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太极湖学校王建华教学目标:1、研读课文5-13自然段,感悟卖火柴小女孩的悲惨命运。2、通过研读,让学生了解作者采用现实与幻想对比的手法。倡导个性化阅读,构建多元化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3、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朗读课文,激起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里贫苦儿童悲惨生活的同情,学会关心他人。4、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教学重点:通过研读,引导学生从读中感悟,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倡导个性化阅读,构建多元化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复习旧知,导入:1、师生配合读诗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是一个叫刘倩倩的9岁的小女孩在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写下的一首小诗。2、回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个 可怜 的小女孩。3、师:苦难的生活,人心的冷漠,给予小女孩的只有难以承受的饥饿、寒冷与痛苦。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童话故事,去关心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命运。请大家齐读课题。二、读结局,围绕“幸福”,质疑。1、师导:在别人幸福地欢度新年的时候,小女孩却悄无声息地冻死在街头。请看大屏幕,读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2、读了这两段,你有什么疑问呢?(1)明明那么悲惨,那么不幸,为什么说她是幸福的?(2)为什么用上两个幸福?这两个幸福是什么意思?三、交流幸福。 同学们,你们支持作者的观点吗,认为小女孩在某些时刻也很幸福呀?那就到课文中找找依据。看看小女孩在哪些时刻是幸福的,好好读读,找你感触最深的一处,把自己的体会在4人组交流一下。1、请同学读第一次檫燃火柴后看到的幻景。(火炉)
读到这里,我仿佛听到了小女孩的声音,你们听到了吗?你们好像听到她在说什么?(多么温暖,多么明亮……) 这一刻,她是幸福的,没有了寒冷,她拥有了温暖,舒服。她还感受到其他幸福吗?2、请同学读第二次檫燃火柴后看到的幻景。(烤鹅)对一个饥饿的人来说,这真是秒极了,谁来再读读,读出美妙的语气,还有其它幸福吗?3、请同学读第三次檫燃火柴看到的幻景。(圣诞树) 随机(介绍圣诞节)在西方许多国家过圣诞节,他们的大年夜就是圣诞节的前一天晚上。过圣诞节,有钱的人家,点起漂亮的圣诞树,圣诞树上点上许多蜡烛,挂着玩具画片,有时还会有人扮成圣诞老人,送给孩子们许多礼物,在圣诞树下,孩子们快活极了。 师:小女孩此时也是快乐的,谁能把她当时快乐的心情读出来。 这一刻,她是幸福的,她拥有了过年时的快乐。还有吗?4、请同学读第四次檫燃看到的幻景。(奶奶) 看到奶奶,她得到了疼爱,内心一定会怎样?谁能带着喜悦的心情再读一读。5、读第五次檫燃火柴看到的幻景。(奶奶带她飞走) 幸福地读。你读懂了什么?(学到这里,我想问问大家,假如你手上也檫燃了火柴,你会幻想到以上的东西吗?为什么呢?那小女孩为什么会呢?)是啊,小女孩又冷又饿,可是没有一个人来买她的火柴,想回家可又怕回家挨打,她是多么渴望温暖、食物和快乐呀,所以她才会出现这些幸福的幻景。(板书:幻景—幸福)看看作者的想象是多么合理呀!(板书:合理想象)四、交流不幸。 师:(面色凝重)可是,小女孩向往的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生活,她得到了吗?对她没有得到,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呢?1、读“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温暖的火炉没有了,她只有寒冷,她太失望了,谁能用失望的语气再读读。2、读“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幸福是那么短暂,他只有饥饿)生板书。 师:从这个又厚又冷的墙你联想到什么? (贫富不同,墙里的人烧着火炉,暖烘烘的,而小女孩,她只有饥饿,墙里墙外两种人,两个世界) 能把不幸读出来吗? 3、还有吗? 读:“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简直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了。” 师:此时的她内心充满了什么?(忧伤),尝试用忧伤的语气来读读。4、师:你还找到哪处描写小女孩的不幸吗?读“奶奶,―――就会不见的”此时的小女孩心情如何?(她害怕,担心,急切,又有点是绝望)。 能读的起立读。5、带有绝望心情的小女孩为了留住奶奶,她又一次檫燃了火柴,而这次与前四次相比,尤其是第一次有什么不同呢? 第一次是不敢的,犹豫的。从哪些词可看出(敢、终于、一根),读有关句子。
