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公顷、平方千米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公顷、平方千米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探究活动,了解1公顷和1 km2的实际大小,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有关数学问题的能力。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 1.在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活学生思维活动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材要求及学生的认知水平,适时创设问题情境,把数学学习建立在学生主观愿望的基础上,激发学生主动探究1公顷、1 km2的实际大小。 2.在活动中探究与感受数学知识。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愿意自己去经历、去实践,这就是一种“体验”。在教学中,注重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到操场上看一看、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实际感受、体会1公顷和1 km2的实际大小。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贴近现实生活,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进行理解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掌握知识,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真正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图片资料、卷尺 学生准备 卷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3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92页天安门广场情境图。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引入新课: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时,通常要用到较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
1.观察画面,叙述图中的数学信息。 2.注意倾听,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
1.填一填。 5 m2=( )dm2 600 dm2=( )m2 8000 cm2=( )dm2 32 m2=( )cm2
二、实践活动,探究新知。(20分钟)
1.认识1公顷。 引导学生思考:1公顷表示多大的面积呢?提示:边长为100 m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2.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1)引导学生探究:1公顷相当于多少个教室的面积? 思考:我们教室的面积有多大?用什么办法能算出来? (2)引导学生探究:400 m跑道所围成的操场面积有多大?组织学生到操场上看一看,量一量。 (3)引导学生明确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3.认识1 km2。 (1)师指出:边长为1000 m的正方形面积是1 km2,并引导学生计算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 (2)引导学生推导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 4.想一想,我们都学过哪些面积单位?这些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1.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计算边长为100 m的正方形的面积。 2.(1)小组合作,测量教室的长和宽,计算出教室的面积,然后推算1公顷里面有多少间这样的教室的面积。 (2)全班学生合作,用卷尺量一量操场的边长,感知:400 m跑道所围成的操场面积大约是1公顷。 (3)通过计算可以得出:1公顷=10000 m2。 3.(1)计算边长为1000 m的正方形的面积,从而得出1 km2=1000000 m2。 (2)回顾前面的计算,通过换算可以得出:1 km2=100公顷。 4.写出学过的所有面积单位,并说出这些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2.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张课桌桌面的面积约是20( )。 (2)休闲广场的面积约是6( )。 (3)一间教室地面的面积约是60( )。 3.一个长方形广告栏,长8 m,宽2 m。这个广告栏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三、应用新知,加深记忆。(14分钟)
1.出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实践应用。 2.完成教材93页“练一练”4题。 3.完成教材93页“练一练”6题。
1.观察世界地图,师生共同交流地球上陆地的总面积、海洋的总面积等。 2.先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3.加强记忆,感受较大的面积单位。
4.李伯伯种了两块面积同样大的地,其中一块地的长是500 m,宽是10 m。请你帮他算一算,这两块地的总面积是多少公顷?
四、课堂总结。(3分钟)
1.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公顷、平方千米 边长为100 m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1公顷=10000 m2 边长为1000 m的正方形面积是1 km2。 1 km2=1000000 m2 1 km2=100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