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教学目标】1.能熟练使用打点计时器,会根据相关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完成操作;会处理纸带求各点瞬时速度。2.会设计表格并用表格处理数据。3.会用v—t图像处理数据,掌握图象表示运动规律的一般方法,并能用语言描述运动的规律。【重点难点】用图象法研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教学方法】比较、分析、归纳【教学用具】打点计时器、小车、钩码、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纸带【教学过程】一、进行实验1、实验步骤:(1)附有滑轮的长度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2)用一条细绳栓住小车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适量的钩码,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上面。(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列小点。换上新的纸带,重复实验三次。2、实验注意问题:(1)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2)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当小车停止运动时应及时关闭电源;(3)需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与滑轮相撞,当小车到达滑轮前及时用手按住它;(4)钩码个数适当,以免a过大点太少,应以50cm的纸带取得20~40个连续点为佳。二、数据处理1、纸带的选取和测量:(1)多条纸带中选取一条点迹清晰且点迹排成直线的纸带进行处理。
(2)舍掉开头一段过于密集的,找一个适当的点做计时起点,为了减少测量误差和便于计算,每隔4个“计时点”选取一个“计数点”进行测时,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秒。(3)测量距离时从选取的计时起点到各个计数点的距离。2、数据处理:(1)计算瞬时速度:参考表格一:计数点编号0123456时间t(s)00.10.20.30.40.50.6各计数点到0的距离s(m)相邻计数点的距离S(m)S01S12S23S34S45S56各计数点速度(m/s)υ1υ2υ3υ4υ5(2)做v—t图象:①建立坐标系,纵坐标轴为速度v,横坐标轴为时间t;②对坐标轴进行适当分度,使测量结果差不多布满坐标系;③描出测量点,应尽可能清晰;④用一条光滑的曲线(直线)连接坐标系中的点,明显偏离的点视为无效点,连线时应使连线两侧的点分布大致相同。3、对v—t图象的认知:(1)图象的物理意义:反映了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2)可以从图象上得到任一时刻的速度;(3)可以求出物体一段时间内的;(4)可以求物体的加速度:。【例1】某同学用以下方法绘制的小车的v-t图象,先把纸带每隔0.1s剪断,得到若干短纸条,再把这些纸条并排贴在一张纸上,使这些纸条下端对齐,作为时间轴,标出时间,最后将纸条上端中心连起来,于是得到v-t图象。请你按以上办法绘制这个图象。这样做有道理吗?说说你的看法。(剪下的纸条长度表示0.1秒时间内位移大小,可近似认为速度v=,纸条长度可认为表示速度。)【例2】某组同学实验过程中将固定打点计时器一端的木板垫高,使木板有一倾斜角度,是否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画出的图象有什么不同?(无;图象与时间轴的夹角不同)
【课外作业】1、教材:P5——(3)2、学海导航:P2——4【教学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