哪个句子最能反映她的犹豫,这句是什么句?你能把它变成陈述句吗?为什么不敢? 而第5次是毫不犹豫的,果断的。从哪些词可看出(赶紧、一大把)这又是为什么呢? 女读第一次,男读第二次。师:从不敢到敢,从一根到一把,小女孩的幻景是那么幸福,现实是那么不幸。 请再来读读这句话:“这一整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他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刚才有同学说,这是在写小女孩的幸福,现在你有新的体会吗? (这样的地方,对小女孩来说,是不存在,她死了才没有寒冷、饥饿、痛苦。)五、升华情感 是的,小女孩的命运是悲惨的,在当时冷酷的现实生活中,她什么也得不到,她死了,也没人理解,只知她冻死了,但作者理解,我们也理解,而且理解很深。 请带着你的理解再读最后一句:“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此时,你能告诉老师句中两个“幸福”的含义吗? 至此,你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吗?(对小女孩的同情和对不合理社会的不满。)(憎恨)六、解剖“幸福”,寻找源头。 出示写作背景:《卖火柴的小女孩》其实就是以安徒生的母亲为原型,当时,有一个朋友寄给他一封信,信里附着三幅图,要求他写篇童话,以配其中一幅图。他选择了描绘手中拿着一束火柴的穷苦小女孩的一幅,配上了这篇童话。这是因为安徒生的母亲,幼年是个讨饭的孩子。安徒生说:“妈妈告诉我,她没有办法从任何人那里讨到一点东西,当她在一座桥底下坐下来的时候,她感到饿极了。她把手伸到水里去,沾了几滴水滴到舌头上,因为她相信这多少可以止住饥饿。最后她终于睡过去了,一直睡到下午。”这幅图,自然使安徒生想起了自己的母亲的苦难童年。安徒生的童话立足于现实,大胆想象,让我们欣赏到了一个美丽而又凄凉的故事。七、拓展延伸,创新思维。 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了我们中间,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呢?你将怎样帮助她?试着以《卖火柴的小女孩,我想对你说》写一篇想象作文。 【板书设计】14、卖火柴的小女孩幻景 —— 幸福(虚实结合)现实 —— 冷酷(对比描写)命运悲惨(合理想象)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反思太极湖学校王建华教学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第一步,然而,设计合不合理,只有通过课堂表现,才能准确的反映出来,下面就是我上完这节课后的一些看法:一、对设计的总体评价与描述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卖火柴的小女孩》已是熟得不能再熟的童话故事了,所以教学这课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学生对教学内容太熟,课本内容似乎少了许多新颖性,那么,学这课到底要让学生学到点什么,只是停留在童话作者、内容、写法上,似乎太简单了,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越,什么事都以自我为中心,于是,我就想让学生通过这节课,懂得对现在生活的珍惜,把对文中人物的情感延续下来。于是在设计导入时,先让学生看到冻死在街头的小女孩,然后让学生思考,小女孩为什么冻死在街头,为什么脸上带着微笑,然后带着问题再次读课文,体会小女孩的可怜与幸福,同时结合实际说说自己的幸福生活。最后通过一个真实版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以及社会各界对流浪儿的关注(真实图片)学会关心,懂得感恩。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节课我采用了大量的课件,从导入的图片,到童话视频,到最后的募捐图片,一节课可以说,有声有色,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在收获之余,我也发现,有些学生由于过分注意课件内容,思绪飘忽,对课堂所提问题不能积极有效的处理,这也影响了我的教学进程。在教学之初,我本想让学生“学会关心,懂得感恩”,上完课后,在回家的路上由于晕车我一言不发,忽然有个学生给我递了个苹果过来,我顿时感到欣慰,然而下车后,一个学生的举动却又让我陷入沉思:本该回家的他,掏出几张十元大钞,叫了几个正准备回家的学生,走向了对面的小食品摊,请客去了……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课堂上,当问到他们,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的身边,你会怎么做时,他们都说要把自己的东西让给小女孩,让她过上幸福的生活,都说要从现在起学会珍惜,可此时他们却又在随便花钱了。上课时,我曾以为,我的教学目标完成的还不错,但此时,我却感到教学目标更应该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一节课改变不了一个人,但可以试着从点滴上去感染他,我们语文教师,在传授文本的同时,更应该潜移默化的教给学生一些道理,适时得震撼一下现在孩子们孤独而自我的心灵,而不是只为某节课的知识点传授,做相应设计。二、对教学过程设计的反思我认为这节课我的课时划分比较合理,主要想让学生在感受小女孩可怜的同时,通过自读文本体会人物情感,为下节课“解读幸福”做铺垫,可在设计时,我对时间的考虑不够细,对整节课的活动设计的太满,上课时,时间很紧,学生读课文的时间,思考的时间,被课件及其他活动占去了许多,偏离了我的本意。三、教学技能与教学策略的运用是否恰当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语言引导、启发、多媒体辅助等方法组织教学,教学流程基本流畅,但我认为我的课堂提问技能不巧,不能恰到好处的启发学生。四、对今后再次实施的启发对于本节课大的环节上我没有做调整,我认为想上好这节课,必须从我自身做起简练我的课堂用语,精练我的课堂评价,巧用我的教学引导。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能在反思中不断完善、促进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