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A版必修2 高中数学 3.3.1 两直线的交点坐标 导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新人教A版必修2 高中数学 3.3.1 两直线的交点坐标 导学案

ID:1231235

大小:316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2-08-2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导学案【学习目标】1.直线和直线的交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2.掌握直角坐标系两点间距离,用坐标法证明简单的几何问题。3.理解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熟练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用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求解两平行线距离。【导入新课】用大屏幕打出直角坐标系中两直线,移动直线,让学生观察这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课堂设问一:由直线方程的概念,我们知道直线上的一点与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关系,那如果两直线相交于一点,这一点与这两条直线的方程有何关系?新授课阶段1.两直线的交点坐标的求法如果两条直线相交,联立方程组求,交点坐标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一一对应的。1.若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唯一解,与相交。2.若二元一次方程组无解,则与平行。3.若二元一次方程组有无数解,则与重合。例1求下列两直线交点坐标::3x+4y-2=0;:2x+y+2=0。解: 例2已知为实数,两直线:,:相交于一点,求证交点不可能在第一象限及轴上.分析:解:2.两点间距离公式的推导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的距离。过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直线相交于点Q。在直角中,,为了计算其长度,过点向x轴作垂线,垂足为过点向y轴作垂线,垂足为,于是有所以,=。由此得到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例3以知点A(-1,2),B(2,),在x轴上求一点,使,并求的值。解: 例4证明平行四边行四条边的平方和等于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分析:证明:3.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已知某点P的坐标为,直线=0或B=0时,以上公式,怎样用点的坐标和直线的方程直接求点P到直线的距离呢?设点P到直线的垂线段为PQ,垂足为Q,由PQ⊥可知,直线PQ的斜率为(A≠0),根据点斜式写出直线PQ的方程,并由与PQ的方程求出点Q的坐标;由此根据两点距离公式求出|PQ|,得到点P到直线的距离为d此方法虽思路自然,但运算较繁.下面我们探讨另一种方法方案二:设A≠0,B≠0,这时与轴、轴都相交,过点P作轴的平行线,交于点;作轴的平行线,交于点,由得. 所以,|PR|=||=|PS|=||=|RS|=×||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知:·|RS|=|PR|·|PS|所以可证明,当A=0时仍适用得到:点到直线的距离为:例5求点P=(-1,2)到直线3x=2的距离。解:例6已知点A(1,3),B(3,1),C(-1,0),求三角形ABC的面积。解: 4.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已知两条平行线直线和的一般式方程为:,:,则与的距离为证明:例7求两平行线:,:间的距离。解:课堂小结1.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能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来解决,并能进行应用。2.两点间距离公式的推导,以及应用,要懂得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建立直角坐标系的重要性。3.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把求两平行线的距离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作业见同步练习部分拓展提升1.已知直线和互相平行,则它们之间的距离是()A.4B.C.D. 2、过点A(1,2)且与原点距离最大的直线方程是()A.B.C.D.3.已知直线l1的方程是ax-y+b=0,l2的方程是bx-y-a=0(ab≠0,a≠b),则下列各示意图形中,正确的是()4.直线绕原点逆时针旋转,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所得到的直线为()A.  B.  C.  D.5.若动点分别在直线:和:上移动,则中点到原点距离的最小值为()A.B.C.D.6.