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2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3.2.2 两点间的距离 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2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3.2.2 两点间的距离 教案

ID:1231604

大小:104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8-2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两点间的距离及点到直线间的距离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60--61页信息窗2。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内容,理解“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2.在对两点间的距离与点到直线距离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并能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和“点到直线,垂线最短”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认识两点间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并能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和“点到直线,垂线最短”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能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和“点到直线,垂线最短”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用具:直尺、三角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师:同学们,修铁路时如果遇到了河和很高的大山怎么办呢?学生讨论、猜想、分析。(注意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畅所欲言。)生:学生观察情境,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问题。(1)绕路(2)火车爬山或过河(3)架桥或修建隧道等。(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2.师:对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你有什么不同意见?学生讨论、分析,得出:(1)绕行要多行路程,费时、费能源。(2)让火车过河或爬大山目前还不现实,未来就看你们的了。 (注意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考虑问题。)3.师:小明的爸爸是设计师,他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出示课件:火车经过隧道的信息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要修隧道呢?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一)点到点的距离。师:我们先确定两个点A、B代表大山两侧的两地,自己动手画一画这两点的连线,看能发现什么?学生操作画两点间的连线,多画几条,互相交流感受和发现。(要切切实实让学生体验感受。)①A②B③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一)点到点的距离。师:通过交流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结合交流意见,概括出“两点间距离”)学生通过操作感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认识两点间的距离。(让学生去发现有什么问题,得出的结果。)师总结: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师:你能举出生活中应用“两点间距离”的例子吗?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并画出两点间的线段。(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四、自主学习,小组探究。(二)点到线的距离。1.谈话:同学们在刚才连接两点中,都得到了两点之间的线段是最短的,从而知道了我们为什么要架桥、修隧道。大青虫看到同学们这么聪明,也想让大家帮忙解决一个走路的问题。出示图:大青虫家门前有条大路,它要到路上去,走哪条小道最近呢?谈话:哪位同学能说出这幅情景图的意思? 大青虫家门前有条大路,它要到大路上去,走哪条小道最近呢?2.谈话:都是线段,到底应该选择走哪条小道最近呢?学生小组内画出“过直线外一点向这条直线画线段”,采用测量的方法去比较所有线段的长短,然后为大青虫选择一条合适的。学生小组内画图测量,教师巡视。五、汇报交流,评价质疑。(二)点到线的距离。1、通过测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操作,交流各自的想法,发现了“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所以决定为大青虫选择那条垂直的线段。师出示课件演示验证。2、谈话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点:我们都发现了那条垂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学生通过情景图认识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一概念。师:我们都发现了“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3、小结:正因为这条垂直的线段最短,所以“点到直线的距离”其实就是指这个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直线段的长度。板书: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师:你能自己画一条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吗?(提示学生标上垂足)六、抽象概括,总结提升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习了“点到点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你们分清了吗?点到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到直线:垂直线段最短。七、巩固应用,拓展提高。1、小游戏:(放幻灯片)教师让四个同学站在同一水平线上,抢板凳,板凳与其中的一个同学正对着,根据他们站的位置,谁最有可能抢到板凳?(先让学生们猜一猜,教师统计一下结果,然后让四个学生去做,其它同学认真观察,看结果究竟如何)师:这样公平吗?为什么?(教师请同学们说明原因)师:请同学们把刚才游戏的模拟图画出来,并测量每个同学到板凳的距离,分别记下来。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整理,得出结论。)2、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四题:(1)出示题目,谈话:题目要求我们量出点到直线的距离,那么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2)学生动手作图,测量。(3)汇报测量结果。3、出示自主练习第8题: (1)先指名交流:你可以画几条?怎么画?(2)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3)指出:连接这两条平行线,只有这些垂直的线段的长度是最短的。这垂直的线段的长度就是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4、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说完后,教师总结:板书设计:两点之间的距离及点到直线间的距离1.两点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使用说明:1.教学反思:(1)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现实的、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学生喜欢自己当设计师入手,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紧紧抓住学生的心,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2)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学习更贴近学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寻找规律,总结成数学定理,验证定理,并用数学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建构;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性作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3)不足之处:学生对概念的概括有点困难,也许是受到数学语言严谨性的影响。本课的新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课堂上学生们用画垂线的方法求距离很是容易,关键在于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有些学生马虎了事:有漏标垂足的,有随便用三角板一画,不求精确的。2.使用建议。 结合学生熟知的实例、图形,由具体情境引入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画图的操作过程,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体验。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效果较好。老师起主导作用,学生为主体!大胆放手给学生更多的空间!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