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旧部前小学梁巧一.教材分析《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创作于1846年的一篇融幻想于现实的“新童话”。在人教版教材的编写体例中,这篇童话被选入六年级下册第四组“外国名著名篇”单元,同时选编的还有名篇《凡卡》和名著《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片段,学习本组课文一方面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感受阅读经典作品的乐趣;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感受经典作品的魅力,获取表达方法,得到经典文化精华的滋养。学习本文用幻境表现人物心理的写法,对丰富学生的习作经验,提升学生的表达很有必要。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此前学习的《学会看病》《穷人》《一夜的工作》等课文中,已接触过不少心理描写,他们在描写人物时,也大多能运用内心独白、旁观分析的方式“直陈”人物心理。那么,在此基础上学习本文通过幻觉折射人物心理的写法不啻为教给学生另一种心理描写的“特殊武器”,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增加心理描写的色彩,使之更具可读性和吸引力,而且能充实心理描写的内容,从而在心理描写这一点上有效落实课标第三学段的习作要求——“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三.教学思路:初次学习这种以幻象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的写法,其难点在于它超出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因为不能逾越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进行跨越式教学,所以教学中要把学生原有的心理描写经验作为“学习起点”,先通过听老师的朗读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心理活动,然后借助教材的文本“支架”,引导他们从原有课文的心理幻象描写中生发出新的知识经验,再通过迁移练笔,在练笔的过程中,既运用了本课学习的幻象心理描写方法,又加深体会卖火柴的小女孩可怜的处境、对幸福的向往。在写作练笔的同时深化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这正是1+X教学模式过人之处。四.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并掌握“火焰”、“暖烘烘”、“火柴梗”、“填满”、“橱窗”、“闪烁”、“灵魂”等新词。2.了解课文大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品读课文片段,学习安徒生用幻觉表现人物心理的写法,感受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4.运用幻觉表现人物心理的写法虚构幻觉,生动展现练笔对象的内心世界。五.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卖火柴的小女孩》,学生会读本课生字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思考课文的脉络和主要内容2.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堂练笔作业纸(带格子的作文纸,便于补充修改,清晰展示。)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实物投影六.教学过程一、今天我们来学习14课《卖火柴的小女孩》,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通过预习,你了解了课文的哪些方面。(1)本文是一则童话故事。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去编织奇异的情节。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卖火柴的小女孩》正是这样一篇充满幻想的童话故事。(2)本文的作者是安徒生,简介安徒生。(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卖火柴-擦火柴-冻死了)这个美丽的小女孩,在合家团圆的大年夜却有家难归,在寒冷的街头卖火柴,她点燃了火柴,火光映出几个不同的幻象,但最后小女孩还是悲惨地死去了。三.从学生兴趣点出发,生发出本节课的学习基点。
1.课文的哪些部分,让你觉得读了还想读的?为什么?2.预设:小女孩光脚卖火柴的那部分三.一次练笔,回顾心理描写方法1.既然你想读,就请你好好地读一读这部分,把你的感情充分地读出来。(出“小女孩卖火柴图”,生配乐朗诵)2.生看图,多可怜的小女孩,你猜她此时在想什么?(生讲)3.把你想到的写下来,4.展示,评讲。师小结:描写人物的所思所想,内心世界就是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5内心独白是人物心理描写的一种表达方式。今天,我们向安徒生学习另一种人物心理描写的表达方式。(设计意图:通过看图、听老师讲故事,感受小女孩可怜的处境,继而想象并写下小女孩的心理活动,听说读写综合运用。写作方法温故知新,并以此作为本节课习作教学的生长点)四.由读学写,掌握描写“幻象”的方法1.课文还有哪些部分,让你觉得读了还想读?为什么?预设:小女孩擦燃火柴后,所看到的景象,非常神奇。
(一)师煽情引入课题,出示卖火柴的小女孩点燃火柴的图片,帮助学生复现课文,提问:小女孩在火光中分别看到了什么?(1)指名回答。(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2)师点拨:这些是真的吗?不是真实存在的景象就是幻象。(3)(板书:幻象。)描写幻象的写作手法就称为幻想,安徒生正是用幻想这种心理描写方法来表达小女孩的心理活动。(设计意图:由浅入深,交给学生“幻象”的定义)(二)默读课文,画出描写小女孩的四个幻象的场景语句,想一想你对哪个场景印象特别深刻? 1、指名交流。 2、品读课文中第一次幻象描写片段。 出示句子: 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1)哪里写得精彩?生谈自己的理解。(奇妙)
(2)这句话能去掉吗?一生:不能,去掉显得生硬,不够细致。(3)师点拨:细致描写让人印象深刻。(板书:细致)我们知道了描写幻象需要聚焦到景物的某个局部,并对它细细描写,才能打动人心。(4)想一想,为什么小女孩眼前会出现大火炉这样的幻象(渴望温暖)渴望温暖的小女孩眼前还会出现怎样的幻象呢?(温暖的房子、暖暖的棉袄)4.品读课文中第二次幻象的场景,师问:你觉得哪一处写的特别精彩?出示句子: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1)哪里写得精彩?生谈理解。(奇妙)(2)师生齐读。
(3)小结:基于生活,超于生活就是奇妙。(板书:奇妙)正是这奇妙的幻象让我们看到了小女孩的内心,安徒生运用奇妙的幻象把小女孩饿极了的心理描写得淋漓尽致。(4)想一想,为什么小女孩眼前会出现烤鹅摇摇摆摆走路这样的幻象(渴望食物)渴望食物的小女孩眼前还会出现怎样的幻象呢?(设计意图:其一,引导学生探究安徒生是怎么写出小女孩心理的。认识幻觉描写及其作用,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幻觉与人物处境、内心的渴盼合宜地呼应起来,才能形象深刻地展示人物心理。其二,以教材文本为“支架”,从读学写,在学生自主建构的基础上,将新的习作知识经验提升为类概念,便于学生迁移运用,活学活用。)三、二次练笔,活用“幻象”写法1.请你用上细致、奇妙的描写,仿照这段话写一写渴望温暖和食物的小女孩眼前会出现什么幻象。出示: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示小女孩图画)生用幻象的写作方法来描写小女孩的心理活动。 2.生练笔3.同位互读,思考:这段话有幻想吗?能否表现人物的心理?4.展示,师生评价。
(设计意图:在“一次练笔”的基础上,以课文为的情境,引导学生用新学习的幻觉表现人物心理的写法再试身手,展开创写活动,既化解了习作练笔的难度,使教学呈现出动态生成的态势,又能使学生在经历两次练笔后的比对中,强化认识,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更能在练笔中再次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入情入景感受到小女孩的悲惨与辛酸) 四.小结:你用细致、奇妙的描写让幻想栩栩如生地浮现在读者眼前了,正是通过幻想、通过虚构的想象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种写作方法。板: 火炉 寒冷 渴望温暖 幻象 烤鹅 饥饿 渴望食物 细致 圣诞树 渴望快乐 奇妙 奶奶 孤独 渴望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