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武穴市育才高中胡艳玲我说课的课题是《自由落体运动》,这是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五节的内容,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一、学情分析1、知识的准备:学生在上一章学习了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前四节学习匀变速运动规律,因此,学生有一定的知识与能力去探究本节课的内容。2、面对的困难: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例如:重的物体下落快;密度大的物体下落快等等。对本节知识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3、应对的策略:把学生的感性观点提出来,通过实验和规律的总结加以纠正。让学生获得深刻的印象。二、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有很大的变化,旧教材中介绍了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等人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史料和研究方法,在新教材中对这部分知识专辟一节,作为第6节,体现了新教材要求学生领悟科学精神,物理思想及研究方法。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典型的物体下落理想模型,体现了“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这种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本节即是匀变速运动规律的个案研究,也是具体应用。也为进一步学习平抛运动和变加速运动提供知识储备。在本节中,课时可安排一节新课,一节习题课,共2课时。今天主要谈谈第一课时。2.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性质。[2]实验探究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大小。[3]掌握并应用自由落体运动特点及规律。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2]引导学生养成研究的习惯,掌握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3]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归纳总结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提高对知识的迁移、类比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渗透物理学习和研究方法的教育。[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探索精神。3.教学重难点重点:[1]认识物体下落的快慢与轻重无关。[2]实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性质和加速度大小。难点:对自由落体运动性质和加速度大小的探究过程。三、教法与学法按照教材顺序讲解的同时,通过教师演示实验,边讲边议。引导学生操作实验,总结归纳。采用“问题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归纳法”等等。鉴于以上分析,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具体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重难点的突破。
四:主要教学流程1、问题引入:重的物体一定运动快吗?体积大的物体一定运动快的吗?能不能找出反例?设计意图:把学生错误的感性认识暴露出来,通过反例重建学生对物体下落的基本认识。2、教师演示与引导【1】演示粉笔下落思考:物体下落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特点?生活中还有什么类似的现象?总结:物体下落的快慢与重力和阻力大小有关,物体自由下落是一种普遍直线运动形式,初速为零,速度越来越大。设计意图:由身边实例和头脑中的感性认识入手,使学生意识到物体运动的快慢与受力有关。【2】演示纸片与硬币的下落和揉成团的纸片再与硬币的下落问:同一张纸重力不变,揉成团后对受力有怎样的影响?物体运动的快慢与轻重有关吗?总结:揉成团后的纸片阻力变小,与硬币重力不同,但同时下落,说明在不计阻力的情况下,物体下落快慢与轻重无关。【3】演示牛顿管实验:思考: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需要什么条件?总结并板书出来。【牛顿管现场操作】实验操作同步解说:对于牛顿管实验的演示过程,可以预计空气没抽干净会影响演示效果。那么我在上课前将空气抽好,先演示抽出空气的情况,再演示放入部分空气的情况,进行一个对比实验。一般演示时会出现金属片比羽毛稍早一些落地,那么可以尝试2-3次试验,直到金属片和羽毛同时落下。在上课中我发现金属片与磁性盖头接触不良好,也会影响实验效果,比如,金属片成竖直状态,这时我及时的把它反转过来。若演示失败,一定要说明原因。设计意图:通过3个演示实验,通过4个演示实验,教学步骤层层推进,剥茧抽丝,让学生找出物体运动共性,自己组织物理语言来给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是:只受重力,初速为零的直线运动。,这样学生就产生了一种成就感和使命感,培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三维目标。【4】提问: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变还是不变?学生分析得出自由落体运动可能的运动性质。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这个问题的讨论,使学生意识到可以把“加速度是否改变”作为判断运动性质的一个条件,为今后其它力学运动模型的分类做铺垫。3、学生实验《如何测量下落物体的加速度》教师巡视,引导学生使用打点计时器来记录自由落体运动位移,引导学生分析纸带得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交流结论.板书自由落体运动性质和加速度大小。设计意图:学生实验的目的有三个:A.复习打点计时器的使用B.通过对纸带数据的处理,验证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运动C.实验定量确定出加速度的大小这样,物理结论不是教师硬性给出的,是学生通过自己努力的得出的,学生体会了一次科学的探究过程,掌握了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流程。【观看视频1】视频同步解说:预计学生选取纸带有困难,纸带的质量会影响加速度值的准确。另外,计算方法可能忘记了。上课中,学生都知道用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差为恒定值这个结论去计算加速度,在接通电源和释放纸带的先后顺序上问题不大。有些学生打点计时器没有放置水平,还有个别学生嫌重物太重,下落不安全,改成其他物体,这样纸带与物体接触后,受力不均也会得到不合格的纸带。
作为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会有怎样的收获呢?【观看视频2】视频结束解说:让学生采访学生,强调了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教师听取学生得到的收获,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学生愿意多做实验,渴望探究真理,那就让教育同行们一起满足他们的愿望吧!4、总结规律【1】复习匀变速直线规律,导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2】学生阅读课本,分析表格数据,总结重力加速度大小规律。分析:课本给出了各地不同纬度的重力加速度值,教师可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各地重力加速度值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做出猜想。猜想的结果不要求一定正确,教师可以简略提及并说明在以后的学习中将得到解决。5、课堂练习。本节课在结束时设计了两道题,一道选择辨析题,完成对本节主要知识的深化理解。一道估算题,让学生学会估算的方法。五、教学反思1、部分学生对“重的物体下落快”这一错误认识根深蒂固,通过对本节的学习还不能完全改变过来,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不断的练习进一步消化。2、学生对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不熟,可在课前让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预习,要求学生设计好记录的表格,操作实验时指出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处理纸带时提示处理方法。也可以使用教学预案,将需要提示的问题附在上面,对学生实验进行优化处理。3、好的纸带可以测出准确的加速度值,也是学生实验探究的成果,可以要求学生把纸带留作纪念,适时拿出练习计算。六、板书设计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欢迎指导!附录:例一:关于自由落体运动说法正确的是【BD】A.不同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规律是不同的。B.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大小无关。C.物体在空气中从静止下落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D.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为零,加速度为g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例二:估算从三楼阳台掉下的花盆,经多长时间落地?落地速度有多大?附录:板书设计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2、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的条件是[1]只受重力,不受其他任何力,包括空气阻力。[2]从静止开始下落。3、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为g=9.8m/s24、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规律:[1]地球同一地点,一切物体g值相同。[2]地球不同地方,赤道到两极,g值增大。[3]一般g取9.8m/s2,粗略计算g取10m/s25、自由落体运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