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函数的概念(2)从容说课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函数是数学中最主要的概念之一,而函数概念贯穿在中学数学的始终,概念是数学的基础,概念性强是函数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只有深刻理解函数概念,才能正确灵活地加以应用.本节通过训练求不同函数的定义域,使学生认识到函数的定义域的重要性,通过对抽象符号f(x)(即x在对应关系f下对应f(x))的理解和使用,使学生认识到符号f(x)本身就是三要素构成的整体.通过判断两个函数是否相同,进一步体现三要素整体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揭示函数的内涵,使函数概念在更高层次上再现,也使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深化.函数概念在高中阶段处于核心知识地位,和今后函数性质的研究,特殊函数的研究有密切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建立各种联系,从而给学生良好的知识结构.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继续理解函数的概念和记号以及与函数概念相关的定义域、函数值、值域的概念.2.掌握两个函数是同一函数的条件.3.会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函数概念的学习,初步探索客观世界中各种运动与数量间的相互依赖关系.2.使学生掌握求函数式的值的方法.明确f(a)与f(x)的区别与联系.3.逐步培养并提高批判思维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懂得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使学生学会全面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教学重点符号“y=f(x)”的含义,函数定义域与值域的求法.教学难点符号“y=f(x)”的含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讲义.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函数的概念,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函数的定义域是怎样的?它有几个要素?分别是什么?生: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函数有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师:函数的定义域由什么确定?生:函数的定义域由数学运算规律决定,即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函数的表达式有意义的自变量的集合.
师:同学们对上节课的内容掌握得很好.二、讲解新课本节课我们将继续探讨函数的定义,在函数的定义中,符号y=f(x)即是“y是x的函数”的数学表示,应理解为:x是自变量,它是关系所施加的对象;f是对应关系,它可以是一个或几个解析式,可以是图象、表格,也可以是文字描述;y是自变量的函数,当x为允许的某一个具体值时,相应的y值为与该自变量值对应的函数值,当f用解析式表示时,则解析式为函数解析式.y=f(x)仅仅是函数符号,不是表示“y等于f与x的乘积”,f(x)也不一定是解析式.在研究函数时,除用符号f(x)外,还常用g(x)、F(x)、G(x)等符号来表示.对于一个函数y=f(x),必须指出的是f(x)与f(a)既有区别又有联系,f(a)表示当x=a时函数f(x)的值,是一个常量.而f(x)是自变量x的函数,在一般情况下,它是一个变量,f(a)是f(x)的一个特殊值.例如一次函数f(x)=3x+4,当x=8时,f(8)=3×8+4=28是一常数.当y=f(x)用数学式子表示时,如果需要把x、y看作并列的未知量或点的坐标,那么y=f(x)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方程.例如,二次函数y=x2,在需要时,也可以看作是一条抛物线的方程.【例1】教科书P20例1.本例的教学任务:(1)学会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在中学阶段,所研究的函数通常是能够用解析式表示的.如果未加特别说明,函数的定义域就是指能使这个式子有意义的所有实数的集合.在实际问题中,还必须考虑自变量的允许范围.(2)对用解析式表示的函数,会由给定的自变量与函数的解析式计算函数值.(3)进一步体会函数记号的含义,能区别f(-3)、f(a)、f(x).【例2】已知f(x)=(x∈R且x≠-1),g(x)=x2+2(x∈R).(1)求f(2)、g(2)的值;(2)求f[g(2)]的值;(3)求f[g(x)]的解析式.方法引导:第(1)小题即求x=2时,f(x)、g(x)的函数的值;第(2)小题,即求x=g(2)时,f(x)的函数;第(3)小题实际上为第(2)小题更一般的推广,解题方法类同于第(2)题.解:(1)f(2)==,g(2)=22+2=6.(2)f[g(2)]=f(6)==.(3)f[g(x)]=f(x2+2)==.方法技巧:在解本题时,要正确理解对应关系“f”和“g”的含义,在求f[g(x)]时,一般遵循先里后外的原则.必要时还得考察函数的定义域.请思考:已知函数f(x),那么f(1)+f(2)+f()+f(3)+f()+f
