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的教学设计——基于物理思想方法的智慧教学王高(南京市中华中学210019)物理学是一门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是一种智慧,形成了一整套独特而卓有成效的思想方法体系;是一种文化,物理会使人们产生认识客观世界的智慧。物理教学与其说是传授丰富而深奥的物理知识,倒不如说是以物理知识为载体去丰富学生的智慧,使学生变得更聪明、更睿智。正如英国大哲学家怀特海所说:“尽管知识是智育的一个主要目标,但是有一个比知识更有价值、更伟大、更居支配地位的目标,古人把它称为智慧。”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善于驾驭一切的思想(赫拉克利特)。物理学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方法,包括哲学的思想方法、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物理学科自身的思想方法,它们是物理学的精髓和灵魂,作为物理教育的主体内容,它们和物理知识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谁把握住了这一精髓和灵魂,谁就能举重若轻地组织教学;否则,就只能被迫陷入物理知识的汪洋大海之中,总有讲不完的知识和练不完的习题。所以说,如果知识的背后没有方法,知识只能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如果方法的背后没有思想,方法只不过是笨拙的工具。知识是外界的,而智慧是个体内在生成的。就学习而言,学生的智慧集中体现在对物理思想方法的深刻领悟和自觉运用上,可以说领悟与运用物理思想方法的过程就是学生智慧生长的过程。所以,我们的智慧教学更应重视物理思想方法的渗透。笔者通过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的深度研究,从基于物理思想方法进行智慧教学的角度对本课进行了精心设计,努力在教学目标中突出物理思想方法的地位,在教学内容中挖掘物理思想方法的功能,注重蕴含思想方法教学情境的创设,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物理思想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引导学生归纳物理思想方法,在练习巩固中让学生应用物理思想方法。也就是说把物理思想方法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认识、领悟和应用物理思想方法,以增长学生的智慧。图1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x=vt速度图象“面积”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图象分割无限分割逐渐逼近位移公式面积=位移迁移图形变化应用本课围绕着数形转化这条主线展开教学,从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入手,通过其速度图象中的“面积”表示位移,初步认识数(公式)与形(图象)结合的思想,并把这种思想迁移到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位移研究,师生共同分析、论证得到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图象的“面积”也表示其位移,进而通过面积的计算导出位移公式,再通过图象的变形,训练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的智慧。教学流程见图1。让学生领悟数形结合思想、估算思想、微分和极限思想在物理研究与学习中的作用。教学目标(1)通过数与形的分析、转化,知道v-t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并能用“面积”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5-
(2)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规律的探究过程,领悟数形结合、极限与估算等思想方法在物理学习中的应用。(3)通过训练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应用。(4)通过图形的变化,让学生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在探究中增长智慧。教学重点领悟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应用。教学难点认识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图象中的面积表示位移。教学方法问题探究,课件辅助。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问题1:如何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教师引导学生分别从公式(数)和速度图象(形)两个角度去思考。图2位移公式v-t图象中对应的是矩形的面积,如图2所示。小结:位移公式x=vt或v-t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两者是统一的并可以相互转化。点评:通过学生已经熟悉的匀速直线运动渗透数(公式)与形(图象)相结合并可以转化的思想,以数解形,以形助数,这是物理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也是我们研究问题的一种新思路。问题2: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是否也可以表示位移呢?二、新课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思考与讨论”内容。问题3:现有一小车运动时通过纸带记录下的0,1,2,…,5几个位置的速度如下表。请用最简便的方法估算实验中小车从位置0到位置5的位移。位置编号012345时间t/s00.10.20.30.40.5速度v/(m·s-1)0.380.630.881.111.381.62 引导学生尝试估算(如何估算?为什么这样估算?),可能会出现的答案: x=0.38×0.1+0.63×0.1+0.88×0.1+1.11×0.1+1.38×0.1=0.438(m)x′=0.63×0.1+0.88×0.1+1.11×0.1+1.38×0.1+1.62×0.1=0.562(m)两种估算情况比较抽象,学生难以建立模型,我通过v-t图象(示意图)直观地呈现出来,如图3所示。图3 -5-
