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对数与对数的运算》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第xx号考生xx,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A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一小节《对数与对数运算》,本次说课包括五部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和说板书。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对数与对数运算是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对数与对数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指数与指数幂运算后的又一重要运算,是为后面研究对数函数打下基础。在知识结构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材目标:根据新课标标准要求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①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熟练地运用对数运算性质进行化简、求值。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类比的能力,科学正确的计算能力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亲身经历对数的构建过程,进一步理解对数的定义,培养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能力,以及使用数学计算的逻辑性与严谨性。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运算训练,培养学生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通过与实际问题的结合,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及对数的性质,对数运算的性质与对数知识的应用教学难点:对数概念的理解,对数运算性质的推导及应用二、说教法1.学情分析本节课所面对的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在思维习惯上还有待教师引导,本节课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出发,教师将带领学生创设疑问,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索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2.方法选择新课程倡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着这样的教学理念和所要完成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本节课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和自主探究法,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拨,启发学生通过主动观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和学习。三、说学法现代教学,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题,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影响教学效果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学法上要重视:1、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让学生利用图形直观的性质,观察图像,合作探究,并通过正、反例的构造,来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质的飞跃.2、要让学生从问题中质疑、尝试、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法选择上,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归纳总结法。四、说教学过程本课堂的教学设计力求依照“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课程理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2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在本节课的开始,我设计了如下问题情境: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a亿元,如果年平均增长率为8%,问经过多少年公民生产总值是2010年地两倍?学生列出式子→x=?和学生一起分析上面的式子,之前学的知识没有办法解答,从而引出一个新的概念—对数。先给出对数的定义:一般地,如果a(a>0且)的b次幂等于N,即那么数b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其中a叫对数的底数,N叫真数。,利用对数概念新内容写出上面式子的答案2.发现问题,探求新知;教师给出下面问题,学生讨论:①是不是所有的实数都有对数?N的取值范围是什么?②②根据对数定义求loga1和logaa(a>0,a≠1)的值.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指数的与对数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①负数和零没有对数,因为在中,N大于零②loga1=0,logaa=1为方便运算我们将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记做。另外,科学上常使用以无理数e为底的对数,以e为底的对数叫做自然对数,记做。3.深化研究,加深理解通过教师的讲解课本上的例题,让学生学会对数和指数的转化,教师根据指数的运算规律以及对数和指数的转化推导出对数的一个运算性质,学生对教师的讲解认真听讲,并自己探究推导出对数其他的运算性质,从而得出对数的运算性质。4.巩固新知,反馈调控:在课堂上,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我设计了课堂练习,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对数的理解和运用,抽几个学生上黑板上展示自己的做题过程,其他学生在下面完成,完成后师生共同评价。对于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加以强调。4.总结反思,提高认识通过从知识,能力以及数学思想三个方面进行小结,让学生通过小结,反思学习过程,加深对公式及其推导过程的理解。领会数学研究的有关基本方法和途径,学习并能应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解决有关问题。5.分层作业,学以致用:作业分为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人差异,加强作业的针对性,对学生进行分层作业,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进一步达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五.说板书在教学中我把黑板分为三部分,把知识要点写在左侧,中间是课本例题演练,右侧是实例应用。以上是我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谢谢各位老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