点A(1,3),B(5,-2),点P在x轴上使|AP|-|BP|最大,则P的坐标为()A.(4,0)B.(13,0)C.(5,0)D.(1,0)7.过点作直线分别交轴的正半轴和y轴的正半轴于点、,当(为原点)的面积最小时,求直线的方程,并求出的最小值。8.光线从发出射到直线:x+y=4上的E点,经反射到y轴上F点,再经y轴反射又回到Q点,求直线EF的方程。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的长为2,宽为1,、边分别在轴、轴的正半轴上,点与坐标原点重合(如图所示)。将矩形折叠,使点落在线段上。(1)若折痕所在直线的斜率为,试求折痕所在直线的方程;(2)当时,求折痕长的最大值;(3)当时,折痕为线段,设,试求的最大值。10.过点(2,3)的直线被两平行直线所截得线段AB的中点恰好在直线上,求直线的方程.参考答案新授课阶段1.两直线的交点坐标的求法交点坐标解 例1解:联立方程组解得x=-2,y=2所以与的交点坐标为M(-2,2),如下图所示:例2分析:先通过联立方程组将交点坐标解出,再判断交点横纵坐标的范围.解:解方程组若,则>1.当>1时,-,此时交点在第二象限内.又因为为任意实数时,都有1>0,故≠0因为≠1(否则两直线平行,无交点),所以,交点不可能在轴上,得交点(-)2.两点间距离公式的推导例3解:设所求点P(x,0),于是有由得解得x=1。 所以,所求点P(1,0)且。解法二:由已知得,线段AB的中点为,直线AB的斜率为k=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y-在上述式子中,令y=0,解得x=1。所以所求点P的坐标为(1,0)。因此例4分析:首先要建立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有关量,然后用代数进行运算,最后把代数运算“翻译”成几何关系。数形之间的关系和转化,并从中归纳出应用代数问题解决几何问题的基本步骤。证明:以顶点A为坐标原点,AB边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有A(0,0)。设B(a,0),D(b,c),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点C的坐标为(a+b,c),因为所以,所以,因此,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的平方和等于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上述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可以归纳如下:第一步:建立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有关的量。第二步:进行有关代数运算。第三步;把代数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 3.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已知某点P的坐标为,直线=0或B=0时,以上公式,怎样用点的坐标和直线的方程直接求点P到直线的距离呢?设点P到直线的垂线段为PQ,垂足为Q,由PQ⊥可知,直线PQ的斜率为(A≠0),根据点斜式写出直线PQ的方程,并由与PQ的方程求出点Q的坐标;由此根据两点距离公式求出|PQ|,得到点P到直线的距离为d此方法虽思路自然,但运算较繁.下面我们探讨别一种方法方案二:设A≠0,B≠0,这时与轴、轴都相交,过点P作轴的平行线,交于点;作轴的平行线,交于点,由得.所以,|PR|=||=|PS|=||=|RS|=×||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知:·|RS|=|PR|·|PS|所以可证明,当A=0时仍适用得到:点到直线的距离为:例5 解:d=例6解:设AB边上的高为h,则S=,AB边上的高h就是点C到AB的距离。AB边所在直线方程为即x+y-4=0。点C到X+Y-4=0的距离为hh=,因此,S=4.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推导过程:证明:设是直线上任一点,则点P0到直线的距离为又即,∴d=的距离.例7解:因为∥又. 由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得拓展提升1.D2.A3.D4.A5.A6.B7.设a(a,0),B(0,b),(a,b>0),则直线的方程为:,上,,又,等号当且仅当时成立,∴直线的方程为:x+4y-8=0,Smin=88.解:设Q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则的坐标为设Q关于的对称点为,则中点为G,G在l上,①又②由①②得由物理学知识可知,、在直线EF上,直线EF方程为:,即9、解:(1)①当时,此时点与点重合,折痕所在的直线方程②当时,将矩形折叠后点落在线段上的点记为,所以与关于折痕所在的直线对称,有故点坐标为,从而折痕所在的直线与的交点坐标(线段的中点)为折痕所在的直线方程,即由①②得折痕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2)当时,折痕的长为2;当时,折痕直线交于点,交轴于∵∴折痕长度的最大值为。而,故折痕长度的最大值为(3)当时,折痕直线交于,交轴于∵∴∵∴(当且仅当时取“=”号)∴当时,取最大值,的最大值是。10解:与两平行直线等距离的直线方程为解得交点则所求直线的方程为即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