点评:通过对v-t图象的进一步分析、讨论,学生就容易明白估算的过程:将变速运动的时间均分——分割过程,达到化变为恒,即很小的时间间隔内视为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就可用对应的v-t图象中的小矩形面积表示,将各个矩形面积求和就是匀变速运动的位移的估算值。问题4:如何进一步提高估算的精确程度?图4教师结合课件展示,让学生感知分割越细,估算误差会越小。进一步能悟出:若无限分割,即时间间隔Δt取得非常非常小,所有小矩形的面积之和刚好等于v-t图象中梯形的面积。见图4.小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点评:在这个分割的过程中渗透了微分和积分的思想、极限思想。先微分,化变为恒,再累积求和,分得越细越精确,用形(面积)表示数(位移)。分割是我们处理“变”的问题的常用方法。问题5:如何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中的“面积”计算出位移的大小?根据梯形面积公式有把面积及各条线段换成所代表的物理量,上式变成再把速度公式代入,得到表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时间的二次函数。当v0=0时,(特例)教师再启发学生从“形”(梯形)上去进行变化求解面积(位移),比如:vatt图6图5v0at小矩形加上三角形(图5)大矩形减去三角形(图6)互补后的矩形(图7)图7vv0t小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三个表达式点评:通过“形”的变化得到有关位移的不同的表达式,同时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提高思维品质,同时给学生提供展示聪明才智的机会,点亮他们智慧的火花。例1.已知某车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m/s2,在12s内位移为180m,求车子刚开始加速时的初速度.解析:已知a=1m/s2,t=12s,x=184m,求v0根据位移公式得-5-
(m/s)点评:在应用位移公式求解时,一定要注意公式的矢量性问题。一般情况下,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当a、x与v0方向相同时为正值;当a、x与v0方向相反时为负值。代入公式求解时,与正方向相同的代入正值,与正方向相反的物理量应代入负值,把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一、拓展研究问题6:你能利用v-t图象计算出平均速度的大小吗?图8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平均速度对应速度图象(图8)中BC的中点,是t时间的中间时刻t/2,所以,我们可以得到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点评:从图象中我们可以看到,可把匀变速直线运动等效为速度是的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渗透了运动等效的思想,发现了处理复杂运动的一种新的处理方法。图9v0+v(v-v0)/a问题7:用梯形的面积还可以变出位移的其它表达式吗?将梯形变形成如图9所示,时间t变为,,可得到即点评:这个问题要求比较高,旨在让爱动脑筋的学生耍点小聪明,也助长其他同学的智慧。问题8:对于非匀变速直线运动,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是否也可以表示相应的位移呢?仿照前面的分割、无限分割过程的分析,发现任何运动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都可以表示相应的位移。小结:所有运动的v-t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都表示位移。点评:由特殊运动总结出来的方法推广到一般运动情况,找到它们更一般的普遍规律。图100txx2x1t2t1问题9:运动图象中的“面积”表示位移,那么位移的方向如何表示呢?小结:第一象限内“面积”为正,表示位移为正。第四象限内“面积”为负,表示位移为负。点评:对用“面积”表示位移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既能表示位移的大小,又能表示位移的方向。问题10:你能画出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吗?从图象上你能发现什么?结合抛物线的有关知识,学生在坐标纸上作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见图10,发现图象是曲线,引导学生根据图线斜率来判断速度是变大还是变小。小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是曲线,而运动轨迹是直线,图象不是轨迹。x-t-5-
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点评:把数(位移公式)再转化为形(位移图象),强化学生数形转化的意识,学会从图象上直观地认识运动的有关性质。一、应用巩固例2.从车站开出的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走了12s时,发现还有乘客没上来,于是立即做匀减速运动至停车。汽车从开出到停止总共历时20s,行进了50m。求汽车运行中的最大速度。解析:汽车先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到最大速度后立即改做匀减速运动。解法一(公式法)设最大速度为vm,由题意可列方程组解得vm=5m/s解法二(图象法)作出汽车运动全过程的v-t图象,如图11所示。v-t图线与t轴围成三角形的面积与位移等值,故,所以(m/s)解法三(平均速度法)匀加速阶段和匀减速阶段平均速度相等,都等于,因此,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等于,由平均速度公式得,解得vm=5m/s点评:同一个问题往往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为确定解题结果是否正确,可用不同方法求解来检验。用图象法、平均速度公式法求解,往往比较简便快捷。二、课堂总结(1)所有运动的v-t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都表示位移。(2)匀变速直线运动常用的位移公式:(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4)数形结合、估算、极限思想等是我们研究问题时常用的重要思想方法。物理教学就是要以知识为载体,促进学生领悟与运用物理思想方法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这正是学生智慧生长的过程,真正实现从知识课堂走向智慧课堂,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