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落体运动(广东汕头华侨中学林少鸣)一、教学目标1、在物理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1)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2)认识自由落体运动产生的条件、运动的特点;(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定量)。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相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学习,培养分析、推理能力。3、运用理想化方法,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抽象出物理模型——自由落体,研究物体下落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二、内容分析1、本节课重点是使学生掌握自由落体的速度和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自由落体的特征是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物体的加速度为自由落体加速度g)。2、本节课难点是演示实验的技巧及规律的得出,介绍伽利略的实验验证及巧妙的推理。三、学生分析本节课演示实验较多但不难,学生应能够很好地观察和掌握实验内容。分析总结实验得出规律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应给学生更多的引导启发。四、教学方法本节课是从演示实验中总结得出规律因此教学上应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五、教具1、自由落体演示仪及附件。2、硬币(一元)两枚,薄小纸袋(恰好可装下硬币),抽气机,牛顿管。3、投影仪、投影片、彩笔。六、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
③V0=0时s1∶s2∶s3=1∶4∶9 sⅠ∶sⅡ∶sⅢ=1∶3∶5(二)、引入新课我们今天应用这些知识来研究一种常见的运动:物体自由下落的运动。[演示1]:硬币和小纸袋分别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同时下落,观察下落速度,从表面上看得到结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1、亚里斯多德(Aristotle)的认识亚里斯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的认识,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7世纪,这种观念统治了人们两千多年之久。你能设计一个试验来推翻这种观念吗?伽利略做到了。2、伽利略(Galileo)的贡献(1638年)两个物体mA>mB分别由同一高度下落,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当把两物体捆在一起仍从同一高度下落情况会是怎样呢?结论:①整体分析:当把两个物体捆在一起时mC=mA+mB,因为新组成的物体比上述两个物体中的任一个都重从而下落的应最快。②局部分析:A物体下落的快,受到一个下落得慢的物体B的作用,结果就像一个大人拉着小孩向前跑,比单独大人跑要慢,比小孩单独跑要快一样,他们的共同速度应介于A、B两物体之间即vA>vC>vB。伽利略用归谬法巧妙地否定了亚里斯多德的观点,从而得出结论:重物体不比轻物体下落得快。亚里斯多德忽略了空气阻力对运动物体的影响,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演示2]:将纸袋揉成纸球和硬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观察下落速度(相差不多),把硬币装入纸袋与另一枚硬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观察下落速度也相差不多,若减小空气对运动物体的影响会如何呢?[演示3]:牛顿管中的物体下落:将事先抽“真空”的牛顿管内的硬币与轻鸡毛从管的顶端开始自由下落,观察实验结果是:两者几乎同时落到牛顿管的下端(硬币落下有声,眼可直接观察鸡毛下落);将牛顿管放入空气再做实验情况就截然不同了。3、自由落体运动①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理想运动,在实际问题中有空气时,物体的密度不太小,速度不太大(H不太高),可以近似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结论:不同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是相同的。②性质:伽利略所处的年代还没有钟表,计时仪器也较差,自由落体运动又很快,伽利略为了研究落体运动,利用当时的实验条件做了在斜面上从静止开始下滑的直线运动(目的是为了“冲淡重力”),证明了在阻力很小的情况下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用逻辑推理外推到斜面倾角增大到90°的情况,小球将自由下落,成为自由落体,他认为这时小球仍然会保持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性质,多么巧妙啊!这个结论的正确与否需用实验来验证,三百多年后,我们来验证。
(四)、课堂小结1、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运动形式,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落体运动可以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有着普遍的意义。2、为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我们运用了物理学中的理想化方法,从最简单、最基本的情况入手,抓住影响运动的主要因素,去掉次要的非本质因素的干扰,建立了理想化的物理模型——自由落体运动,并且研究了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理想化是研究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还要用到。3、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中我们还给大家介绍了归谬法,即理论推导的一种重要方法,同学们的学习重要的是研究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知识本身,知识的结论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获取知识,中学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获取知识、处理知识。七、教学反思1、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只受重力作用和初速为零。学生未能重视,以后要通过训练使学生认识到掌握问题的条件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一环。2、启发式教育对物理教学特别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