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说课稿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课标)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是集合的含义与表示在知识上的延伸和发展,同时,这部分内容较好地反映集合的基础知识与集合之间的内在联系,蕴含着类比迁移的认知方法、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
(2)课标解读课标要求:“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解读: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掌握集合间的包含和相等的概念、有关术语、符号,并会使用它们表达集合之间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两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已有了一定的理解,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知识层面:学生已初步理解了集合的含义。 能力层面: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用列举法和描述法来表示一些简单的、常见的集合,初步学会从集合的角度来看问题。 情感层面:学生对数学新内容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等方面还要逐步培养。
三、教学目标分析知识目标--掌握集合的包含和相等的概念、有关术语、符号,并会使用它们表达集合之间的关系,熟悉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包含关系,了解空集的概念和意义。能力目标--通过实例分析,获知两个集合间的包含与相等的关系,提炼出概念。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情感目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观察、分析、探求的学习激情。
四、教学构思由教材第6页的思考引入,然后出示实例,让学生观察、思考、概括,通过提问学生,不断修正认识,得出子集的概念。运用子集的知识来认识集合的相等,进而引出真子集的概念,接着通过实际例子引出空集及其性质,最后通过例题和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五、重难点分析重点:子集、真子集、空集的概念。难点: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和集合与集合间的包含关系的区别、符号表示;对空集的理解。
六、教法与学法分析(一)学法及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类比实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观察实例,归纳、抽象、合作交流、练习等逐步从陌生到熟悉,从初步理解到掌握知识。(二)教法按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原则,一方面利用实例,引入集合的包含关系,从而形成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空集等概念.另一方面借助Venn图形象直观地表示集合的包含关系,帮助学生理解。
七、教学程序(一)类比实数间的关系,提出问题思考:实数有相关系,大小关系,类比实数之间的关系,集合之间是否也具有类似的关系?
(二)概念形成通过实例的共性探究,初步形成集合间的包含、相等的概念。教师借机引导学生得出子集的定义。然后教师让学生用Venn图表示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附:示例1:观察下面三组集合,你能发现每组中两个集合间的关系吗?(1)A={1,2,3},B={1,2,3,4,5};(2)A={x|x清镇一中高一(27)班的女生},B={x|x清镇一中高一(27)班的学生};(3)C={x|x是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D={x|x是等腰三角形}.
(三)进一步深化概念通过实例2进一步深化子集的概念和记法,并引导学生得出集合相等、真子集的概念附:示例2:考察下列各组集合,并指明两集合的关系:(1)A=Z,B=N;(2)A={x|x是长方形},B={x|x平行四边形};(3)A={x|x2–3x+2=0},B={1,2}.
(四)空集的概念及其性质通过实例理解空集的意义并给出空集的性质附:示例3考察下列集合.指出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B={x|x2+1=0,x∈R}.引导学生得出空集的概念及其性质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五)例题分析(1)写出集合{a、b}的所有子集;(2)写出集合{a、b、c}的所有子集;(3)写出集合{a、b、c、d}的所有子集;教师列表让学生填空,学生很容易得出规律:教师总结并板书:一般地:集合A含有n个元素,则A的子集共有2n个.A的真子集共有2n–1个.(六)学生练习教材第7页2、3(此题第(3)题估计学生困难大,重点点评)
(七)课堂小结教师请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和方法(八)作业布置习题1.1A组5,B组1预习:集合的运算例2设集合,,若,求实数的值.备用例题:(层次好的班级选用)例1设集合,,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八、媒体使用分析本节课运用课件,用幻灯片出示三个实例和例题,以节约教学时间
九、目标达成情况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充分让学生动脑思考、动手练习,合作交流,预计90℅的学生能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没能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可以通过课后小组互助或者教师的帮助进一步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