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
伽利略相信,自然界是简单的,自然规律也是简单的。我们研究问题,总是从最简单的开始,通过对简单问题的研究,认识了许多复杂的规律,这是科学探究常用的一种方法。最简单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它的特征是什么?位移和时间有怎样的关系?问题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tvvt0位移“面积”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对应v-t图线与t轴所围成的面积.=
要研究变速运动的位移规律我们已知匀速运动的位移规律能否借鉴匀速运动的规律来研究变速运动?复杂问题简单模型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研究方法的探讨
复杂问题简单模型抽象研究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用简单模型去探究复杂问题
怎样研究变速运动?问题变速运动匀速运动抽象在很短一段时间内,化“变”为“不变”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
怎样研究变速运动?在很短时间(⊿t)内,将变速直线运动近似为匀速直线运动,利用x=vt计算每一段的位移,各段位移之和即为变速运动的位移。问题解决思想方法:用简单模型来研究复杂问题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问题:一个物体以10m/s的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求经过4s运动的位移。将运动分成时间相等(⊿t)的若干段,在⊿t内,将物体视为匀速直线运动,每段位移之和即总位移。方法:先微分再求总和思路:
探究:将运动分成等时的两段,即⊿t=2s内为匀速运动。在⊿t=2s内,视为匀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取多大?时刻(s)024速度(m/s)101418问题t/sv/m/s104180142
在⊿t=2s内,视为匀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取多大?问题t/sv/m/s104180142可以取⊿t=2s内的初速度或末速度,也可取中间任一点的速度解决
t/sv/m/s104180142探究1-1:将运动分成等时的两段,即⊿t=2秒内为匀速运动。运算结果偏大还是偏小?探究1----取⊿t的初速度研究??
t/sv/m/s104180142探究1-2:将运动分成等时的四段,即⊿t=1秒内为匀速运动。时刻(s)01234速度(m/s)101214161831运算结果偏大还是偏小?探究1----取⊿t的初速度研究????
t/sv/m/s104180142探究1-3:将运动分成等时的八段,即⊿t=0.5秒内为匀速运动。31运算结果与前两次有何不同?X=48mX=52m探究1----取⊿t的初速度研究
t/sv/m/s104180142探究2-1:将运动分成等时的两段,即⊿t=2秒内为匀速运动。运算结果偏大还是偏小?探究2----取⊿t的末速度研究
t/sv/m/s104180142探究2-2:将运动分成等时的四段,即⊿t=1秒内为匀速运动。31运算结果偏大还是偏小?探究2----取⊿t的末速度研究
t/sv/m/s10418014231探究2-3:将运动分成等时的八段,即⊿t=0.5秒内为匀速运动。运算结果与前两次有何不同?X=64mX=60m探究2----取⊿t的末速度研究
探究小结----图象分析1t/sv/m/s104180142t/sv/m/s1041801423131t/sv/m/s104180142⊿t越小,估算值就越接近真实值!X=48mX=52mX=54m结论?(大于54m)
探究小结----图象分析2t/sv/m/s104180142t/sv/m/s1041801423131t/sv/m/s104180142⊿t越小,估算值就越接近真实值!X=64mX=60mX=58m结论?(小于58m)
探究过程⊿t内速度取值运算结果误差分析分两段⊿t=2秒初速度X=48m偏小末速度X=64m偏大分四段⊿t=1秒初速度X=52m偏小末速度X=60m偏大分八段⊿t=0.5秒初速度X=54m偏小末速度X=58m偏大探究小结----数据分析
探究过程⊿t内速度取值运算结果误差分析分16段⊿t=0.25秒初速度X=55m偏小末速度X=57m偏大分32段⊿t=0.125秒初速度X=55.5m偏小末速度X=56.5m偏大分64段⊿t=0.0625秒初速度X=55.75m偏小末速度X=56.25m偏大进一步的探究数据55.75m<x<56.25m问题:能看出真实值是多少吗?X=55.75mX=56.25m
真实值:55.75m<x<56.25m结论:在⊿t→0时,误差很小,估算值非常接近真实值。探究结果⊿t越小,误差越小!探究过程的误差是怎么形成的?问题
误差分析取⊿t内的初速度进行运算----取⊿t内的末速度进行运算----t/sv/m/s10418014231t/sv/m/s104180142如何解决结果偏小结果偏大
探究3----用⊿t内中点的速度t/sv/m/s104180142v/m/st/s10418014231说明什么?
