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2.4 自由落体运动 课件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2.4 自由落体运动 课件PPT

ID:1242138

大小:740.6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2-09-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新课程培训研讨会《自由落体运动》观摩课点评 一、教学设计的总框架1.线索 知识线索不同物体下落的快慢是怎样的?(硬币比纸片快)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原因是什么?(空气阻力)不考虑阻力物体下落是什么运动?(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具有什么特点?(是匀加速运动) 一、教学设计的总框架1.知识线索2.教学活动设计 知识线索不同物体下落快慢如何?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原因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有什么特点?教学活动设计演示:硬币比纸片下落快猜想:影响下落快慢的原因演示:纸片捏成团后,下落加快教师总结、定义介绍探究思路:通过实验发现Δx规律分析照片中数据,得到Δx相同的结论分析纸带数据,得到Δx相同的结论演示:数码照相机拍摄钢球的下落学生实验:用打点计时器研究重锤下落提出问题下一页讨论:怎样证明是空气阻力造成的进一步演示:真空中铁片和羽毛的下落(共30分钟)分析纸带数据,计算加速度 一、教学设计的总框架1.知识线索2.教学活动设计3.对本课教学总框架的评价(1)知识线索:(2)教学活动的设计:上一页●有逻辑性:下一环节是上一环节的逻辑结果●创设各种学生自主活动的教学过程●组织各种方式的相互交流●对需要陈述的内容,果断、清晰地说明活动方式的设计跟教学内容的特点相匹配●有启发性:上一环节为下一环节作启发铺垫线索流畅 一、教学设计的总框架1.知识线索2.教学活动设计3.对本课教学总框架的评价上一页4.启示——处理好教学和教材和教学的关系(1)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再创造(2)再创造的思路●知识线索——尊重教材的思路●活动设计——再创造的重点,应体现全面的课程目标 二、本课的主要特点1.正确处理了教学行为和课程目标的关系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恰当,其衡量标准是看他能不能实现相关的课程目标,而不是这种行为方式的本身。设计课堂教学的行为时,其出发点也是选择能实现课程目标的恰当行为方式,而不是脱离课程目标硬塞进一些无效的教学行为。只要能实现课程目标,其教学行为都是合理的;如果我们仅仅追求某种行为的方式而忽视课程目标,就非常可能犯形式主义错误。我们需要的是和课程目标相统一的教学形式,而不是不考虑目标的形式主义。 二、本课的主要特点1.正确处理了教学行为和课程目标的关系(1)本课在总体上很好地处理了教学行为跟课程目标的关系,教学行为恰当、有效。●提出问题陈述明确,不拖泥带水●科学猜想(下落快慢的原因),基本行为很到位●给自由落体运动下定义,过程简洁、语言明了●科学探究原理,采用讲述方式●用数码相机探究,采用:演示实验+投影●读取和分析实验数据,采用师生交流●其他(2)个别环节的教学行为设计还可以反思,但不影响总体的恰当、有效。 二、本课的主要特点2.正确处理了阶段性目标和终结性目标的关系(1)新课知识,把握阶段性目标要求。不“一步到位”。(2)原有知识,通过联系应用,进行巩固、拓展。(3)科学素养,通过渗透强化,逐步提高。●实验数据的读数:引导观察●实验数据的记录:注意单位●实验方案的设计:注重逻辑●物理结论的形成:多次吻合 二、本课的主要特点3.正确处理了科学探究的丰富内容和有限时间的矛盾(1)分析“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过程目标。(2)“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教学实施。●实验设计:教师讲解●实验操作:教师演示●收集数据●收集实验数据:学生●分析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学生全部探究过程只用了11分钟 二、本课的主要特点4.理解科学探究要素的本质并应用于教学中(1)对“猜想与假设”的理解《课程标准》关于猜想与假设的基本能力要求:△对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问题答案提出假设 △对物理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二、本课的主要特点4.理解科学探究要素的本质并应用于教学中(1)对“猜想与假设”的理解●《标准》提出了明确要求:猜想什么?假设什么?●实施教学时需要考虑的是:怎样猜想?怎样假设?●科学假设的形成过程△假定(对问题的答案作出设想)——非逻辑思维△解释(根据已有事实和知识对假定的合理性进行解释)——逻辑思维这是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的重要原因这是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的重要原因 二、本课的主要特点4.