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到直线的距离
一、教材分析●教材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及其应用.难点:发现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方法.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用具1.教学方法的选择u指导思想:在“以生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u教学方法:问题解决法、讨论法等.
2.教学用具的选用u计算机多媒体、实物投影仪u将数学问题形象、直观显示,便于学生思考u迅速展示学生不同的解题方案,提高课堂效率二、教学方法和教学用具
学生小结教师点评自主探索推导公式三、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课外练习巩固提高变式训练学会应用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这一环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具体教学安排:
经过测量,按照部门内部设计好的坐标图(即以电信局为原点),得知这个小区的坐标为(-1,5),离它最近的线路,其方程为2x+y+10=0.问题:已知点P(x0,y0),直线l:Ax+By+C=0,求点P到直线l的距离?x-10P(-1,5)Q10246-4-8-10yO8-2-6-4-6-8-2246810多媒体显示实例:某电信局计划年底解决本地区最后一个小区P的电话通信问题.离它最近的只有一条线路通过,要完成这项任务,至少需要多长的电缆线?(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这一环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具体教学安排:(1)学生初探解决特例(2)师生互动获取思路(3)分工合作自主完成(4)公式小结概括提升(二)自主探索推导公式
(二)自主探索推导公式(1)学生初探解决特例
思路一:过作于点,根据点斜式写出直线方程,由与联立方程组解得点坐标,然后利用两点距离公式求得.如何求?P(x0,y0)Qyxo(二)自主探索推导公式(2)师生互动获取思路
学生讨论:问题一:求线段长度可以构造图形吗?问题二:什么图形?如何构造?(二)自主探索推导公式问题三:三角形第三个顶点选在什么位置?问题四:特殊情况与一般情况有联系吗?(2)师生互动获取思路
·Pxy0QMSNR思路二:在直角△PQM,或直角△PQN中,求边长与角(角与直线到直线角有关),用余弦值.思路三:在直角△PQR,或直角△PQS中,求边长与角(角与直线倾斜角有关,但分情况),用余弦值.思路四:在直角△PRS中,求线段PR、PS、RS,利用等面积法(不涉及角和分情况),求得线段PQ长.(二)自主探索推导公式(2)师生互动获取思路
思路五:已知直线的法向量,则,.如何选取法向量?直线的方向向量则法向量为或或其它,由师生一起分析得出取=.xyoP(x0,y0)Q(二)自主探索推导公式(2)师生互动获取思路
(3)分工合作自主完成
解:设由得由得y·Px0SRQ(思路四)(3)分工合作自主完成
解:思路五由于点Q在直线上,所以满足直线方程解得(3)分工合作自主完成
教师提问:①上式是由条件下得出,对成立吗?②点P在直线上成立吗?③公式结构特点是什么?用公式时直线方程是什么形式?由此得出点P(x0,y0)到直线:Ax+By+C=0距离公式(二)自主探索推导公式(4)公式小结概括提升
◆这一环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具体教学安排:(三)变式训练学会应用
1.解决课堂提出的实际问题(学生口答).2.求点P0(-1,2)到下列直线的距离:①3x=2②5y=3③2x+y=10④y=-4x+1(三)变式训练学会应用
例题:3.求平行线2x-7y+8=0和2x-7y-6=0的距离.解:在直线2x-7y-6=0上任取点P(x0,y0),则2x0-7y0-6=0,点P(x0,y0)到直线2x-7y+8=0的距离是(三)变式训练学会应用
(四)学生小结教师点评(1)知识概括:(2)数学思想方法:类比、转化(或化归)、数形结合、特殊与一般等思想方法.(3)经验:
(五)课外练习巩固提高(1)课本习题7.3的第13题----16题.(2)总结写出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多种方法.
四、教学评价◆评价方式:◆评价目的:
欢迎批评指导谢谢2006.11
教学目标分析1、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要求◆新教材的特点◆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
2.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思想,掌握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及其应用,会用点到直线距离求两平行线间的距离.(2)通过推导公式方法的发现,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归纳等数学能力;在推导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转化(或化归)等数学思想、特殊与一般的方法.(3)通过本节学习,引导学生用联系和转化的观点看问题,体验探索问题过程中获得的成功感.教学目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