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对数与对数运算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对数的概念;2.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二)能力训练要求1.理解对数的概念;2.能够进行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3.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三)德育渗透目标1.认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转化;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3.了解对数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教学重点对数的定义.教学难点对数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假设200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a亿元,如果每年平均增长8%,那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是2002年的2倍?=2x=?也是已知底数和幂的值,求指数.你能看得出吗?怎样求呢?二、新授内容:定义:一般地,如果的b次幂等于N,就是,那么数b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例如:;;;.探究:1。是不是所有的实数都有对数?中的N可以取哪些值?⑴负数与零没有对数(∵在指数式中N>0)2.根据对数的定义以及对数与指数的关系,??⑵,;∵对任意且,都有∴同样易知:⑶对数恒等式如果把中的b写成,则有.⑷常用对数:我们通常将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为了简便,N的常用对数简记作lgN.例如:简记作lg;简记作lg3⑸自然对数:在科学技术中常常使用以无理数e=271828……为底的对数,以e为底的对数叫自然对数,为了简便,N的自然对数
简记作lnN.例如:简记作ln3;简记作ln10.(6)底数的取值范围;真数的取值范围.三、讲解范例:例1.将下列指数式写成对数式:(1)(2)(3)(4)解:(1)62=4;(2)=-6;(3)27=a;(4).例2.将下列对数式写成指数式:(1);(2);(3);(4).解:(1)(2)=128;(3)=001;(4)=10.例3.求下列各式中的的值:(1);(2)(3)(4)例4.计算:⑴,⑵,⑶,⑷.解法一:⑴设则,∴⑵设则,,∴⑶令=,∴,∴⑷令,∴,,∴解法二:⑴;⑵⑶=;⑷四、练习:(书P64`)1把下列指数式写成对数式(1)=8;(2)=32;(3)=; (4)
.解:(1)8=3(2)32=5(3)=-1(4)=-2把下列对数式写成指数式(1)9=2⑵125=3⑶=-2⑷=-4解:(1)=9(2)=125(3)=(4)=3求下列各式的值(1)2⑵⑶100⑷001⑸10000⑹00001解:(1)2==2(2)=-4(3)100=2(4)001=-2()10000=4(6)00001=-44求下列各式的值(1)1⑵1⑶81⑷62⑸343⑹243解:(1)1=1(2)1=0(3)81=2(4)62=2()343=3(6)243=5五、堂小结⑴对数的定义;⑵指数式与对数式互换;⑶
求对数式的值.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二)教学目标(三)教学知识点对数的运算性质.(四)能力训练要求1.进一步熟悉对数定义与幂的运算性质;2理解对数运算性质的推倒过程;3.熟悉对数运算性质的内容;4.熟练运用对数的运算性质进行化简求值;.明确对数运算性质与幂的运算性质的区别.(三)德育渗透目标1.认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转化;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重点证明对数的运算性质.教学难点对数运算性质的证明方法与对数定义的联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对数的定义其中与2.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3重要公式:⑴负数与零没有对数;⑵,⑶对数恒等式4.指数运算法则二、新授内容:1.积、商、幂的对数运算法则:如果a>0,a᠒1,>0,N>0有:证明:①设=p,N=q.由对数的定义可以得:=,N=.∴N==∴N=p+q,即证得N=+
N.②设=p,N=q.由对数的定义可以得=,N=.∴∴即证得.③设=P由对数定义可以得=,∴=∴=np,即证得=n.说明:上述证明是运用转化的思想,先通过假设,将对数式化成指数式,并利用幂的运算性质进行恒等变形;然后再根据对数定义将指数式化成对数式.①简易语言表达:“积的对数=对数的和”……②有时逆向运用公式:如.③真数的取值范围必须是:是不成立的.是不成立的.④对公式容易错误记忆,要特别注意:,.2.讲授范例:例1.用,,表示下列各式:.解:(1)=(x)-z=x+-z(2)=(=+=2x+.例2.计算(1),(2),(3),(4)
解:(1)2==2(2)1=0.(3)(×2)=+=+=2×7+=19.(4)lg=.例3.计算:(1)(2)(3)说明:此例题可讲练结合解:(1)=====1;(2)===2;(3)解法一:lg14-2lg+lg7-lg18=lg(2×7)-2(lg7-lg3)+lg7-lg(×2)=lg2+lg7-2lg7+2lg3+lg7-2lg3-lg2=0.解法二:lg14-2lg+lg7-lg18=lg14-lg+lg7-lg18=lg评述:此例题体现对数运算性质的综合运用,应注意掌握变形技巧,如(3)题各部分变形要化到最简形式,同时注意分子、分母的联系(2)题要避免错用对数运算性质例4.已知,,求
例.本P66面例20世纪30年代,里克特制订了一种表明地震能量大小的尺度,就是使用测震仪衡量地震能量的等级,地震能量越大,测震仪记录的地震曲线的振幅就越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里氏震级,其计算公式为=lgA-lgA0其中,A是被测地震的最大振幅,A0是“标准地震”的振幅(使用标准地震振幅是为了修正测震仪距实际震中的距离造成的偏差)(1)假设在一次地震中,一个距离震中100千米的测震仪记录的地震最大振幅是20,此时标准地震的振幅是0001,计算这次地震的震级(精确到01);(2)级地震给人的震感已比较明显,计算76级地震的最大振幅是级地震的最大振幅的多少倍(精确到1)3.堂练习:教材第68页练习题1、2、3题.4.堂小结对数的运算法则,公式的逆向使用.221对数与对数运算(三)教学目标(五)教学知识点1.了解对数的换底公式及其推导;2.能应用对数换底公式进行化简、求值、证明;3.运用对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六)能力训练要求会用,
等变形公式进行化简.(三)德育渗透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对数换底公式的应用.教学难点对数换底公式的证明及应用.对数知识的运用。教学过程二、复习引入:对数的运算法则如果a>0,a᠒1,>0,N>0有:二、新授内容:1对数换底公式:(a>0,a᠒1,>0,᠒1,N>0).证明:设N=x,则=N.两边取以为底的对数:从而得:∴.2两个常用的推论:①,.②(a,b>0且均不为1).证:①;②.三、讲解范例:例1练1已知,,用a,b表示
.解:因为3=a,则,又∵7=b,∴2求值例2.设,求的值.解:∵, ∴,即=9.例3.计算:①,②.解:①原式=.②∵,,∴原式=.例4.P67例6生物机体内碳14的“半衰期”为730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女尸出土时碳14的残余量约占767%,试推算马王堆古墓的年代例.已知x=,求x.分析:由于x作为真数,故可直接利用对数定义求解;另外,由于等式右端为两实数和的形式,b的存在使变形产生困难,故可考虑将移到等式左端,或者将b变为对数形式.解法一:由对数定义可知:.解法二:由已知移项可得,即.由对数定义知:.解法三:
.练习:教材P68第4题三、堂小结换底公式及其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