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或(or)(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逻辑联结词“或”的含义(2)正确应用逻辑联结词“或”解决问题(3)掌握真值表并会应用真值表解决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观察和思考中,在解题和证明题中,本节课要特别注重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品质的培养.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数学实例,了解逻辑联结词“或”的含义,使学生能正确地表述相关数学内容。难点:1、正确理解命题“P∨q”真假的规定和判定.2、简洁、准确地表述命题“P∨q”.(三)教学过程:1、引入在当今社会中,人们从事任何工作、学习,都离不开逻辑.具有一定逻辑知识是构成一个公民的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在数学中,有时会使用一些联结词,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且”,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或”。在日常生活用语中,我们也使用这些联结词,但表达的含义和用法与数学中的含义和用法不尽相同。下面介绍数学中使用联结词“或”联结命题时的含义和用法。)2、复习1、复习联结词“且”的概念一般地,用联结词“且”
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q读作“p且q”。2、讲评相关习题3、思考、分析问题1:(1)27是7的倍数;(2)27是9的倍数;(3)27是7的倍数或是9的倍数。学生很容易看到,命题中,命题(3)是由命题(1)(2)使用联结词“或”联结得到的新命题,。问题2:以前我们有没有学习过象这样用联结词“或”联结的命题呢?你能否举一些例子?例如:命题q:等腰梯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或互相垂直。4、归纳定义一般地,用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q,读作“p或q”。命题“p∨q”即,命题“p或q”中的“或”字与下面两个命题中的“或”字的含义相同吗?若x∈A或x∈B,则x∈A∪B。定义中的“或”字与两个命题中的“或”字的含义是类似。但这里的逻辑联结词逻辑联结词“或”与生活中“或”的含义不同,例如“你去或我去”,理解上是排斥你我都去这种可能.注意:“p或q”,,命题中的“p”、“q”是两个命题,而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的“p”,“q”是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两个部分.5、命题“p∧q”与命题“p∨q”的真假的规定你能确定命题“p∨q”的真假吗?命题“p∨q”的真假和命题p,q的真假之间有什么联系?例:将下列命题分别用“且”与“或”联结成新命题“p∧q”与“p
∨q”的形式,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p: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q: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2)p: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q: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3)p:35是15的倍数,q:35是7的倍数.解:(1)p∨q: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或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也可简写成: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或相等.由于p是真命题,且q也是真命题,所以p∨q也是真命题.(2)p∨q: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或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也可简写成: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或平分.由于p是真命题,且q也是真命题,所以p∨q也是真命题.(3)p∨q:35是15的倍数或35是7的倍数.也可简写成:35是15的倍数或是7的倍数.由于p是假命题,q是真命题,所以p∨q是真命题.说明,在用"或"联结新命题时,如果简写,应注意保持命题的意思不变.引导学生分析前面所举例子中命题p,q以及命题p∧q的真假性,概括出这三个命题的真假之间的关系的一般规律。pqp∨q真真真真假真假真真假假假(即一真则真)一般地,我们规定: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是真命题时,p∨q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都是假命题时,p∨q是假命题。6、例题
例: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1)2≤2;(2)集合A是A∩B的子集或是A∪B的子集;(3)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或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7、总结思考如果p∧q为真命题,那么p∨q一定是真命题吗?反之,如果p∨q为真命题,那么p∧q一定是真命题吗?一句话概括:全真“且”真一真“或”真8、课堂练习9、学生总结(1)掌握逻辑联结词“且、或”的含义(2)正确应用逻辑联结词“且、或”解决问题(3)掌握真值表并会应用真值表解决问题一句话概括:全真“且”真一真“或”真10、课后作业已知命题p:函数y=x2+2(a2-a)x+a4-2a3在[-2,+∞)上单调递增,q:关于x的不等式ax2-ax+1>0解集为R.若p∧q假,p∨q真,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1.3.2或(or)一、引例:例题:二、定义:学生板演区域三、真值表:11、板书设计12、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