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四组的一篇讲集课文。这篇课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它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这个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本文以火柴为线索,重点写了小女孩五次划着火柴,使小女孩产生美好的幻象,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了。设计思路: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以人为本,以学定教,”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课件,出示精美的动画,配以感人的音乐,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体验,在合作中交流,“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家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同时穿插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感受、体会、领悟、运用,重视学生的读、说,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教师成为参与者。引导者,甚至是参观者,真正体现“课程标准”提倡的人文精神。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卖火柴小女孩命运的悲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朗读能力;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卖火柴的小女孩悲惨命运的同情;教学重点: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其命运的悲惨;教学难点:感悟含义深刻语句的思想感情;教法:“在一定情境之中训练语言事半功倍,”教学中,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通过多媒体动画、配乐的文字片段,让学生深入感悟文本内涵。学法:自主读悟,合作交流,学生以读悟情,以读达情。教具:多媒体课件。一.歌曲引入,了解写作背景同学们,我很喜欢一首歌,名字叫《火柴天堂》大家可以闭上眼睛,听一听,感受你所能看到的画面。1.播放《火柴天堂》。同学们,这首歌曲让你看到了怎样了画面(板书:女孩)2.体会小女孩的“小”(年龄小、瘦小、弱小)这个女孩就是丹麦著名的童话创作大师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女孩”。齐读课题“14卖火柴的女孩”,发现了什么问题?(理解感受“小”)(板书:小)师: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让我们的每一次的品读都从课题开始,真正走进字里行间
融入理解再读课题14《卖火柴的小女孩》。2.介绍写作背景:同学们,每一个童话故事背后都蕴藏着另一个故事,或者说是作者的一段经历,结合课前的自主学习单,谁来给大家分享《卖火柴的小女孩》背后的故事。 (1848年,安徒生到国外旅行。途中收到了一封朋友的来信,要求他按照信中寄来的三张画片写一篇故事。其中一张画片上,画的是一个穷苦的小女孩,金黄的长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她手里拿着许多火柴,瞪大了一双可怜的眼睛,好像在想些什么。安徒生看着这张画片,双眼渐渐湿润了。他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妈妈小时候要过饭,有一次要饭时,实在走不动了,竟然昏倒在路上。他又想起了在童年时代惟一疼爱他的奶奶。爸爸去世以后,妈妈改嫁了,他只好和奶奶相依为命。每到傍晚,他坐在墙角里,蜷着腿缩成一团,盼望着讨饭的奶奶快些回来。慈祥的奶奶一回家,便把他搂在怀里,给他带来温暖,为他解除饥饿。他还想起了在丹麦封建王朝统治下,千千万万穷苦的儿童……想着、想着,他情不自禁地摊开稿纸,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对广大穷苦儿童的同情,以及对统治阶级的憎恨,奋笔疾书,写出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优美动人的童话。)大家听懂了什么?(安徒生自己就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师:其实,文学作品就来源于生活,很多故事的主人公都带有作者的影子,或者说其实就是作者本身。二.检查预习,说主要内容 安徒生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拥有生命是幸福的,只要你拥有健美的心灵,什么样的厄运也不能夺走你的幸福。就让我们透过文字走进安徒生,看一看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命运。1、字词。谁想读?哆哆嗦嗦蜷着腿火柴梗薄纱暖和暖和明晃晃喷香兜着(指一生读)很好,我们一起读。(齐读)2、主要内容好,结合自主学习单,谁来说说本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三.走进“现实”,体会“可怜”1.总体谈感受(1)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小女孩的现实生活,重新回到那个特殊的夜晚。请同学们快速浏览1-4段,边读边思考: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第一印象?你能否用一个词语来概括?(2)汇报。(3)书中有一句话直接表达出了这种感受,找到它!2.抓住重点句子,体会“可怜”
