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陶赖昭镇第二中心小学马彦宝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能带着自己的理解、感受,个性化地朗读课文,读出韵味。4、学会关注、关爱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学生准备:认真预习,做好批注。学习重点:1、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能较准确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个性化地朗读课文,读出韵味。教师准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预习情况,由此来预设教学过程,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用鲁迅的话来解读这个悲剧(一)课件出示鲁迅先生对悲剧的诠释:悲剧就是把人生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引导学生读读这句话,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二)第一次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到文本中去找寻美好的东西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美好事物,划出相关语句并旁注写下自己的理解。(旁注有利于后面的交流)2、学生交流汇报,师根据学生发言相机板书:美好的大年夜:灯光辉煌烧鹅飘香合家欢聚,美妙的幻象: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烧鹅美丽的诞树慈爱的奶奶美丽的女孩:金黄的长发披在肩上打着卷儿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美好的事物。(为后面的撕碎做铺垫。)4、带着不同的感受读读这些句子。在学生说到第五段“温暖的火炉”这一美妙的幻象时,重点引导学生朗读第五自然段:
这一段的朗读训练可以这样进行:①师范读。(继续用教师对小女孩真切的同情打动学生的心。)②说说听了师的朗读,你感受到什么?③自由朗读这一段。(通过朗读表达自己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通过朗读体会小女孩幻象的美好和现实的冷酷。)(三)第二次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从文中找找相关语句,说说这些美好事物是怎样被一点点被撕碎的。1、学生读书并动笔。2、生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3、师总结要点:a.辉煌灯光、飘香烧鹅、节日的欢乐不属于小女孩,她拥有的是寒冷、饥饿、孤独,最后走向死亡。b.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烧鹅、美丽的圣诞树,最后都化作了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c、金黄披肩、两腮通红、微笑着的美丽女孩死了,她在被冻死在街头。教师依照学生发言,轻轻擦去前面那些美好的事物,板书:(小女孩死了)d、节日的欢乐没有了,美妙的幻象消失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死了。一切都没有了,那么留给我们的是什么?e、生各自表达难过、失望、同情、悲愤……的感情。⑤带着同情,带着悲愤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文中的最后一句话的。重点引导学生谈对两个“幸福”的理解。表达感受之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这两段。(把朗读建立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才能读出韵味。)二、从插图入手,寻找悲剧根源过渡导语:小女孩死了,美丽的小女孩,善良的小女孩就这样被冻死在街头。那么,谁是刽子手呢?(1)让学生仔细观察书P97的课文插图,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或是有什么问题。生可能提出如下问题:
①坐在冰天雪地的小女孩正忍受寒冷的侵袭,饥饿的折磨,可她脸上的表情为什么是祥和、宁静的?②小女孩四周是蓝白冷色,而火光里的幻象是令人悦目的暖色—金黄色,这说明什么?③小女孩擦着火柴出现那么多幻象,为什么插图却选择奶奶紧紧地将小女孩拥入怀中的情景。(2)重点讨论:奶奶对小女孩意味着什么?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想象奶奶曾带给小女孩的爱,领悟小女孩的痛苦不仅来自肉体,更来自心灵。因为小女孩所处的社会是一片爱的荒原。(3)第三次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从哪儿看出小女孩所处的社会是一片爱的荒原,到文中去找一找。具体句子是:1、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2、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3、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4、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她的爸爸会打她。(4)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骑马车的富人视她为无物,过马路的小男孩捉弄她,讥讽她,来来往往的行人没人关注过她,没有人向她伸出援助的手,更可恨的是她的家,那所谓家不仅没有热的温度,更没有爱的温度—她的爸爸会打她。没有了爱,小女孩便没有了一切。所以,等待她的只能是死亡。(4)师质疑:那么,是谁夺走了小女孩的爱?(是社会、是黑暗的社会。冷酷无情的,不公平的社会不仅夺走了小女孩的爱,还吞噬了小女孩的生命。)(5)关于“爱”的再思考。如果小女孩生活的社会是一片爱的绿洲,那又会怎样?出示课件,如果拥有了爱,那飞驰的马车会如果有了爱,那捡了女孩拖鞋的男孩会如果有了爱,那些从女孩面前匆匆而过的行人会
如果有了爱,女孩的家这一部份,让学生联系课文来表达。如果有了爱,女孩将拥有(学生自由表达,传达女孩的渴望与梦想。表达自己的祝福。)(这是课堂引领学生第三次走进文本。让学生“沉得下心品味”,是为了学生“浮得上来感悟”学生通过潜心读书,感悟到只有爱,才能给予小女孩阳光般灿烂的童年。三次的走进文本使学生的思考不断深入,直达心灵深处,呼唤出人类最珍贵的情感——爱。)四、拓展延伸1、读到这里,我们每个人都深深同情小女孩,都痛恨那个吞噬了小女孩的冷酷无情的社会。但是这还不够,我们还应该有更多的思考。有一位小朋友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了这么一首诗:1、课件出示:你别问这是为什么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妈妈给我两块蛋糕,我悄悄留下一个。你别问这是为什么。爸爸给我穿棉衣,我一定不把它弄破,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哥哥给我一盒歌片,我选出最美丽的一页,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晚上,我把它们放在床头,让梦儿飞出我的被窝我要把雪糕送给她吃把棉衣给它挡风雪,在一块儿唱那美丽的歌。你想知道她是谁吗?请你去问一问安徒生爷爷—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2、用真情朗颂这首诗。3、在我们的国家,在我们的地球上还有人贫穷,还有人需要帮助。我们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4、学生各抒己见,如何尊重、关爱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们。5、如果你像小女孩一样身处逆境,你该向小女孩学习什么?(让学生明白要像小女孩一样永远不要破灭对生活的希望和向往。
结束语:贫穷并不可怕,疾病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每一个人都愿意为地球——这个爱的绿洲植一棵幼苗。相信一切都会美好起来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剧将永远留在过去。我们也要像卖火柴的小女孩那样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教学反思:《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它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在这课的教学中,我从整体入眼,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解读课文,感悟课文,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在这节课中我的教学体现了以下特点:1、把握了一条情感脉络。课文伊始,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从“大年夜”你们是怎么过的说起,引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细细去品味文章,在这过程中,我着重抓住“可怜”引起学生的同情之心,通过指读、自读、悟中读、指导读、重点读,使学生对小女孩由怜生爱、由爱生悲,使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提升,情感不断升华,达到人文合一。这节课虽然教学目标完成的较好,学生弄懂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但我却忽视了对文本深层含义的分析,对学生的评价也有不到位的地方,没有很好地面向全体学生,发言面不是很广等不足之处,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使我的语文教学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