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函数的概念(1)教学设计方案四川省泸州市实验中学余秀莲课题名称《§1.2.1函数的概念(1)》(第一课时)科 目数学年级高一教学时间一课时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高中阶段不仅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同时还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高中阶段更注重函数模型化的思想.函数是高中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贯穿整个高中数学学习。其重要性体现在:1、函数源于在现实生活,具有广泛的应用。2、函数是沟通代数、几何、三角等内容的桥梁。3、函数部分内容蕴涵重要数学方法,分类讨论的思想 ,数形结合的思想,化归的思想等。这些思想方法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 然而函数这部分知识在教学中又是一大难点这主要是因为概念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不容易,由于函数这部份知识的主要思想特点体现于一个“变”字,接受起来就更难。研究的主要是“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要求用变量的眼光,运动变化的观点去看待相关问题,所以函数成了高一新生进入高中的一条拦路虎。突破了它后面的学习就容易了。 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有知识准备高一年级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简单的函数,对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正反比例函数等图像和性质有一定的掌握与理解。2、学生已有活动经验同时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探索、发现的数学活动,积累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识能力和借助图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推理说明。3、学生已有的学习能力我校学生进入高中以前的初中,一直采用“DJP”教学模式。经过三年时间的训练,我校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学、阅读、动手、讲解和评价,并能在学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上台讲解和互相评价。因此,本节可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讲解评价等形式来完成。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在具体情景中,领悟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价值趋向。第5页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探索y是x的函数,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的能力。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合作、交流,进一步感受学习数学的意义,培养其主动探索、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三、知识与技能1.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2.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3.能够正确使用“区间”的符号表示某些集合.4.能够正确使用“区间”的符号表示某些函数的定义域;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函数的模型化思想,用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教学难点:符号“y=f(x)”的含义,函数定义域和值域的区间表示;教学资源 收集初中学习过的函数的图像。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搜集生活中常见的图片,利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从中找出自变量,因变量以及函数的表示方法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探究活动(一)探究任务一:函数模型思想及函数概念问题:研究下面三个实例:A.一枚炮弹发射,经26秒后落地击中目标,射高为845米,且炮弹距地面高度h(米)与时间t(秒)的变化规律B.近几十年,大气层中臭氧迅速减少,因而出现臭氧层空洞问题,图中曲线是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面积的变化情况.C.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反映一个国家人民生活质量的高低.“八五”计划以来我们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如下表.年份19911992199319941995…恩格尔系数%53.852.950.149.949.9…讨论:以上三个实例存在哪些变量?变量的变化范围分别是什么?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对应关系?三个实例有什么共同点?归纳:三个实例变量之间的关系都可以描述为,对于数集A中的每一个x,按照某种对应关系f,在数集B中都与唯一确定的y和它对应,记作:.函数的有关概念第5页
1.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function).记作: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domain);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range).注意:“y=f(x)”是函数符号,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如“y=g(x)”;函数符号“y=f(x)”中的f(x)表示与x对应的函数值,一个数,而不是f乘x.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探究活动(二)区间的概念设a、b是两个实数,且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