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
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复习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及圆的知识,在教学设计上有如下特点:
1.通过动手操作,突破教学重点。
本节课复习的重点是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描述行走路线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及理解圆的特征、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求法。复习中,重视观察、分析、计算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计算及操作,逐步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描述行走路线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的方法及圆的知识。
2.比较、转化、计算、体验。
复习中,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通过转化使学生理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计算使学生巩固圆的周长及面积的求法;通过图示使学生知道圆环面积的求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复习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及圆的知识。我们学过哪些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引导学生用方位词表示物体的位置;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复习学过的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法,为复习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做准备。
⊙复习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和圆的知识
1.复习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描述行走路线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的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117页14题情境图。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小动物们居住的位置。
(以小猴家为观测点:小鹿家在小猴家的正东方向400 m处;小象家在小猴家的北偏东47°方向300 m处;小熊家在小猴家的北偏西44°方向400 m处)
(2)请你帮小熊、小象、小鹿解决一下它们提出的问题。
①小组讨论、测量、计算。
(通过学生讨论明确:先确定观测点,然后分别以各自的出发点为观测点,测出目的地位于出发点的哪个方向,两地的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然后根据图上1 cm表示实际100 m,用乘法算出两地距离)
②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指名汇报。
[小熊:小猴住在我的南偏东44° 方向400 m处;小象:我要去小鹿家,要先向南偏西47°方向走300 m,再向正东方向走400 m;小鹿:我要去找小熊玩,至少要走400+400=800(m)]
(3)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吗?
[①提出问题。(问题不唯一)如小熊去小象家应该怎样走?②测量、计算并回答问题]
2.复习圆的知识。
(1)有关圆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2)分组交流、讨论,指名汇报。
①圆的认识。
a.圆心:用字母O表示,圆心确定圆的位置。
b.半径:用字母r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c.直径:用字母d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d.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同一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即d=2r或r=。
②圆是轴对称图形,圆有无数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等腰梯形也都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1条、3条、2条、4条、2条、1条对称轴。
③圆的周长。
a.圆周率。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b.圆的周长计算公式:C=πd或C=2πr。
④圆的面积。
a.圆的面积等于由圆转化而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πr·r=πr2。
b.知道半径求圆的面积:S=πr2
c.知道直径求圆的面积:S=π
d.知道周长求圆的面积:S=π(C÷π÷2)2
⑤圆环的面积。(课件出示圆环的构成)
圆环的面积=大圆的面积-小圆的面积
=πR2-πr2
=π(R2-r2)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梳理学过的圆的知识,使学生在进一步明确圆的各部分名称,圆的周长、面积的意义及计算公式的基础上,灵活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教材113页4题)一个公园是圆形布局,半径长1 km,圆心处设立了一个纪念碑。公园共有四个门,每两个相邻的门之间有一条直的水泥路相通,长约1.41 km。
(1)这个公园的围墙有多长?
(2)北门在南门的什么方向?距离南门多远?
(3)如果公园里有一个半径为0.2 km的圆形小湖,这个公园的陆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
(4)请你再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试着解决。
[(1)围墙长:2×3.14×1=6.28(km)
(2)北门在南门的正北方向2 km处。
(3)陆地面积:3.14×(12- 0.22)=3.0144(km2)
(4)(所提问题不唯一)圆形小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3.14×0.22=0.1256(km2)]
2.完成教材117页16题。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117页15题。
板书设计
图形与几何
1.方向和距离
2.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