的原因:也许是重男轻女吧,嫌弃她是个女孩!也许……)3、在那样的社会,难道被冻死的人只有小女孩儿一人吗?所有痛苦的根源:当时社会的黑暗,社会的不公平,穷人和富人存在极大的差距,富人无情,穷人无奈。(设计意图:只有深层次的追究小女孩儿所处的环境,才能剖析出导致这些惨剧的真正原因是当时社会的黑暗统治,这一环节的学习,进一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攻破本文的教学难点。)五、总结写法与读法1、在同学们深情的朗读中,我们与作者和小女孩的心灵产生了共鸣,回顾一下,我们是如何走进这个童话世界的。(有感情朗读、质疑思考、讨论交流、联想入境,都是品味读书的好方法。)2、这篇童话为什么让我们如此感动?(对比的写法,使女孩美好的幻想与残酷的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对照,让我们对女孩悲惨的命运有了深切的同情;详细的刻画,女孩的外貌、衣着和动作,深刻地写出了女孩的可怜;合理的想象,种种的“美好”,实际是那样平常与普通,对女孩来说却可望而不可及;悲剧的结局。)(设计意图:一篇成功的文章,不仅要有好的素材,还需要独特适用的写作方法,学生的学习,既要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感情,还要领会作者的表情达意和写作方法。)六、拓展延伸1、读9岁儿童刘倩倩写的一首诗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5 2、展开想象,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再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3、《丑小鸭》《一颗小豌豆》……这一篇篇优美的作品,都出自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之手。同学们可以多找一些安徒生的童话读一读。(设计意图: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本环节的设计,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增加学生练笔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学生读和写两个方面的能力,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目标。)反思:在几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基础越发扎实,语文成绩稳步提高,但学生的语感、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地锻炼。语文教学从低年级至高年级应遵循“指导—引导—放手”的过程来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是教师一味的包办代替,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技巧和习惯。小学六年级既是小学的最后一个学段,也是以后学习的一个起点,能不能把这个时期的功夫练到位,直接关乎到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未来。因此,在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把课前预习作为一大重点,教给方法把一些知识点在课前让学生通过自学完成,狠抓学生的自学能力,做到授之以渔。把难点、阅读和领会写作方法放到课上,现在许多教学课的阅读只流于形式,而朗读有助于真切地感受课文,有助于因声明义,领略课文的精妙之处;有助于增强语感、表情达意、唤起想象,以声传情;有助于对课文的记忆、巩固字词和提高表达能力,让学生的阅读有的放矢。小学生的写作直接会影响到成绩的高低,同时也是以后生活必备的一种生存能力,课上通过师生的心灵交汇,让学生领悟写法,提升写作。参考文献:1、《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教研室韩中凌2、《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出版社5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