(4)+f()=?【例3】教科书P21例2.本例的教学任务:(1)通过判断函数的相等认识到函数的整体性.值得注意的是,在三个要素中,由于值域是由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决定的,所以只要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这两个函数就相等.(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例4】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0,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H(x)=f(x2+1);(2)G(x)=f(x+m)+f(x-m)(m>0).方法引导: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a,b],求f[g(x)]的定义域,是指求满足a≤g(x)≤b的x的取值范围.解:(1)∵f(x)的定义域为[0,1],∴f(x2+1)的定义域满足0≤x2+1≤1.∴-1≤x2≤0.∴x=0.∴函数的定义域为{0}.(2)由题意,得得则①当1-m<m,即m>时,无解;②当1-m=m,即m=时,x=m=;③当1-m>m>0,即0<m<时,m≤x≤1-m.综上所述,当0<m≤时,G(x)的定义域为{x|m≤x≤1-m}.【例5】一个圆柱形容容器的底面直径为d厘米,高度为h厘米,现以每秒S立方厘米的速度向容器内注入某种溶液,求容器内溶液高度y与注入时间t(秒)的函数关系式及其定义域.方法引导:本题是有关函数的实际问题,其方法是把实际问题用数学的式子表示出来,建立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由实际问题确定的函数的定义域除使函数有意义外,还要符合实际问题的要求.解:依题意,容器内溶液每秒升高(厘米).于是y=·t;又注满容器所需时间为h÷()=(秒).
故函数的定义域是[0,].【例6】求下列函数的值域:(1)y=2x+1,x∈{1,2,3,4,5};(2)y=+1;(3)y=;(4)y=-x2-2x+3(-5≤x≤-2).方法引导:由值域即所有函数值的集合可知,求函数的值域可看作求出所有函数值的问题,可由定义域逐步推出函数值的集合就是值域.求函数的值域问题首先必须明确两点:一是值域的概念,即对于定义域A上的函数y=f(x),其值域就是指集合C={y|y=f(x),x∈A};二是函数的定义域,对应关系是确定函数值的依据.求函数的值域问题关键是将解析式作变形,通过观察或利用熟知的基本函数的值域,逐步推出函数的值域.求函数的值域没有固定的方法和模式,要靠自己经验的积累,掌握规律,求函数的值域不但要重视对应关系(解析式)的作用,而且要注意定义域对值域的制约作用.解:(1)将x=1,2,3,4,5分别代入y=2x+1计算得函数的值域为{3,5,7,9,11}.(2)∵≥0,∴+1≥1,即所求函数的值域为[1,+∞].(3)∵y==-1+,∵函数的定义域为R,∴x2+1≥1.∴0<≤2.∴y∈(-1,1].∴所求函数的值域为(-1,1].(4)∵y=-x2-2x+3=-(x+1)2+4,又∵-5≤x≤-2,∴-4≤x+1≤-1.∴1≤(x+1)2≤16.∴-12≤4-(x+1)2≤3.∴函数的值域为[-12,3].三、课堂练习1.教科书P22练习题2.答案:(1)不相等.因为前者的定义域为{t|0≤t≤100},而后者的定义域为R.(2)不相等.因为前者的定义域为R,而后者的定义域为{x|x≠0}.2.教科书P22练习题3.解答:(1)f(2)=28,f(-2)=-28,f(2)+f(-2)=0.(2)f(a)=3a3+2a,f(-a)=-(3a3+2a),f(a)+f(-a)=0.(3)f(x)+f(-x)=0.四、课堂小结
1.本节学习的数学知识:(1)符号“y=f(x)”的含义;(2)两个函数相等的判别;(3)函数定义域与值域的求法.2.本节学习的数学方法:定义法、代入法、换元法、方程的思想与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学建模.五、布置作业教科书P28习题1.2A组2,3,4,6,8.B组1.板书设计1.2.1函数的概念(2)符号“y=f(x)”的含义例1例2例3例4例5例6课堂练习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