我们从v-t图象中看到了什么?探究小结----图象分析3t/sv/m/s10418014231t/sv/m/s10418014231t/sv/m/s10418014231X=60mX=52mX=56m问题
1、如Δt非常小,所有小矩形的面积之和就能非常准确地代表物体发生的位移。探究总结2、如Δt非常非常小,所有小矩形的面积之和刚好等于v-t图象下面的面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无限逼近”的思维方法----极限思想先微分再求总和的方法----微元法结论
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一、用v-t图象研究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对应v-t图线与t轴所围成的面积.二、用v-t图象研究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
从v-t图象中,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规律。tvv0tvt0?…做一做
通过图象研究运动规律tvv0tvt0梯形“面积”=位移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vt=v0+at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时间的二次函数。
x1=v0t用v-t图象解释运动规律vtv0tvt0x=x1+x2t/2
分割许多很小的时间间隔⊿t----⊿t内是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所有⊿t内的位移之和即总位移----当时间间隔无限减小(⊿t→0)时,平行于t轴的折线就趋近于物体的速度图线,则速度图线与t轴包围的面积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探究过程回顾微分化简求和
[例题]一辆汽车以1m/s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了12s,驶过了180m。汽车开始加速时的速度是多少?答:汽车开始加速时的速度是9m/s。。解:由得做一做
一般应该先用字母代表物理量进行运算,得出用已知量表示未知量的关系式,然后再把数值和单位代入式中,求出未知量的值。这样做能够清楚地看出未知量与已知量的关系,计算也简便。计算题演算规范要求
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本课小结一、用v-t图象研究运动的位移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位移=“面积”三、物理思想方法----极限思想;微元法
课后探究t0v根据“探究小车运动规律”实验得到的数据,作v-t图象如图所示。1、小车做什么运动?2、如何求出小车运动的位移?
“分割和逼近”的方法在物理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是用简单模型研究复杂问题的常用方法。早在公元263年,魏晋时的数学家刘徽首创了“割圆术”——圆内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其周长和面积就越接近圆的周长和面积。“无限逼近”的思维方法----极限思想
《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上教版)四年级第一学期
一、全册分析(一)编写依据:(二)社会常识要点:(三)品德教育要点:(四)单元划分:
(一)编写依据:1-2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1-3在中国地图上指出我国的疆域、省级行政及其行政中心。1-4在中国地图上指出我国主要的山脉河流,知道长江、黄河是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1-5关心祖国的绿化工程,为绿化、美化周围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2-2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2-3知道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统一是民族大业,具有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责任感。6-1知道我国是人口大国,面临资源短缺等问题,关心政府为解决这些问题采取的一些措施。6-2了解一些曾经在我国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领悟人们在危难中守望相助、团结合作精神的可贵。
(二)社会常识要点:1、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地形与行政区划;2、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长江及其治理和利用;3、我国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4、我国各地多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5、我国的人口资源,节约资源的方法,希望工程的内容与意义;6、我国人民对自然环境的治理,防灾抗灾的常识;7、生态经济,发展与环保;8、我国各民族的文化习俗,民族平等政策;9、祖国的宝岛台湾;10、海外华人对祖国的贡献。
(三)品德教育要点1、国家观念教育:热爱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感恩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欣赏祖国山河之美和各地风情的多彩,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认同中华一家。2、国情教育:激发爱惜资源,提高人口素质的紧迫感,认识教育对提高人口素质的意义。3、人文传统教育:尊重各地民族文化习俗的多样性,发扬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愚公精神。4、生命教育:珍惜自然资源、珍爱生命、保护环境、提升生命质量。
(四)单元划分:九州方圆、物华天宝、人地和谐、中华一家。
二、分单元分析:l第一单元:九州方圆社会常识要点:1、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地形与行政区划;2、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长江及其治理和利用;3、我国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4、我国各地多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品德教育要点:国家观念教育:热爱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感恩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欣赏祖国的山河之美和各地风情的多彩,尊重各地文化的多样性。
