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存零用钱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1.结合情境,进行有效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通过呈现淘气存零用钱的情境,引入小数的加减法。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明确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自主探究,实现知识迁移。 在上课的开始,首先进行了整数加减法的复习,并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即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计算时应从哪位开始算起。通过复习,有目的地对学生的思路进行有效引导。当学生在解决所提的问题时,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算法。在学生的汇报中,追问:怎样才能保证相同的数位对齐?学生马上就说出只要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这样,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上自然是水到渠成,而且印象深刻。由于有了复习的铺垫和探究中适时的点拨,学生很自然地实现了从整数加减法到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迁移。最后总结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 ⊙以旧引新,唤醒已有的知识经验 1.回忆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笔算:35+52 168-27 想一想:(1)在计算整数加减法时,列竖式应注意什么? (2)计算时应从哪位开始算起? 学生独立计算后个别汇报。 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小数加减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回顾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同时,为探究新知作铺垫。 ⊙探究新知 1.解决第一个问题:淘气两个月一共存了多少零用钱? (1)观察主题图,获取数学信息。 (2)说说获取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淘气两个月一共存了多少零用钱?
(3)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方法解答。 (用加法解答,列式为11.5+3.2) (4)探究算理和算法。 师:请同学们估一估大约有多少元。 组织学生各自独立探究计算方法。 学生集体交流后个别汇报。 预设 生1:把元化成角来计算。 11.5元=115角 3.2元=32角 115角+32角=147角 147角=14.7元
生2:用竖式计算。 生3:用小数计算。 (5)组织学生讨论:①三种算法有什么共同之处?(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②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小数点一定要对齐;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不对齐就不能直接相加) (6)集体评议:哪种算法比较简单?(教师引导学生直接用小数来计算并掌握这种算法和算理)
2.解决第二个问题:淘气想买一个29.9元的书包送给灾区小朋友,他至少还要再存多少元?
(1)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计算?
(可以用减法计算)
师:请同学们独立列式解答,并尝试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出结果。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
学生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结果和方法。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指名汇报)
预设
生1:我是这样算的,29.9元=29元9角;14.7元=14元7角,29元9角-14元7角=15元2角。
生2:我是列竖式计算的。
(2)说一说: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小数点要对齐)
3.课堂小结:结合上面的问题,说一说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计算小数加减法,小数点一定要对齐,这样才能保证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
师总结: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设计意图:学生先根据问题直接列式,然后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经验进行计算,在交流讨论中得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知识加工的过程中逐步吸纳了新知识,改变了原有的认知结构。
⊙巩固练习
1.计算:1.2+5.7 6.8-5.1 2.2+10.7
17.8-0.4
2.花店里一束菊花的单价是1.30元,一束满天星的单价是2.40元。
(1)各买一束,一共要多少元?
(2)买一束满天星比买一束菊花贵多少元?
(3)买2束满天星要多少元?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85页1,2题。
板书设计
存零用钱
淘气两个月一共存了多少零用钱?
列式:11.5+3.2=14.7(元)
第一种:把元化成角来计算。
11.5元=115角 3.2元=32角
115角+32角=147角 147角=14.7元
第二种: 第三种:
小数加减法在计算时要注意: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