(1)再来读读这几段文字,找出那句最能触动你心灵,让你由衷的感受到的可怜的语句。画在书上。(2)汇报A.预设一:(“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小女孩在什么环境下赤脚?引导联系第一句体会:在一年最冷的季节“冷极了”、最冷的气候“下着雪”、最冷时间段“又快黑了”,天气是寒冷至极!指导读出小女孩的寒冷。B.预设二:(“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小女孩的脚已经被这严寒冻透了!C.预设三:(“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小女孩真是无人关心、无人问津啊!D.预设四:(“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小女孩不仅冷,而且饿,真是饥寒交迫呀!E.预设五:(“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爸爸居然还忍心狠狠打她!同学们,从这里你能不能感受到一种比天气还要冷的东西?(亲情的冷淡)能读出来吗?3.聚焦第二段:想象补白,体会人情冷漠(痛苦、孤独):(1)下面我们重点关注这一部分。出示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找一位同学读一下最后一句。(2)老师这里还有一句,对比着读一读,你更喜欢哪句的表达效果?出示: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这一整天,她没卖出一根火柴,她没得到一个硬币。(3)汇报:第一句好。第一句站在路人角度上表达的,第二句站在小女孩角度上表达的。安徒生这样表达就是为了体现出路人的无情与社会的冷漠。谁能读出来?(指导读好)(4)是啊,这个可怜的小女孩都会遇到那些无情、冷漠的路人呢?出示:师引读也许……也许……又或者……寒冷的她来到了一位抱着孩子的贵妇人面前……饥饿的她边喊边追赶着一辆拉着一位绅士的马车,……无助的她走到一家杂货店的门口去叫卖,……请同学们挑选其中一个场景,拿起笔展开想象,重现小女孩悲惨的遭遇写下来。(三分钟自由写作)(5)指名汇报。
(6)配乐组合朗读。出示: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分工:前两句指名读,省略号由三位写得好的学生代表读,最后一句全班齐读)(7)领会表达:此时此景,你就是那个可怜的小女孩,你一定会感到怎么样?(忧伤、难过、彷徨、痛苦……)是啊,天气如此冷酷,亲情如此冷淡,社会如此冷漠!一而再、再而三的冷已经让这个弱小的女孩从头冷到脚,从外冷到里,从身体冷到了心灵!这一切的一切,没人替她分担、没人替她承受,只有谁来担?只有谁来受?(独自一人)四.走进“幻想”,体会“幸福”1.过渡:她终于敢大着胆子划着了第一根火柴,第二根火柴,第三根火柴……看到了一幕又一幕奇异的景象。她都看到了什么?(汇报)(板书: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师:看到火炉,是因为~看到烤鹅,是因为~看到圣诞树,是因为此时的她渴望得到快乐,更映衬出此时的小女孩非常痛苦,看到奶奶是因为,她特别孤独。(板书:寒冷、饥饿、痛苦、孤独)2.观察一下板书,你有什么发现?(一行是不幸,一行是幸福,两者一一对应,形成鲜明的对比)(板书:对比)然而,这幸福这美好只是昙花一现,仅仅是幻想罢了。(板书:幻想)3.体会表达特点,感受作者创作的用意(1)就让我们先走进小女孩前三次幻想的景象。出示前三处幻想的句子: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自己读一读,你有什么感觉?(温馨、美好、快乐、幸福)你再看看这些句子,出示前三处火柴熄灭的句子: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小女孩向画片伸出手去。这时候,火柴又灭了。自己读一读,又有什么感觉?(冷酷、无情)师:如果说刚才那些是美好幸福的幻想,那现在又重新回到了残酷的现实。(板书:现实)(2)再看这些句子,你又有什么新发现?(这幸福的幻想与这冷酷的现实交替出现)安徒生为什么要这样表现呢?(小组讨论)(3)汇报:这样写的好处就是让幸福幻想与冷酷现实一次又一次反复形成对比,使小女孩悲惨的遭遇像滚滚洪水一样不断拍击着,震撼着读者的心灵,也更能让我们体会到那个社会的冷漠残忍。4.小女孩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幻想着,这幸福又再一次又一次的破灭着。所以,当她在火光中看到奶奶时,感情就像泄闸的洪水一样暴发了。出示:(一生读)“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漂亮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你看到了几个感叹号?(4个)这四个感叹号凝聚着小女孩怎样的感情?(急切、期盼)带着这份急切与期盼,一起来读这几句话。师:可是幻想始终是幻想,奶奶终究还是去了,(擦四次幻想)此时此刻,—没有了,—没有了—不见了,就连她最珍惜最想留住的奶奶也走了,留下的就只有寒冷,饥饿,痛苦,孤独。所以,小女孩她迫切的央求奶奶,在读——(齐读)5.奶奶带她走了吗?谁来继续读第10段?(指名读)“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6.体味标点,领会表达课文是这样写她的离去的。出示:(师读)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他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冻死了”,作者句末点上了一个句号,象征着小女孩短暂一生的结束。如果再给你一次选择标点的机会,你还想在这里用什么标点?(省略号:表示无尽的思索,发人深省;感叹号:表示对社会无比的愤慨与遗憾)能读出来吗?7.故事到这里已经接近尾声了,文章最后一句这样写到,出示:(齐读)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漂亮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1)这里面有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词反复出现了两次,你发现了吗?你是怎么理解这两个“幸福”的?(前一个幸福是
幻觉中感受到的幸福,第二个幸福指小女孩死了)(2)可怜的小女孩啊,此时已经没有了寒冷、饥饿,更没有痛苦与孤独。(擦掉“寒冷、饥饿、痛苦、孤独”)她彻彻底底地幸福了。从这两个幸福中,你们品味到了怎样的滋味?(悲痛、愤慨、谴责、无奈、祝福、辛酸……)(3)安徒生就是带着这股辛酸和苦涩写下了这个凄美的童话,这正是文字背后留给我们更深的思考。这也正是安徒生童话独特的魅力。再看课题,这个小女孩与当时的大时代大背景相比,她是弱小的,与千千万万的老百姓相比是渺小的,但安徒生就是借助这样一位可怜的小女孩来反映与批判大社会,大时代。这无疑是(以小见大),这样看来那弱小的小女孩似乎又拥有了强大的力量与作用。这就是伟大的安徒生。五.朗读诗歌,提出希望下课前,我想把一首诗送给大家作为这节课的结束,喜欢读的可以跟老师一起读。出示:假如有人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假如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道灿烂;假如有人45岁了,还没有思考过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点沉郁;假如有人55岁了,还没有复习过安徒生,那么他的晚年少了一份悠远。的确,安徒生的童话值得我们每个人去读,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读。愿大家的阅读生活中永远安徒生童话相伴。板书:15卖火柴的小女孩火炉寒冷幻想烤鹅饥饿现实圣诞树痛苦奶奶孤独对比以小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