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康杰中学胡俊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2、理解v-t图象中图线下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3、了解位移公式的推导思想与方法,掌握位移公式。4、会用公式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计算。5、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图象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推导位移公式的过程,体验微积分方法的特点和技巧。2、感悟一些数学方法的应用特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推导位移公式,培养自己动手能力,增加物理情感。2、体验方法的运用和成功的快乐。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难点:1、v-t图象中图线下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2、位移与时间关系的推导。三、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本节课是本章的第三节,沿用本章的主线v-t图象来作为切入点,方便学生入手分析。用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作为过渡,让学生有一定的适应过程。课本思考与讨论部分的内容设定,等同于设置了一个台阶,降低了学生对后面内容学习的困难程度。当然,我们只是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极限思想,并不要求会计算极限。体现了课本“渗透”的思想。对于学生来说,在第一章的内容学习是已经有了极限的初步印象,但是还不够清楚、透彻,所以这一思想的“渗透”应当作为重点。对于公式学生若仅仅能套公式,就没有多大意义,这需要教师指导、帮助学生理解物理过程和公式的内涵,进而灵活的掌握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方法1、启发引导,探究讨论,归纳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2、实例分析,强化对公式的理解和应用。3、理论分析得到位移—时间图象为抛物线。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坐标纸
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主体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问题1】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何?【问题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表达式是什么?其中包括哪些矢量?直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作答。由学生代表回答。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表述能力。新课讲授一、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问题1】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怎样计算?【问题2】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何?【问题3】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它的运动与它的v-t图象,是否也有类似的关系呢?点评总结:匀速直线运动图象下方的面积表示物体发生的位移。问题3作为过渡,引出下一步教学。学生思考观察讨论回答问题。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环节一:自主探究依据课本37页的思考与讨论内容【探究1】请依据表格中数据做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探究2】小车的速度如何变化?【探究3】对于A同学估算小车位移的方法,你有怎样的看法?这样估算的结果精确吗?【探究4】如何才能提高估算的精确度,为什么?让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引导性提问,加以点评。学生独立作图;合作探究;选择代表回答各自见解;体会极限的思想。
环节二:按照上面讨论得出的思想,通过v-t图象研究初速度为v0,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教师课件演示,总结结论: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中,图线下方的面积表示物体发生的位移。学生集体探究思考,讨论总结概括。环节三: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问题1】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问题2】替换为物理量得出的结果是什么?教师引导性提问。学生动手推导,得到公式。环节四:随堂应用及公式理解讲授例题:一辆汽车以1m/s2的加速度行驶了12s,驶过了180m。汽车开始加速时的速度是多少?教师点评学生运算细节,强调物理量关系式更重要分析理解公式内涵学生动手完成熟悉公式应用;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注重理解公式内涵。三、用图象表示位移环节一:得出位移—时间图象定义,分析具体图象【问题1】0-2.5min内物体怎样运动?【问题2】2.5min-3min内物体怎样运动?【问题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是什么样?提问总结图象的特点,问题3作为过渡学生结合v-t图象的研究方法类比思考回答提高学生知识学习的迁移能力环节二:理论分析【问题】我们研究的是直线运动,为什么画出来的x-t图象不是直线而是曲线?点评强调结论独立分析,体会数学知识在物理中的应用小结:1、v-t图象中图线下方的面积表示物体发生的位移。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为。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为一条抛物线。(配合动画演示v-t图象和x-t图象)
作业:P40问题与练习板书设计第三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一、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表达式三、用图像表示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