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平面上两点间距离的求解方法。(2)掌握两点间的中点坐标公式。(3)初步掌握解析几何中的建系的方法。(4)公式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设置疑问,学生自主探索,师生互动,巩固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建系时体现的数形结合思想,认识事物间的内在联系,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二、教学过程(一)问题情景:已知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分别为A(0,0),B(2,-1),C(4,2),D(2,3),证明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学生集体探讨解法,教师指导。
(一)问题情景:解析一:AB边所在的直线的斜率为,CD边所在的直线的斜率为,BC边所在的直线的斜率为,DA边所在的直线的斜率为,∵,∴AB∥CD,BC∥DA。因此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解析二:可以通过验证对边是否相等来证明。先求A(0,0)B(2,-1)之间的距离过点B向y轴的垂线BB1,则在△ABB1中,易得AB=。同理可得CD=,故AB=CD同理得BC=AD=B(2,-1)AB1yx0
【问题1】如图已知P1,P2;如何求P1P2的距离
【问题1】
【问题2】已知平面上P1(x1,y1),P2(x2,y2)两点,两点间的距离是。(二)典型例题例1、已点A(-1,2),B(2,),在x轴上求一点P,使|PA|=|PB|,并求|PA|的值。
例2、证明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的平方和等于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
点拨:首先要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坐标表示有关量,然后进行代数运算,最后把代数运算“翻译”成几何关系,分三个步骤:第一步: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有关的量第二步:进行有关的代数计算第三步:把代数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
【问题3】平面上两点A(x1,y1),B(x2,y2),如何求A、B的中点M(x,y)?x=y=例3、已知点A(5.8),B(4,1),试求A点关于B点的对称点C的坐标。解:设C(x,y),由中点坐标公式有∴C点坐标为(3,-6).
例4、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三个顶点A(-3,0),B(2,-2),C(5,2),求顶点D的坐标。解:因为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中点相同,所以它们的坐标也相同。设点D的坐标为(x,y)则所以解得点D的坐标为(0,4)。
三、回顾反思1、平面上两点P1(x1,y1),P2(x2,y2)间的距离公式:2、平面上两点A(x1,y1),B(x2,y2)的中点公式?(三)当堂反馈P、921、2、3四、课后研学P96习题2.1(3)1、2、3、4、5
五、数学之美已知点A的坐标为(一4,4),直线L的方程为3x+y-2=O.求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的坐标。解:设点A‘的坐标为(x’,y‘),因为点A与A’关于直线L对称,所以AA‘⊥L,且AA’的中点在L上,而直线L的斜率是-3.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