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生物的特征》是学习生物学的第一节课,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学生只有了解了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才能为进一步学习生物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所以,本课在教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生物,能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和比较,对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和概括。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重点和难点】 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 难点:植物的营养、呼吸、排出废物。 【教学方法】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4
【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比较、质疑等活动,充分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美丽的图片。 教师提出问题:图片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学生观察后,说出观察的结果。生物和非生物有什么区别?生物具有哪些特征呢?从而引入课题。 讲授新课: [观察比较――辨别生物与非生物] 一、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你一定认识不少生物。如果要了解这些生物的主要特征,要将两种生物区分开来,这就需要对生物进行观察。那么,在观察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请你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尝试进行归纳和总结。 二、什么是生物 教师展示生物和非生物的实物。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哪些物体是生物,哪些物体是非生物,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什么是生物,通过分析达成共识:具有生命现象的物体是生物,不具有生命现象的物体不是生物。 [结合实例――感知生物的特征]4
三、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分析: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是否经常吃小食品?家长愿意让你吃这些小食品吗? 2.生物能进行呼吸。 学生表演动作:用手捏住鼻孔,闭上嘴。 几秒钟后感觉到憋闷,说明人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回顾:当人运动之后会出汗,汗液流到口中,你的感觉如何? 观看:尿液的颜色,这种颜色说明了什么?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动作表演:教师请一名学生来到讲桌旁,让学生把手伸到教师面前,教师拿一根织毛衣用的竹针,当用这根针去扎学生的手时,学生马上把手缩回。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穿衣表演:课前让两名学生各找出一件上小学时穿过的漂亮的衣服,在课堂上让这两名学生穿上。 学生观察、分析:衣服小了,这说明了什么? 描述:当青年人结婚之后,家庭成员的数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观察:教师出示班级中一名学生的全家福照片,这名学生有哪些地方像父母?有哪些地方长得不像父母?4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此特征是学生在下一个环节中阅读教材来掌握的。 [阅读教材――理解生物的特征]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2.学生进行质疑、释疑。 [知识拓展――说出生物的其他特征] 教师进一步引导、启发:生物除了具有上述特征外,还具有哪些特征? 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讨论,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生物能运动,生物有一定的寿命,生物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等)。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进行总结)。 教师:因为有了这些生物,我们的生活才更加美好,所以,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生命,保护生命,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课后反思】 本节课以人体为例引导学生初步地感知生物的特征,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进一步理解生物的特征,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嫩江县九三局红五月农场中学) 编辑薄跃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