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直线绕一条与其有一个交点但不垂直的固定直线转动可以形成()A.平面B.曲面C.直线D.锥面2.一个多边形沿不平行于矩形所在平面的方向平移一段距离可以形成()A.棱锥B.棱柱C.平面D.长方体3.有关平面的说法错误的是()A.平面一般用希腊字母α、β、γ…来命名,如平面α…B.平面是处处平直的面C.平面是有边界的面D.平面是无限延展的4.下面的图形可以构成正方体的是()ABCD5.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直径为a的半圆面,那么此圆锥的轴截面是()A.等边三角形B.等腰直角三角形C.顶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D.其他等腰三角形6.A、B为球面上相异两点,则通过A、B两点可作球的大圆有()A.一个B.无穷多个C.零个D.一个或无穷多个7.四棱锥的四个侧面中,直角三角最多可能有()A.1B.2C.3D.48.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由五个平面围成的多面体只能是四棱锥B.棱锥的高线可能在几何体之外C.仅有一组对面平行的六面体是棱台D.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棱锥9.长方体三条棱长分别是AA′=1,AB=2,AD=4,则从A点出发,沿长方体的表面到C′的最短矩离是()
sA.5B.7C.D.10.已知集合A={正方体},B={长方体},C={正四棱柱},D={直四棱柱},E={棱柱},F={直平行六面体},则()A.B.C.D.它们之间不都存在包含关系二、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每小题6分,共24分).11.线段AB长为5cm,在水平面上向右平移4cm后记为CD,将CD沿铅垂线方向向下移动3cm后记为C′D′,再将C′D′沿水平方向向左移4cm记为A′B′,依次连结构成长方体ABCD—A′B′C′D′.①该长方体的高为;②平面A′B′C′D′与面CDD′C′间的距离为;③A到面BCC′B′的距离为.12.已知,ABCD为等腰梯形,两底边为AB,CD且AB>CD,绕AB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中是由、、的几何体构成的组合体.13.下面是一多面体的展开图,每个面内都给了字母,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①如果A在多面体的底面,那么哪一面会在上面;②如果面F在前面,从左边看是面B,那么哪一个面会在上面;③如果从左面看是面C,面D在后面,那么哪一个面会在上面.14.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2,BC=3,AA1=5,则一只小虫从A点沿长方体的表面爬到C1点的最短距离是.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共76分)15.(12分)根据图中所给的图形制成几何体后,哪些点重合在一起.16.(12
s分)若一个几何体有两个面平行,且其余各面均为梯形,则它一定是棱台,此命题是否正确,说明理由.17.(12分)正四棱台上,下底面边长为a,b,侧棱长为c,求它的高和斜高.18.(12分)把一个圆锥截成圆台,已知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的比是1∶4,母线长10cm.求:圆锥的母长.19.(14分)已知正三棱锥S-ABC的高SO=h,斜高SM=n,求经过SO的中点且平行于底面的截面△A1B1C1的面积.20.(14分)有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为AB、BC的中点,现在沿DE、DF及EF把△ADE、△CDF和△BEF折起,使A、B、C三点重合,重合后的点记为P.问:①依据题意制作这个几何体;②这个几何体有几个面构成,每个面的三角形为什么三角形;③若正方形边长为a,则每个面的三角形面积为多少.
s参考答案一、DBCCADDBAB二、11.①3CM②4CM③5CM;12.圆锥、圆台、圆锥;13.①F②C③A;14.5.三、15.解:J与N,A、M与D,H与E,G与F,B与C.16.解:未必是棱台,因为它们的侧棱延长后不一定交于一点,如图,用一个平行于楔形底面的平面去截楔形,截得的几何体虽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是梯形,但它不是棱台,所以看一个几何体是否棱台,不仅要看是否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是否梯形,还要看其侧棱延长后是否交于一点.小结:棱台的定义,除了用它作判定之外,至少还有三项用途:①为保证侧棱延长后交于一点,可以先画棱锥再画棱台;②如果解棱台问题遇到困难,可以将它还原为棱锥去看,因为它是由棱锥截来的;③可以利用两底是相似多边形进行有关推算.17.分析:棱台的有关计算都包含在三个直角梯形及两个直角三角形OBE和中,而直角梯形常需割成一个矩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对其进行求解,所以要熟悉两底面的外接圆半径()内切圆半径()的差,特别是正三、正四、正六棱台.略解:18.解:设圆锥的母线长为,圆台上、下底半径为.
s答:圆锥的母线长为cm.19.解:设底面正三角形的边长为a,在RT△SOM中SO=h,SM=n,所以OM=,又MO=a,即a=,,截面面积为.20.解:①略.②这个几何体由四个面构成,即面DEF、面DFP、面DEP、面EFP.由平几知识可知DE=DF,∠DPE=∠EPF=∠DPF=90°,所以△DEF为等腰三角形,△DFP、△EFP、△DEP为直角三角形.③由②可知,DE=DF=a,EF=a,所以,S△DEF=a2。DP=2a,EP=FP=a,所以S△DPE=S△DPF=a2,S△EPF=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