第一课国土辽阔1、从南北温差、东西时差中感受国土辽阔;2、读中国地形图了解祖国地形的多样性与优越性;3、读中国政区图,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
第二课黄河长江1、读地图,找出黄河长江及其流域;2、举例说明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3、从黄河长江的比较中了解不同的特点、治理与利用。
第三课江山多娇1、列举中国知名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欣赏它们的美;2、在中国地图上找到著名景观的地理位置;3、在模拟旅游中学习初步的旅游知识。
第四课乡音乡情1、从草原与江南水乡的比较中体会各地风情的不同特点;2、从方言、民居、特产、地方戏曲等方面列举各地风情的不同特点。
拓展与合作(一)学当小小导游员可开展假想旅游、模拟导游活动,也可结合秋游学当一回小导游。
第二单元物华天宝社会常识要点:我国的人口资源,节约资源的方法,希望工程的内容与意义;品德教育要点:国情教育:激发爱惜资源,提高人口素质的紧迫感,认识教育对提高人口素质的意义。
第五课人口与资源1、从丁丁和东东不同意见的争论中得出正确认识: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2、从人口增长图表中看我国人口增长的形势和计划生育的成效;3、举例说明人口多的利弊。
第六课减卡救书1、从4000张贺卡=1棵大树的计算中认清减卡救树的意义;2、举一反三列举浪费资源的现象及其危害;3、学习节省资源、减少废旧物品及变废为宝的方法。
第7课希望在教育1、举例说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存在的不足;2、举例说明“治穷先治愚”的意义;3、了解希望工程的由来、内容和为希望工程作贡献的先进人物事迹。
拓展与合作(二)变废为宝动动手和动动脑,把废物变成实用的物品,在方法技能教学中贯穿爱惜资源、勤俭节约的教育。
第三单元人地和谐社会常识要点:我国人民对自然环境的治理;防灾抗灾常识;生态经济,发展与环保。品德教育要点人文传统教育:发扬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愚公精神;生命教育:珍惜自然资源、珍爱生命、保护环境、提升生命质量。
第八课愚公移山1、了解愚公移山的故事,认识愚公精神的意义;2、了解我国人民发扬愚公精神治理自然环境的事迹:河流东西向——南北大运河;干旱地缺水——坎儿井,红旗渠;山多阻交通——茶马古道,京张铁路;黄河盐碱地——南泥湾、兰考;大江隔陆岛——南隧北桥
第九课大禹治水1、从大禹故事中认识我国人民治理水灾的智慧和能力;2、认识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危害;3、了解我国自古至今在防灾抗灾方面的事迹;4、知道一些预防和应对地震、台风、洪水、火灾等灾害的方法。
第十课前卫之歌1、从前卫村的事例了解生态农业及其好处;2、了解发展中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严重性;3、了解我国为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采取的一些措施;4、在生活中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
拓展与合作(三)让生活环境更美好可通过开展防灾知识竞赛、环保故事会、“人地和谐”文艺演出等方式巩固和深化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也可以把上述内容组合成一次综合的主题活动。
第四单元中华一家社会常识要点:1、我国各民族的文化习俗,民族平等政策;2、祖国的宝岛台湾;3、海外华人对祖国的贡献。品德教育要点:国家意识教育: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认同中华一家;人文传统教育: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习俗的多样性。
第十一课多民族大家庭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分布的特征是大杂居和小聚居;2、举例说明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3、举例说明各民族情同手足、亲如一家。
第十二课泼水节和那达慕1、知道泼水节、那达慕等少数民族的节日习俗;2、从手工艺品、歌舞、服饰等方面了解少数民族的多彩文化;3、举例说明我国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政策;4、尊重少数民族的习俗,与各族儿童团结友爱。
第十三课海峡两岸骨肉亲1、举例说明生活中台湾与大陆密不可分;2、认识台湾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物产、景观,举例说明台湾是祖国的宝岛;3、举例说明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海峡两岸同文同祖,一脉相传,两岸同胞盼望统一;4、初知“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统一的意义,关注两岸形势的发展。
第十四课海外赤子心1、知道我国移居在国外的侨胞有数千万,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能大致说出华侨、海外华人与华裔的联系与区别;2、举例说明海外侨胞热爱祖国、为祖国的发展所作的贡献;3、从陈嘉庚等人的事迹中领会海外赤子心。
拓展与合作(四)中华一家迎新联欢会结合迎新年,设计和开展一次中华一家迎新联欢会,内容尽可能覆盖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同时要突出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中华一家的气氛。
三、教学建议:1、把指导读地图的教学贯穿于有关课文,教会方法、培养习惯;2、充分运用图像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3、注意不断引入最新的国家发展信息;4、注意史地融合、古今贯穿,拉近教材与生活的距离;5、做到三个结合,即:文化传承、活动体验和探究学习有机结合,课堂教学与德育活动有机结合,教材内容与“两纲”教育要求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