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分析:学生对于生物的生命现象已有不少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任一种自己熟悉的生物,形成一个基本观点:只有具备这些特征的物体,才是生物。(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列举、辨认具体事例,学会描述身边的生物,区别生物和非生物。2.通过讨论、领会并能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能力目标通过事物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命的情感。(三)教学重点:生物的生命现象及生物的基本特征(四)教学难点:生物某些基本特征的归纳和理解教学准备 培养皿、蚯蚓、蘸有酒精的棉球;体现生物基本特征的多媒体课件;学生查找与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关的资料。教学程序:[我们身边的生物]创设问题情景
播放视频,视频中有形形色色的生物师:生生不息的地球孕育了形形色色、生机勃勃的生物,呈现了奇妙的生命现象,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播放剪辑的生生不息的地球视频)【设计意图】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上课初始便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程度。师:在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生:海中的游鱼、天上的飞鸟、草原上的虎、豹、斑马、花、草、森林……山川、大海、沙漠师:它们都能表现出生命现象吗?生:山川、大海、沙漠没有生命。师生达成共识:具有生命现象的叫生物,不具有生命现象的叫非生物。师:同学们能举出你所熟悉的生物吗?生:举出身边的动植物及微生物。师:病毒、细菌以及引起食物腐败的霉菌,由于个体微小不易被我们观察到,但它们的确是有生命的,属于生物。达成共识:我们将生物大致分为植物、动物、微生物。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
师:除了同学们所说的我们熟悉的动、植物外,我国还有许多珍稀动植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展示东北虎、藏羚羊、大熊猫、中华鲟、桫椤、珙桐等国家一级保护动植物,让学生直观认知的同时增强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出示碱蓬、芦苇、柽柳、野大豆、丹顶鹤、大天鹅等黄河三角洲特色生物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生物谈起,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在交流中和学生达成生物分类的共同认知。通过认识国家一级保护动、植物和黄河三角洲的特色生物实现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生物的生命现象师:请同学们小组交流,生物都能表现出哪些生命现象呢?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小组交流反馈:小组间相互补充。达成共识:生物都能表现出的生命现象:呼吸、摄食、排泄、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生物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生物所表现出的这些生命现象就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师:呼吸、摄食、排泄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通过一段视频详细了解一下:(播放动、植物新陈代谢视频)生物通过呼吸、摄食、排泄使体内的物质和能量得到不断的更新,这个过程我们称为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展示张国立父子、金龟子母女图片,子代与亲代的相似性是普遍存在的。出示一张小女孩的照片,几年后,经过生长发育她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出示现在的照片,大家认识吗?(学生们喊出她的名字),这是谁?出示一男士照片。生:她的爸爸。师:你判断的理由?
生:长得很像?师:哪里像?生:脸型、嘴巴……师:有不像的地方吗?生:……师:我们请这位同学自己说说。生:爸爸是单眼皮,而我是双眼皮。师:生物学上我们把子代与亲代相似的现象叫遗传,把子代与亲代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叫变异。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一些俗语就描述了这些现象。你能说出哪些?生: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遗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来源:学#科#网]一母生九仔,九仔各不同。——变异师:对外界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应激性。我们一起看含羞草的应激性(播放视频)[来源:学。科。网Z。X。X。K]
现在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200多万种。它们的形态、大小和生活习性各不相同,但在千差万别中却存在着共性。那么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生物的基本特征。板书课题——生物的基本特征展示学习目标。探究新知小组讨论:根据图片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说说生物有哪些基本特征。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些生命现象的理解,以小组为单位,举例说明生物具有哪些特征?小组选出小组长、发言人。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小组的讨论。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的心理氛围。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通过小组讨论发言,补充的形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得到加强。 教师展示图片,请学生说出属于哪项生命特征。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展示。拓展思维:生物还有哪些书上没有提到的特征呢?引导学生根据所查资料,说出生物的其它特征。比如,生物体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都能适应环境并能影响环境;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等。巩固运用:展示图片。讨论: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为什么?请说出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曲中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中的非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有蝴蝶、小鸟。远处有山林、草地,草地上有大大小小的蘑菇。近处有一只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在觅食,小狗趴在旁边吐着舌头。还有一座小桥,水中有游鱼、水草。从学生熟悉的画面引入,目的是使学生从学习一开始就感到亲切、有趣,并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二、提出问题三、问题解决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后回答:飞机、白云、太阳、山石、桥、水等是非生物,因为它们都没有生命;蝴蝶、小鸟、草、鸡、狗、鱼、蘑菇等是生物,因为它们都有生命。学生通过提取脑海中的生活常识,自然而然的解决问题,降低难度,让学生开学之初便拥有了一种生物学习的成就感和关注生活的意识。四、巩固运用1、为了加深学生对生物的理解,让学生列举自己熟悉的生物。2、大屏幕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生物标本、图片。学生说出名称。 在学生视野充分拓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众多的生物简单分类,明确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真菌、细菌和病毒等五类。过渡句::他们都是有生命的。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呢?课堂中“小台阶”的问题设置是必要的,可以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获取知识,所以利用问题形式过渡,使课堂知识点之间衔接流畅自然。·
