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二章(原创)第一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共22张PPT)
情景导入:放眼所见,物体的运动规律各不相同.如图,飞机着陆时的运动,火车出站时的运动,鸟儿在空中飞行……这些物体遵循什么样的运动规律?
我们利用课余时间自己想办法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小明同学利用频闪相机在公路旁拍摄了摩托车运动的情景,他拍摄的照片如图所示:你能根据照片分析出摩托车的运动情况吗?你分析的依据是什么?
3、实验原理把纸带跟运动的物体连接在一起,并穿过打点计时器.这样纸带上的点不但记录了物体的运动时间,而且相应地表示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研究这些点的情况,就可以了解物体的运动情况。
问题探究:小明与他的同伴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时,由于他的同伴不太明确该实验的目的及原理,他从实验室里借取了如下器材:①打点计时器;②天平;③低压直流电源;④细绳;⑤纸带;⑥小车;⑦钩码;⑧秒表;⑨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明看后觉得不妥,让我们共同讨论一下,哪些器材必须使用,哪些多余,还缺少什么器材。
4、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放手后,看小车能否在木板上平衡地加速滑行,然后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3)把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列小点,再按同样的方法(不改变钩码)打出两条纸带.从这三条纸带中选用一条点迹清晰的,计为纸带Ⅰ.(4)增加一个钩码,按上述方法打出纸带Ⅱ.(5)在打纸带Ⅰ的基础上减少一个钩码,仍按上述方法打出纸带Ⅲ。(6)整理器材。
练习: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小明与他同伴操作中有以下实验步骤,其中有错误或遗漏的步骤有(遗漏步骤可编上序号G、H…)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的钩码D、取下纸带
练习:E、将平板一端抬高,轻推小车,使小车能在平板上做加速运动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将以上步骤完善并按合理的顺序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
分组交流讨论:该实验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并归纳。第一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注意事项:1、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2、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3、要防止钩码下落时与地板相碰,可在地板上事先放几本书。4、要防止小车与定滑轮相碰,可用中、食指叉开跨过细线放在滑轮前事先等着小车。5、牵引小车的钩码个数要适当,以便使在长度为50cm的纸带上清晰地取得5~6个计数点为宜。6、细线一定要与长木板平行。
问题:根据纸带上的点,如何探究小车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交流讨论:1、纸带上每一点的速度可以利用前后相邻两点的平均速度来表示。2、相邻两点时间间隔为0.02s,为了便于研究计算,每5个计时点取1个计数点.计算时T=0.1s,利用计数点求速度。3、纸带上的点迹前一部分过于密集,测量长度时误差较大,把前一部分的点迹舍掉。
问题一:测量长度时用刻度尺测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长度,还是用刻度尺对齐各计数点(不移动尺子)读出各计数点间长度值?问题二:为什么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问题三:如何由实验数据得出v---t图象?问题四:如何由实验得出的v---t图象,进一步得出小车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问题一:测量长度时用刻度尺测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长度,还是用刻度尺对齐各计数点(不移动尺子)读出各计数点间长度值?测量长度时最好用刻度尺对齐各计数点(不移动尺子)读出各计数点间长度值,这样可以避免测量误差的积累。
问题二:为什么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在科学上,为了描述实验中测量值之间的关系,先将其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根据这些点的分布趋向,用一条平滑曲线(包括直线)连接这些点,尽量让多数点落在曲线上,不在曲线上的点应使点数在曲线两侧大致一般多,这种方法叫“拟合”。“拟合”法处理数据能够直观形象地反映数据的分布规律,进而找出所要探究的问题或物理量的特点及所遵循的规律。
问题三:如何由实验数据得出v---t图象?(1)根据变量函数的关系确定坐标轴:横轴——时间t轴,纵轴——速度v轴。(2)描点作图。作图时应把尽量多的点连在一条曲线(或直线上),不能连在线上的点应尽量使分居在线两侧的点数相同。(3)根据作出的图象分析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问题四:如何由实验得出的v---t图象,进一步得出小车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可以从两条途径进行:一是通过直接分析图象(如图)的特点得到。小车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那么当时间增加相同的值Δt,速度也会增加相同的值Δv。也就是得出结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或变化)。
问题四:如何由实验得出的v---t图象,进一步得出小车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二是通过得出函数关系式进一步得到,既然小车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那么v随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v=kt+b,显然v与t成“线性关系”,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或变化)。
问题:在描点作v-t图象之前我们先求出打某一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我们是利用t时刻附近一小段时间Δt内的平均速度代替t时刻的瞬时速度.Δt取得越小越好吗?在描点作图的过程中我们该注意什么?
第八章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
第一节心脏病
【概述】是产科领域中常见的严重合并症,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妊娠期、分娩期、产后期心脏负担加重,正常心脏具有一定代偿功能,患病的心脏随时出现代偿失调,出现心力衰竭。第一节心脏病妇产科护理学
血容量较孕前增加40%~50%血容量32~34周达高峰【妊娠对心脏病的影响】妊娠期心率增加15~20次/分心脏左移,出现杂音第一节心脏病妇产科护理学
【妊娠对心脏病的影响】分娩期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进入体循环250~500ml血液/宫缩增加周围循环阻力中心静脉压升高周围阻力高、肺循环压力增高内脏血液涌向心脏子宫血窦内大量血液突然进入全身循环腹压骤减,回心血量急剧减少第一节心脏病妇产科护理学
【妊娠对心脏病的影响】产褥期产后3日内心脏负担较重。⑴子宫缩复使一部分血液进入体循环⑵孕期组织间潴留的液体也开始回到体循环。⑶其他:宫缩痛,休息差。妊娠32~34周及以后、分娩期及产后3日内均是心脏病孕产妇发生心力衰竭的最危险时期第一节心脏病妇产科护理学
取决于心脏病的类型、病情严重程度、心脏代偿功能及医疗护理技术。【心脏病对妊娠的影响】第一节心脏病妇产科护理学
【处理原则】(一)加强婚前、孕前、产前监护(二)积极控制感染(三)预防心力衰竭。第一节心脏病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一)护理评估1.病史心脏病史、类型、心功能及本次妊娠经过,识别早期心力衰竭的症状及体征。2.身心状况根据临床表现评估心脏功能,评估孕产妇疾病相关知识的状况,社会支持系统状况3.诊断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第一节心脏病妇产科护理学
(二)可能的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活动无耐力:与心排出量下降有关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知识缺乏:缺乏妊娠合并心脏病保健相关知识【护理】第一节心脏病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三)护理目标1.孕产妇能陈述妊娠对心脏病的影响2.孕妇顺利经历妊娠、分娩过程3.孕产妇能描述与感染有关的症状第一节心脏病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四)护理措施1.加强孕前指导心功能Ⅰ~Ⅱ级允许怀孕心功能Ⅲ级以上有心衰史,且伴有其他内外科疾病近期活动风湿热先天性心脏病紫绀型不允许妊娠,采取避孕措施第一节心脏病妇产科护理学
2.妊娠期(1)产前检查:定期、评估心功能、会诊(2)预防心衰:*保证休息*睡眠10小时/日*积极治疗合并症*预防感染(3)饮食卫生:*少量多餐防便秘*妊娠4个月后限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