理解科学探究要素的本质并应用于教学中(1)对“猜想与假设”的理解(2)本课中关于“猜想”教学过程的实施假定(猜):下落快慢的不同是空气阻力的原因讨论:凭什么认为下落快慢不同是空气阻力原因实验:纸片捏团后下落加快,纸团硬币快慢相当解释:上述事实支持“是空气阻力原因”这一假定检验猜想:如果在真空中羽毛和铁片将同时下落 二、本课的主要特点5.把多维目标融为一体用数码相机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是本课的亮点,在这11分钟内,三维目标融为一体。●“知识”:△复习、巩固了匀加速运动位移特点的知识△获得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运动的结论●“过程”:△聆听了一次实验方案制订的逻辑分析过程△经历了一次类似频闪照相的实验数据收集过程△经历了一次相邻相等时间内位移差的分析过程●“情感”:△用数码相机做实验拉近了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实验数据的精妙又一次体现了自然规律的美妙△又一次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重要作用 三、本课进一步优化的思考1.观摩课和现实课的异同(1)相同处●都应该贯彻课程理念、达成课程目标。●都应该追求教学的有效性。●都应该实事求是。(2)不同处●师生可能相互不熟悉,教学环境可能不同。●每个课时的时间可能不同。●观摩课中,教师也是听课对象。因此,在设计学生的探究活动时,需要兼顾听课教师的处境。——对学生实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反思 三、本课进一步优化的思考2.对学生实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必要性的探讨教学活动的必要性在于它所实现的教学目标。“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学生实验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获得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运动的结论。(演示实验已得出结论,此处是再一次重复证明,是否值得?)●“过程”:△经历打点计时器实验的数据收集、分析过程。(“验证机械能守恒”实验有相同装置,是否值得重复?)●“情感”:△让学生体验失败的挫折和成功的愉悦(失败挫折、成功愉悦的体验并非一定要通过打点计时器实验来完成。本实验,对学生来说已经没有“发现”的激情。)(先接通电源的提示是否有必要?)占全课时间近30%的上述教学活动,其必要性值得探讨。 三、本课进一步优化的思考3.对自由落体(数码相机)实验装置改进的思考(1)原实验装置的不足要对钢珠球心位置作出估计(不能观察亮点位置) 三、本课进一步优化的思考3.对自由落体(数码相机)实验装置改进的思考(1)原实验装置的不足要对钢珠球心位置作出估计●教师对此的解释构成了探究过程的无意干扰●不利于形成收集相关实验数据的良好习惯在研究圆球的竖直位移时,应该观察上下边缘而不是圆心位置。 三、本课进一步优化的思考3.对自由落体(数码相机)实验装置改进的思考(1)原实验装置的不足要对钢珠球心位置作出估计(2)实验装置改进的思考●钢珠涂黑、无光照射●刻度照亮(最好用背光)●钢珠尽量靠近刻度●摄像时变焦档拉至焦距最长。(照相机远离钢珠) 三、本课进一步优化的思考4.增加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及应用的内容 四、介绍另一节“自由落体运动”观摩课——两节课的对比以及优势互补的探讨主讲人:北京四中王运淼老师场合:2002年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内容:自由落体运动时间:37分钟 四、介绍另一节“自由落体运动”观摩课1.本课教学设计的总框架 知识线索是否重的物体下落得一定快?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原因不考虑阻力物体下落是什么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具有什么规律?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 教学活动设计2猜想:影响下落快慢的原因演示:真空中羽毛和铁片的下落教师总结、定义探究性游戏——测反应时间演示:光电门自动收集数据分析图象得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估算3秒内下落的位移演示:计算机绘制s-t2图像研读各城市重力加速度表实验探讨:物重不一定下落快理论分析:物重下落快自相矛盾提出问题:物体重是否下落快下一页演示:硬币比纸片下落快一些提问:不同物体下落快慢会怎样猜想: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原因演示:纸片捏成团以后下落加快讨论:怎样证明空气阻力造成的演示:真空中羽毛和铁片的下落教师总结、定义介绍探究思路:发现Δx的规律演示:数码相机拍摄钢球的下落学生探究:用打点计时器实验分析数据得到Δx相同的结论根据两种实验数据计算加速度知识线索重的物体是否下落快影响下落快慢的原因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自由落体运动的应用教学活动设计1 谢谢大家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