《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 三亚育才中学董跃忠一、教学目标:1、通过列举事例,学会描述身边的生物,区别生物和非生物。2、通过讨论、领会并能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3、通过事物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4、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5、通过举例活动,让学生关注生物,培养学习生物学。二、重点和难点重点分析 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命本身的特征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两个方面,生命本身的特征主要是新陈代谢和生殖,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主要是生物与环境的相互适应。因此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分析 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语言表达等各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准备 一盆生长良好的兰花,一盆塑料质的兰花;体现生物基本特征的多媒体课件;学生查找与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关的资料。三、教学程序:1、创设问题情景师: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是目前人类所知道的唯一有生物存在的星球,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播放视频,视频中有形形色色的生物:
2、提出问题质疑:从视频中同学们获得了哪些信息?让学生在上课初始便把注意力集中到问题中来,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程度。 多媒体屏幕呈现:绚丽多彩的大自然:空中有白云、飞机、太阳,还有蝴蝶、小鸟。远处有山林、草地,草地上有大大小小的蘑菇。近处有一只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在觅食,小狗趴在旁边吐着舌头。还有一座小桥,水中有游鱼、水草。 从学生熟悉的画面引入,目的是使学生从学习一开始就感到亲切、有趣,并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2、提出问题 质疑: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为什么? 让学生在上课初始便把注意力集中到问题中来,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程度。3、问题解决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后回答:飞机、白云、太阳、山石、桥、水等是非生物,因为它们都没有生命;蝴蝶、小鸟、草、鸡、狗、鱼、蘑菇等是生物,因为它们都有生命。 学生通过生活常识,自然而然的解决问题。4、巩固运用(1)、为了加深学生对生物的理解,让学生列举自己熟悉的生物。(2)、大屏幕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生物标本、图片。学生说出名称。(3)、出示一盆生长良好的兰花A和一盆塑料质的兰花B,让学生判断哪一盆是生物,并列举它是生物的理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并进行评比,看哪一小组列举的理由多而合理。学习小组讨论,代表发言。(4)、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些生命现象的理解,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举例说明生物具有哪些特征?小组选出小组长、发言人。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小组的讨论。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的心理氛围。
(5)、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通过小组讨论发言,补充的形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得到加强。 5、拓展思维:生物还有哪些书上没有提到的特征呢?引导学生根据所查资料,说出生物的其它特征。比如,生物体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都能适应环境并能影响环境;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等。6、教师小结:上述生命现象是生物所共有的,生物所表现出来的这些生命现象就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学会概括和总结,训练他们思维、语言精练。7、板书设计(略) 四、教学反思 运用多媒体屏幕展现各种各样的生物,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生物。在教学过程中又以实物标本兰花与塑料模型的兰花做比较使学生更加理解生物与非生物,在教学过程中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观察生物的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了教学目标。[来源:学.科.网Z.X.X.K]教学反思 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在本课怎样才能突破过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重知识概念理论的讲解,而忽视学生的思考与接受,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结论、自己获取知识?在这节课中我认为把握课文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问题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本课的知识点就是生物的五个基本特征,为了使学生带着问题一步步地探究性学习,我首先播放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对生
物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接着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两个物体,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从而获得有关生命的基本知识,再通过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达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引入特征的例子,让学生根据已有得对生命的特征认识的知识去判断,从众多的生物事例中归纳出生物的共同特征,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新课标还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本课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渗透这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爱护生物的情感、珍爱生命的态度。如上课伊始给学生欣赏各种生物的视频,学生不仅注意力马上被吸引,情感也得到熏陶;在复习环节设计问题:当你看到路边的一棵草,一朵花时,是否认识到它们也有生命呢?提醒同学们别忘了平时要注意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这节课还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要控制好每个环节的时间,才能做到收放自如;在学生讨论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加强引导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三三”制放在自己的心中,讲,练,评相结合,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需求点,困难点。真正实现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学习习惯)同重,教,学,管三法同步,优化设计过程,把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新。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研究、讨论、汇报、发言、补充发言等形式来完成。学生踊跃发言,基本上能找出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样通过挖掘学生身边的事情,回顾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师既是一个组织者又是一个参与者。可以展开思路,大胆去想。给每个学生参与创造了机会,因为发言的人多,信息广,给每个人的学习也创造了机会。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