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职学校:甘肃省渭源县锹峪中学姓名:谢晓瑜学科:初中生物教材版本册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课题:生物的特征上课时间:2013-9-3面对刚从小学进入中学的新生来说,由于学习习惯、知识层次不同,尤其在部分小学对科学这门课程没有开展,导致学生对生物知识缺乏过多的了解,因此这节课的成败,关系到以后整个生物课的教学效果,于是本人在上课前做了精心的准备。首先对教学内容做了分析,目的是怎么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分析1、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中的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生通过交流学习,能认识了解日常生活中那些是生物,那些是非生物,并能正确判断。2、在学生能正确判断生物的基础上,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了解生物具有的一些特征。3、通过学习让学生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主人翁责任感。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②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难点和重点 重点: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和挂图2.简单的生物实物(盆栽植物、笼子里养的动物)教学过程
《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学习内容一:什么是生物生:( 学生先自学教材5分钟)对本节课的基本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师:首先从学生熟悉的一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选取了一段内容,出示多媒体画面。提出问题:让学生描述所看到的文字中那些是植物,那些是昆虫和鸟类?生:看多媒体,从文章内容中找那些是植物,那些是昆虫和鸟类?(分组讨论)小组讨论交流 通过激烈的讨论,学生找到了像鸣蝉、叫天子、桑椹、蟋蟀等。并对找到的这些物体进行了分类。(教师及时引导)师:提出问题:教室里的课桌、讲台与同学们找到的这些物体有什么区别?生: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教师及时引导)鸣蝉、叫天子、桑椹、蟋蟀等有生命,而课桌、讲台没有生命。教师总结:具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从而使学生对生物和非生物有了具体的认识学习内容二:生物的特征师:提出问题:“想想自己具有哪些特征?”你与小鸟、盆栽植物有那些相同特征?(对于有些特征,教材中说的不是很明显,应重点强调分析。)生:小组讨论交流实物对比,通过挂图、实物大家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并以自身为例讨论人是否也具有书中描述的生物特征。(教师各组检查,进行必要的点拨。)
各组选出代表说明,可针对不同观点进行辩论,使大家认识到生物的共同特征。最终达成共识。(教师及时引导,尽量鼓励学生,让学生得到信心和乐趣。肯定学生的结果,使每位同学积极参与。)总结出生物的共同特征。师:展示一些图片和多媒体课件,提出问题:“除我们已经了解到的生物特征之外,谁知道生物还具有哪些特征?”生:集思广益,调动思维潜力,学生观察某些生物图片和多媒体课件,结合平时了解的生物知识,协作互补,说出生物的其他特征。例如,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有一定的寿命等。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归纳。)利用板书内容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练习:师:1.多媒体打出钟乳石、珊瑚和珊瑚虫.生:学生讨论哪个是生物,并说明理由。师:找观察过珊瑚的同学,给大家描述珊瑚和珊瑚虫的关系,指导学生根据生物的特征去分析,大家讨论后得出答案。 (对平时认真观察生物的同学给予表扬,并说明观察环境对学习生物学的意义。)师:2.今天我们接触到这么多的小生命,看到它们的生命现象,你还认为路旁的一棵树,道边的一朵花,都是那么微不足道吗?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那些具有生命的物体呢?生:通过讨论,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主人翁情感。教学反思:这节课尽管上的比较成功,但在学生的发言中,看到了以下不足:1.部分同学发言不积极,很少参与交流。
2.同学们知识面狭窄,对生物知识知道的较少。3.部分同学虽然知道,但是不敢发言,缺少合作意识。针对以上情况,在以后的教学中将这样做:1.尽量鼓励学生,让学生得到信心和乐趣。2.肯定学生的结果,给予表扬,使每位同学积极参与。3.在上课过程中,更多的补充一些生物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