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2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说课稿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说课稿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A版必修II第二章第三节《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与方法、教学设计三个方面汇报我对这节课教学的一些粗浅认识。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学习了空间中的平行关系,初步形成公理化意识的基础上,去学习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判定,并为学习“平面与平面的垂直”做准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已经能通过某些生活具体形象,如大桥的桥柱和水面的位置关系、国旗旗杆与地面的位置关系,去感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含义。另外学生在前面内容的学习中,已经初步具有公理化的思想、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也初步体验到了转化的基本思想。本节还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使其得到螺旋式的巩固和提高。二、教学目标与方法教学目标1.直观认识和理解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概念;2.会用数学语言表述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3.在对定义和判定定理的探究和运用的过程中,体会线线垂直与线面垂直相互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和难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判定定理的探究,同时它是也是难点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工具的辅助下,继续遵循“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的认知过程,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方法。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归纳定义1.多媒体展示学生熟悉的图片,引导他们观察国旗旗杆与地面的位置关系,广播塔与地面的位置关系,火箭与地面的位置关系等。并引导学生将旗杆与地面抽象为几何图形线与面,再用数学语言对几何图形进行精确描述,从而引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概念。2.引导学生观察想象旗杆与它在地面上的影子的位置关系,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将平面的任意一条直线平移至垂足),引导学生归纳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设计意图:通过“具体形象——几何图形——数学语言”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体会定义的合理性.(二)实验操作、探究判定定理(1)问题引导:由于平面内有无数条直线,所以若用定义来判断直线与平面垂直,有时是困难的,甚至是无法完成的,是否有更简洁的判断方法呢? (2)实验操作:课前准备一个三角形纸片,三个顶点分别记作A,,.如图,过△的顶点折叠纸片,得到折痕,将折叠后的纸片打开竖起放置在桌面上.(使、边与桌面接触)学生探究:问题:1.折痕与桌面一定垂直吗?问题2.如何翻折才能使折痕与桌面所在的平面垂直?(3)集体讨论,探究定理①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探究讨论:P65思考题②引导学生从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三个方面表述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文字语言: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强调:两条相交直线,必须满足,不可忽略。剖析定理蕴含的数学思想.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强调:两条相交直线,必须满足,不可忽略。剖析定理蕴含的数学思想.设计意图:通过折纸试验,让学生在发现定理的过程中,先通过直观感知, 再操作确认并理性说明,以提高几何直观察能力和理性说理能力.(三)、例题引导,学以致用例1: 正方体中,棱是什么位置关系,它们和底面垂直吗?设计意图:第一个问题中通过观察即可得到定理的条件,目的是进一步强化定理的条件以及定理在应用过程中的准确表述;例2:已知:,求证:.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说理过程,注意规范语言.(2)欲证线面垂直,需证线与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垂直;而已知线面垂直,可得线线垂直,所以,在平面内可作两条相交直线为辅助线,命题可证.设计意图:线面垂直与线线垂直的相互转化.此题重视对学生思维策略的引导和启发,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同时规范证明题的书写.(四)、自我总结,系统梳理1.学习小结:从知识和方法两个方面进行.知识方面:线面垂直的定义(1∞1)、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121).方法方面:转化思想.2.布置作业:(1)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进行复习;(2)做课本79页复习参考题A组第10题,B组第1题;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