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点参考系坐标系》教学设计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建立质点、参考系、坐标系三个概念的意义;2.难点 理想化模型——质点概念的建立及相应的思想方法二、教学流程设计(一)引入课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展示亚里士多德照片请同学们思考回答:初中对亚里士多德及其观点有哪些了解?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引领学生客观公正的认识亚里士多德,由亚里士多德的“不了解运动,就不了解自然”引入这节课1.学生尝试回忆初中有关亚里士多德的介绍和观点,并回答问题。 (二)机械运动和质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介绍高中将要学习的运动形式,如电磁运动,热运动,引出高一力学学习的是机械运动,然后让同学们看书,回答机械运动的概念。2.再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同学们加深对机械运动的理解。向同学们交代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对这种机械运动进行描述”3.结合“小蜜蜂”这个教具,揭示实际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在运动,给运动的描述带来了困难。让学生看书,并思考克服困难的办法。4.让学生回答克服困难的办法5.教师肯定“将物体看成一个点,可以克服困难”的观点”,紧接着提出问题“是不是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看成一个点呢?”教师用实物模拟“地球的自传”、“地球的公转”和“火车从北京到南京”“火车过桥”两组4个例子,让学生较直观的知道“什么情况下,物体可以看成一个点”,最后进行总结,得出质点的定义。1.学生看教材,了解机械运动的定义,并回答机械运动的概念。2.学生思考并举出自认为的机械运动的例子,加深对机械运动的理解。3.学生观察“小蜜蜂”的运动,认识到物体各个部分也在运动,看书,并思考克服困难的办法4.学生认同教材中“将物体看成一个点就可以克服这个困难”的观点,并回答。5、学生观看教师的实物模拟,通过比较、思考,逐渐理解“什么情况下,物体可以看成一个点”
6、分析质点的得出过程,指出“质点来源于实际,又高于实际,是我们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来的理想化模型”。强调将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7、出示练习,通过与同学们对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加深“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和“质点概念”的理解。8、总结:建立质点概念,有效的解决了实际物体各部分都在运动给运动的描述带来的困难。6、学生初步理解“理想化模型”。明确“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7、做练习,自主思考后与同学交流对问题的理解,加深“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和“质点概念”的理解。 (三)参考系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播放“宇宙大爆炸”视频,提出问题“运动的绝对性让我们无法判断物体位置的改变,这是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遇到的第二个困难”1、观看“宇宙大爆炸”视频,思考“运动的绝对性让我们无法判断物体位置的改变”这个问题。通过思考,理解参考系这个概念建立的必要性。
2、教师指出“既然自然界没有绝对的物体,那么我们就人为的确定一个物体来最为参考”,引出参考系的概念。简单介绍参考系与参照物仅是名称上的不同。3,介绍建立参考系后,要在参考系上观察物体的运动。让两位同学在教室前面同向走,让同学们分别以地面和后面同学为参考系,观察前面同学的运动,体会“参考系上长着观察者的眼睛”。4、指出:上面的实例还说明,如果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可以是不同的,这是运动描述的相对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比较两个物体运动时,一定要选择同一参考系。5、指出参考系应该如何选择。6、总结:建立参考系概念,有效的解决了运动的绝对性给运动的描述带来的困难。2、理解参考系与参照物的不同。3、分别以地面和后面同学为参考系,观察前面同学的运动。4、根据前面的观察,理解“比较两个物体运动时,一定要选择同一参考系”。5、了解“参考系应该如何选择” (四)坐标系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动画展示一辆小车的运动,提出问题:“质点,参考系无法准确的描述物体的位置,1、观看动画,思考“
这是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遇到的第三个困难”怎样定量(准确)的描述物体的位置呢?2.提示:可以借助数学知识,借助数轴。动画展示建立数轴的过程。强调:数轴是用来“描述物体位置”这一物理问题的,所以要加上单位。3、出示练习,让学生到黑板上板眼,让学生亲自建立一个一维坐标系,感受坐标系对运动描述的准确性。4、总结:建立坐标系概念,有效的解决了对运动进行精确描述的问题。质点,参考系无法准确的描述物体的位置”。2、观看动画,知道如何在参考系中建立坐标系。3、做练习,体验“坐标系的建立过程”,体会“坐标系对运动描述的准确性”(五)小结、作业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引导组织学生回顾本节知识;2、指出:运动的描述还未结束,下一节继续对运动进行描述1、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回顾本节知识;2、听老师总结,补充修改自己的书面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